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数学必修3种算法和程序框图设计的综合学习与深化

时间:2022-10-30 08:17:47

新课标数学必修3种算法和程序框图设计的综合学习与深化

算法是数学及其应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计算科学的重要基础,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算法在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算法思想已经成为现代人应具备的一种基本数学素养。为了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高中新课标中将算法设计选入人教A版《数学3(必修)》,由于学生从课本中学习的算法设计以基础知识为主,在设计综合性较强的算法时可能会感觉较难入手。为了提升学生算法设计水平,提高学生在算法学习方面的兴趣,本文以常见的成绩统计为例,进行综合性较强的算法设计和讨论,以期对学生进一步学习和理解算法有所帮助。

例:一年级有名称为11、12、13的3个班,班级人数不定,全年级共135人。现需对期末数学成绩进行统计,要求:输入学生姓名、班级和成绩;输出年级平均分,并按从高到低的顺序输出班级平均分,再输出全年级90分以上的学生人数和平均分,最后输出年级最高分的学生信息。

算法分析:

1.变量b、m、x分别为学生班级、姓名和成绩。

2.变量i为输入次数;变量i1、i2、i3、i4为各班级和90分以上人数;s为年级总分,s1、s2、s3为各班和90分以上总分s4,平均分和总分使用同一变量;变量p和f用于排序。

3.最高分学生信息:分数z1、班级b1、姓名m1。

4.算法设计:

第一步,i=0,i1=0,i2=0,i3=0,i4=0,s1=0,s2=0,s3=0,s4=0,z1,f=0;

第二步,输入班级、姓名、成绩:b、m、x;

第三步,判断变量b,

如b=11,则i1=i1+1,s1=s1+x;否则判断b=12;

如b=12,则i2=i2+1,s2=s2+x;否则确定b=13;

i3=i3+1,s3=s3+x;

第四步,判断x>z1,是则z1=x、b1=13、m1=m,否则执行下步;

第五步,判断x≥90分,是则i4=i4+1,s0=s4+x,否则执行下步

第六步,i=i+1;

第七步,判断i≥135,是则执行下步,否则返回第二步;

第八步,计算均分:s=(s1+s2+s3)/135、s1=s1/i1、s2=s2/i2、s3=s3/i3、s4=s4/i4;

第九步,s1、s2、s3排序:如果s1>s2,则f=0、执行下步;否则p=s1、s1=s2、s2=p、f=1(相邻两个数字交换位置);

第十步,如果s2>s3,执行下步,否则p= s2、s2=s3、s3=p、f=1;

第十一步,检查f=0(f=0时均分按要求顺序排列),是则执行下步,否则返回第九步;

第十二步,输出年级均分s、班级均分s1、s2、s3、90分以上均分s4和人数i4;

第十三步,输出最高分学生信息:z1、m1、b1。

程序代码如下:

i=0: i1=0: i2=0: i3=0: i4=0: z1=0:

s=0: s1=0: s2=0: s3=0: s4=0: f=0

WHILEi

INPUT “b,m,x=”; b,m,x

IF b=“11” THEN

i1=i1+1:s1=s1+x:s=s+x

ELSE

IF b=“12” THEN

i2=i2+1:s2=s2+x:s=s+x

ELSE

i3=i3+1: s3=s3+x: s=s+x

ENDIF

ENDIF

IF x>z1 THEN

z1=x:b1=b:m1=m

ENDIF

IF x>=90 THEN

i4=i4+1:s4=s4+x

ENDIF

i=i+1

WEND

s=(s1+s2+s3)/135:s1=s1/i1:s2=s2/i2:s3=s3/i3:s4=s4/i4

DO

IF s1>s2 THEN

f=0

ELSE

p=s1:s1=s2:s2=p:f=1

ENDIF

IF s2

p=s2:s2=s3:s3=p:f=1

ENDIF

LOOP UNTILL f=0

PRINT“年级均分”,s;“11班”,s1;“12班”,s2;“13班”,s3;“90分以上人数”,i4;“均分”,s4

PRINT最高分学生:“班级”,b1;“姓名”,m1;“成绩”,z1

END

程序框图如下:

结语:

本题有3个难点,一是计算平均成绩的同时,还要统计最高分等数据,这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循环结构、条件结构的嵌套等算法设计技巧和最大值、平均值的计算方法;二是要对平均分排序,这需要学生具备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此处用一个直到型循环实现排序,循环结构比顺序结构的排序算法有诸多优点,如算法通用性好,程序逻辑更清晰、代码更简练、可读性更强,同学们可通过一个5、6个数字的排序算法设计体会其思想,尤其是体会其中变量f的应用;三是本题算法层次多、逻辑较复杂,如何通过程序框图清晰体现算法思想是需要仔细思考的问题。

作者单位:湖北省潜江市文昌高级中学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上一篇:如何让学生喜欢学数学 下一篇:浅谈初中信息技术课教学中行为习惯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