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英语阅读教学因“问”而精彩

时间:2022-04-30 11:17:47

浅谈小学英语阅读教学因“问”而精彩

【摘 要】英语阅读教学的目的是教给学生阅读方法,训练其阅读技巧,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具体地说,就是使学生学会在英语阅读中有目的地去预测、思考和获取信息,并对它们进行分析、推理和判断,从而准确地理解文章的内容和思想意义。《英语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小学毕业时的阅读要求:“……能借助图片读懂简单的故事或小短文,并养成按意群阅读的习惯;能正确朗读所学故事或短文。”

【关键词】有效预习;有效参与;有效练习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由于受到传统教学观念影响,人们认为小学生的词汇少,知识面窄、语法欠缺,不宜开展阅读教学,甚至还有不少教师对阅读课采用“讲解式”的旧且呆板的教学方式,从而忽视阅读教学,无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提高阅读技巧。

那么,在新课标下,如何在小学有效地开展英语阅读课教学呢?本文结合《牛津小学英语》的英语课文为例来谈谈小学英语阅读课教学。

一、有效预习――提高阅读课堂教学效率的前提

人们可能会认为,语文、数学才听说过预习,小学生拼读能力差,词汇量少,学生回家后还不是每位家长都可能辅导自己的小孩,怎么能谈得上预习呢?其实这种想法大可不必。学生阅读之前教师应及时给学生提供有关课文内容的背景知识材料和预习练习,指导学生预习。背景知识材料有助学生理解课文,也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开阔其视野。预习练习能使学生明确预习目标,使预习有的放矢。课前预习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自学习惯,为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作好心理和知识上的准备。

二、有效参与――机制提供阅读实践活动的保障

课堂导读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篇章结构、主题思想、细节信息到文章寓意等多方面地理解课文。这一程序由以下三个环节组成:

1.引入新课

引入新课就是把课文的主题呈现给学生,使学生的注意力集

到课文提供的语言情景中来,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对于不同课文,教师应采用不同形式导入新课,常见导入新课形式有:提问、讲故事、设置悬念、介绍背景、观看影片、唱歌等。在教学5A Unit 4 Halloween的conversation时, 笔者先播放关于万圣节的场面,吸引学生,然后进行师生对话:

T: Excuse me. When is Halloween?

S: It’s on the 31st of October.

T: What do people usually do on Halloween?

S: Dress up in costumes and go to parties.

T: What do people need for Halloween?

S: Pumpkin lanterns, masks and so on.

T: Ok. now .What will happen on that day?

Would you like to know it?

在以上问题的激发下,学生非常迫切地知道在农场上会经历什么事情,感觉怎样。

2.作出预测

预测,就是预先推测或测定。预测是阅读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故事的题目或图片去预测故事的主要内容、可能用到的词汇,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根据教师所给的主要词汇预测故事的主要内容和主要句子。预测可在个体独立进行,也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但对自己已有的知识进行输出,而且还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培养了自主学习、自主参与的能力。

3.设计任务

英语阅读教学必须在主体参与方面解决问题,增加学生参与阅读实践的机会和时间。英语阅读教学形式必须从以教师为中心的“讲解式”转向以学生为主体的“任务式”。以学生为主体的任务式活动,就是让学生作为阅读实践活动的主角,并使阅读活动作为一种主动的、探索式的认知体验。在“任务式”活动中,教师应多层次,多形式设计阅读活动。

以《牛津小学英语》6A Unit 5 为例,笔者在教学中为学生设计了如下任务。

任务①学生四人一组找出文章中的新单词,并通过上下文猜测它们的意思,尽可能用英语来表达。

任务②学生初读conversation前,笔者设计三个框架性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读完后找出答案。

Q1:Where did Helen’s family go on Nation Day?

Q2:What did they do there?

Q3:How did they feel?

任务③学生快速阅读或精读后,完成下列表格活动。

任务④学生根据教师所给提示词,将课文复述一遍。下面是一位学生对conversation用自己的话复述的一段话。

Helen and Nancy are talking about their Nation holiday. Nancy watched a film and Helen went to a farm with her parents. On the farm, they watered trees, pulled up carrots, milked cows, collects eggs and picked oranges. They were very happy.

设计以上的阅读教学活动时,应考虑到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小学生的注意力不易长时间集中,其兴趣具有多样花和阵发性特点。因此,小学英语教学活动形式的多样化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且保持其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教师只有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与之相应的多种活动组织形式,才能达到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形成语感,进而培养学生初步运用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

三、有效练习――拓展阅读能力的空间

阅读课后,教师不但要让学生练习、巩固和扩展在阅读课中新学到的语言知识,还要发展其说和写的能力。课后练习有多种多样,要针对不同的阅读课而设计练习形式有表演课文、缩写、改写课文、复述故事等。

在关注课后练习的同时,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技能,笔者还布置课后阅读,它是课堂阅读的延伸。课外阅读作业,笔者主要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四人学习小组共找英语小短文读;另一方面,笔者选择与课文难易程度相当的读物给学生阅读。不管哪一种,笔者都要求做到以下四方面:1.所选读物要有知识性、趣味性、思想性。2.难度适中。3.学生阅读后要做英语阅读手抄报或英语读书笔记。4.给学生创造展示自己的平台,每个月对英语阅读手抄报、英语读书笔记、练习作品进行评比和展览。让这块平台成为学生展示自己英语学习风采和获得成功感的乐园。

总之,阅读教学的目的不只是让学生读懂一篇文章,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阅读。英国语言学家韦斯特提出“通过阅读学会阅读”使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教师在指导阅读时,必须精选阅读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指导学生阅读策略,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为他们的英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上一篇:浅谈少年跨栏运动员的选材 下一篇:普通高校武术社团发展现状分析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