把电影引入作文课堂

时间:2022-04-30 09:16:10

把电影引入作文课堂

【教学缘起】

很多学生怕写作文,把写作文看作是一件很痛苦的事,这是语文老师们最常见的问题之一。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我也对此深感困惑。在报刊杂志上我也看到许多老师在如何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方面做出了有益的探索,但面对自己的学生,感觉这些大多都用不起来。

一次,班级活动组织同学观看动画电影《海底总动员》,看到平时学习任务繁重的学生们深深为影片所吸引,脸上的神情都在不自觉地随着影片中那些活灵活现的小动物们或惊或喜或悲。我忽然心头一动:这部影片塑造了许多活灵活现的小动物,我们作文中也是要写人的,这两者之间肯定有很多相通之处。学生对这部影片这么喜欢,何不把这部电影引入到一向沉闷的作文课堂中来呢?

【教学目标】

知道并能在作文写人时抓人物与众不同的外貌,进行恰当的夸张、对比,突出细节。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从学生最感兴趣的影片本身入手,先让学生说说看了电影《海底总动员》后的感受。然后从其中人物形象的塑造上来启发学生:

《海底总动员》的一大成功之处是塑造了形形而各具典型性格的动物形象。每一个都塑造得活灵活现、个性鲜明。

那我们的作文能否从中得到启发呢?答案是肯定的。现在我们就选择影片中的几个片段来试试看。

二、写人物外貌片断训练

基本思路:先让学生重温影片中的片段,要求学生总结出影片中的小动物们活灵活现的原因;再看同学作文中的相关的优秀片段,能说出好在哪里;再让学生写一个作文片段,要求尽量达到这次作文训练的要求。

(一)播放影片的片段:大鲨鱼布鲁斯的出场。

小丑鱼马林和蓝色帝王鱼多莉正说着话,一转眼看到了像大山一样堵在身后的大鲨鱼布鲁斯。巨大浑圆的身躯与小小的马林和多莉形成了极鲜明的对比,阴森森的白牙一大堆排在身前,使人不寒而栗……

1.说说大鲨鱼布鲁斯的形象。

2.讨论后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出:创作者正是靠夸张地突出大鲨鱼白森森的牙齿和巨大的身躯,并通过和两条小鱼形成的鲜明对比来达到这种效果的。

(二)播放影片的片段:吉哥的出场。

小丑鱼尼莫被卡在了过滤器的管道里,其他的鱼正要帮尼莫时,吉哥却要尼莫自己出来。尼莫说:“我不行,我的鳍受过伤!”吉哥回答:“那又怎样!”此时镜头缓缓掠过吉哥的身体,我们清楚地看到吉哥身上处处是伤痕……

1.学生交流讨论:创作者用镜头来特写吉哥身上的伤痕的目的是什么?(学生思考后的答案很多:告诉我们吉哥曾历经磨难;告诉我们曾经多次逃跑未果;告诉我们尼莫受过的伤算不了什么……)

2.讨论后一起总结出:这一个小小的外貌细节胜过了千言万语,引起了我们这些观众的很多思考。

(三)出示学生习作片段,说说其好在哪里。

我们能否做到这些呢?完全可以。不信就来看看我们同学作文中的几个片段,说说片段中的外貌描写好在哪里。

1.……爸爸的腰佝偻着,那天天工作至夜的大手早已成了“干树枝”,两鬓不知什么时候有了几根白发,映着秋日的阳光,刺着我的眼睛……(陶涛《因为有你》)

(作者抓住了爸爸佝偻的腰、如“干树枝”的手、头上的白发,特别是对白发进行了夸张)。

2.……小女孩……最引人注目的还是那双眼睛,那双像火一样燃烧着的眼睛……我抬头,星空中一颗最大最亮的星星吸引了我,它就像那小女孩的眼睛一样,散发出对生活的热情……(王双芝《那一双渴望的眼睛》)

(小作者写人外貌时抓住了小女孩“如火一般”“散发出对生活的热情”的眼睛,让我们感受到了小女孩对新生活的渴望。)

(四)片段练习。

下面为我们提供了几个场景中的几个人物,请选择一个写一段人物的外貌,也可以不用下面提供的场景人物。要求抓住人物外貌的与众不同之处,恰当的夸张、对比,突出细节。

1.站在校门口接我的爸爸(妈妈);2.厨房里做饭的奶奶;3.书桌上工作的老师;4.望着破落的长安城的杜甫;5.凛然就义前的关羽……

(五)读一读自己写的,同学老师评论。

我选了两个学生课堂练习的片段如下:

1.……看着小女孩远去的背影,我的眼睛有些湿润了。女孩扎着两个小辫子,穿着大红的外衣,看上去那么可爱,可仔细一看,那颜色都已经发白了……(徐伟《女孩,你好吗?》)

2.校门外,爸爸正在秋风中等我。他正踮着脚尖,在人群搜寻着我的身影。那大大的眼镜几乎占去了他的大半个脸。厚厚的,如酒瓶底一般的镜片依然挡不住他的目光。爸爸的眼镜用了好多年,已经很破旧了……(赵燕《爸爸的眼镜》)

三、课堂小结

在这次作文课中,笔者选取了电影中的两个片段,告诉学生作文中写人的外貌时,如果我们能抓住与众不同之处,恰当的夸张、对比,突出细节。我们笔下的人物就会如影片《海底总动员》中的那些小动物们一样让人过目难忘。在教学过程中,由于有了电影画面中鲜活的例子在前,学生兴趣很浓,思维活跃。从学生练习的作文片段来看,教学的效果也很好。将适合学生的影视作品引入课堂也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好方法之一。

作者单位: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蒋王中学

上一篇:浅谈初中信息技术课教学中行为习惯的培养 下一篇:低成就学生美术课堂评价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