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激发学生学唱民歌的兴趣

时间:2022-04-30 05:15:14

浅谈如何激发学生学唱民歌的兴趣

民歌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口头创作的文学和音乐完美结合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民歌闪耀着劳动人民集体的智慧、炽热的情感和深刻的思想。在璀璨的艺术星空中闪耀着夺目的光彩,独具迷人的魅力。

随着通俗流行歌曲的兴起,一些学生对书本的歌曲不感兴趣,他们只喜欢流行歌曲、迪斯科和摇滚乐,在音乐课堂上,他们建议:如果音乐课上唱此类流行歌曲,他们会觉得上音乐课更有兴趣。而对于经典的中国民歌,他们却十分陌生。著名音乐教育家柯达伊提出:“儿童也应该首先使用音乐的母语歌唱,简练,淳朴,富有生活情趣的民间歌曲正是引导儿童进入音乐世界的最好材料,是培养学生热爱民间音乐,继承民族传统的必由之路。”面对这一现状,如何激发学生演唱民歌的兴趣呢?作为一名音乐教师,有责任去引导学生从正当的渠道去学习音乐知识,挖掘民歌的艺术魅力,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学唱民歌的兴趣,逐渐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

流行歌曲火爆的原因:

1.流行歌曲生活气息浓郁,抒情,风趣,音域不宽,手法通俗,曲调顺口,易于传唱;歌词多用生活语言,浅显易懂,易为听者接受和传唱;所以受到众多中小学生们的喜爱。

2.当今的社会音乐环境中,主流音乐媒体提供给学生的都是铺天盖地的流行歌曲。众多选秀节目异彩纷呈、人才济济,中小学生年龄小,天真单纯,他们跟大人生活在各种媒体充斥的环境里,使流行歌曲潜移默化地在孩子们中推广传唱,并保持着浓厚的兴趣。

针对流行歌曲火爆的原因,我在教学实践中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培养孩子学唱民歌的兴趣:

一、端正学习态度,激发学生学习民歌的内在动机

在教学中,从正确的角度,用辩证的思维方式对流行歌曲与民歌的依存关系进行分析。民歌是过去的流行音乐,流行歌曲就是今天的民歌。上世纪八十年代初,邓丽君演唱的大多是以民间小调为素材创作的歌曲,如《小城故事》《路边的野花不要采》等,广泛流传的如《采槟榔》则是湖南民歌,《娜鲁湾情歌》《阿里山的姑娘》更是稍加改编的台湾高山族民歌,《999朵玫瑰》和《彝族舞曲》都源于民歌的灵感。在教学中,让学生知道,他们喜爱的这些流行歌曲中,有许多是由民歌改编而来的,我国的民歌凝聚着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和民族艺术的精华,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意志、力量、智慧和追求,是流行歌曲用之不竭的源泉,流行歌曲只有扎根在民族音乐的土壤里才能获得更为顽强的生命力。从思想上改变了学生对民歌的偏见,使他们认识到了民族音乐的博大精深。我们新一代的接班人,更要以民族音乐为本,努力学习民歌知识,创造、发展民族文化,完成使我们的民族音乐这一艺术形式与新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伟大历史任务。

二、民歌新唱,让民歌焕发生机

民族音乐元素越来越被流行歌手所重视,当周杰伦、陶、王力宏的流行音乐里开始引用民族元素,当腾格尔红遍大江南北,当女子十二乐坊倾倒海外的时候,一些人发出民族音乐迎来了春天的欢呼。我们多用现在的配器手法和演唱方式来表现民歌,让更多人重新认识并喜爱古老民族,也使传统民歌的古老生命力焕发生机。我们也不该抱残守缺,而应该抱有宽广的胸怀去看待各种方式的创新,这是为我们的民族音乐、民族文化不断输入新鲜血液的方式。也看可以看成与时俱进。在教学中,我让学生知道,现在的流行歌手演唱的歌曲中,有许多本来就是民歌,只是附以年轻人所接受的音乐形式,我们从中听到的还是中国的民族音调。

三、营造学习氛围,让民歌情感之花在学生心中生根

培养学生对民歌的情感不是一朝一夕之事,要靠多方面的力量。要为学生营造一个学习民族音乐教育的良好氛围,这种氛围包含学校、家庭、社会三个方面。从学校来讲,不仅在音乐课上,而且在课外活动中,都要进行对学生民歌的教育,例如:在学校方面,举办民歌演唱会和讲座,组织民歌演唱兴趣小组,一些民歌欣赏、独唱、重唱等比赛活动等;在家庭方面,父母要鼓励孩子学唱民歌,给他们多听民歌;在社会方面,广播、电视、电影都要积极宣传播放民歌,引导人们学习、热爱民歌。

四、有效利用教材知识,激发学生学唱民歌的兴趣

欣赏和学唱民歌是加强学生民族情感的重要手段。我国每一个民族的民歌在音调、节奏上都有各自不同的风格、特点:新疆民歌活泼、欢快,常常带有舞蹈性的节奏;内蒙古民歌高亢、悠扬,节奏宽广;彝族民歌朴实、细腻,清新动人,节奏丰富多彩。初中音乐教科书里的民歌有许多,有少数民族民歌也有外国民歌。如一首《绣红旗》表现了主人公江姐视死如归的革命英雄主义和憧憬未来的坚定信念;一曲《阳光三叠》完整地再现了唐代诗人王维的赠别诗,把诗人送友人西出阳关时的愁情伤感表达得淋漓尽致;教师通过分析作品意义,了解作品背景,学唱、欣赏等手段,对学生进行民族情感的熏陶。

总之,在音乐课教学中,通过培养学生学唱民歌的兴趣,对学生民族情感的培养有着重要的渗透作用。它是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最好内容,是削弱流行歌曲在学生中严重泛滥的有力武器,是加强学生的民族情感的重要手段,也是音乐教育的目的所在。

上一篇:中学体育创新教学之我见 下一篇:改进短跑技术专门练习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