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语音学是否为语言学的底层

时间:2022-04-29 09:39:07

浅析语音学是否为语言学的底层

【摘 要】语言学的研究涵盖了不同的分支,语音学就是语言学的分支之一。由于语音学的研究对象语音的特殊性,使得语音学在语言学研究整体中的地位也颇有争议,似乎成为了语言学研究的底层,然而事实不然,语音学并非语言学的底层。本文假设语音学是语言学的底层,逐一反驳,得出“语音学不是语言学研究的底层”这一论断。

【关键词】语音学;语言学;底层;双重性;副语言

作为研究语言的学科,语言学的历史非常古老,已划分为不同的分支。最小的语言单位就是语音,其相对应的语音学也似乎成为了语言学最基础的学科分支。语音学是否是语言学的底层?

语音作为口头表达的唯一载体,是语言中最古老的形式之一,也是语言最普遍的存在形式。对于“语音学是语言学的底层”这句话的理解,关键在于对“底层”这一概念如何定义。有两种解释,第一种源于语音学的研究对象语音属于语言的底层单位;第二种理解可以将底层视为语言学研究的下限,语音学的研究已经囊括了所有语言学中语音的最小单位。下面分别作具体说明。

人类语言区别特征,有很重要的一点即语言的双重性。双重性是指语言拥有底层和上层双结构的特性。底层结构即由一些本身没有意义的单位组成。上层单位还可以被组合或者重组,形成无数句子。语音,即属于底层单位。第一种解释即是语音学,就是语言学研究的底层。第二种解释,即其研究内容就语言学研究整体而言,囊括了语音层面的最小单位,即最下限。因此,语音学是语言学的底层。如果存在有悖于或超出上述两种解释的语音现象,那么就可以推断出“语音学不是语言学研究的底层”。

语音学所研究的是理想状态下语言语音的特征,而在日常交际中,除了单纯的语音及其特色之外,话语的感情修饰、个人音质、说话结巴、叹息词等现象,这些现象在语音学中不是研究重点。这种重要的非语言的特征,几乎在人们口头交际中无处不在,这些语音表达构成一种重要的语言特征,即副语言。

人类交际不仅需要语言,还需要非语言的表述,包括副语言。副语言的定义至今没有一致的标准,有时副语言包括所有的非语言,包括肢体语言;而有时副语言又只包括有声的现象,而且很难界定哪些语音属于语音学,哪些语音属于副语言。前者属于广义副语言,后者属于狭义副语言。无论对于副语言的定义属于上述的哪一种,都可以用来借以解释语音学是否是语言学的底层。

语音学是语言学的底层的第一个解释是,语音学所研究的语音是语言的底层单位,所谓底层单位,就是指本身没有意义的、可以相互结合形成更高级单位的语言单位。然而在副语言中,单个的语音并非没有意义。这些意义通过也就是附在语言上的副语言特征体现,包括话语的语音特征,比如音质、音高、语速、节奏、音延等,还可以包括笑声、耳语、尖嗓音、哭泣声、叹息声等,也包括一些出现在话语间的语音,比如呃、啊、哦、嘘等。这些附着于词语的副语言特征可以表达说话人的某一特定情感状态,或者说话人对于听话人的态度,甚至对于谈话内容的态度。

比如人们制止对方进一步抱怨,以防隔墙有耳时,会说“嘘”。这个回答只包括一个语音,但是这个语音本身并不像其他底层单位一样没有意义。一个语音本身就可以富有含义。有时副语言特征会使同一语音表达不同含义。不同的副语言特征语音学的研究内容并不只是语言的底层单位。比如同一个音“嗯”,如果用音高较高,逐步上扬的声调来表达,可能会表示疑问的含义。而如果是音高较低,逐步下沉的声调来表示,可能会表达肯定、附和、或者已经知晓了的含义。因此从这一层面上讲,语音学的研究对象本身并非完全无意义,并不全算是语言学的底层单位。因此,关于“语音学是语言学的底层”的第一种解释行不通。

第二种解释,是由于语音学的研究范围已经包含了语音层面全部内容,即囊括了语言学研究的下限,因此语音学是语言学的底层。然而语音学研究的是理想状态下的语音,而有许多的语音及语音现象,也许由于个体性太强、偶发,或者由于难以定性,并未被囊括在语音学中。比如每个人不同的嗓音、音域,在某一语境中说话者的语速快慢,还包括耳语、嘶哑声、颤抖音等。然而这些副语言现象在人类语言中非常常见。语音学的研究并未包含所有的语音,其研究范围也并未穷尽语言学的研究范围的下限。

综上所述,本文根据副语言特征这种语音现象了“语音学是底层”的两种观点,即语音学研究的有些语音自身就有含义,并不全属于底层单位,并且语音学并未囊括语言所有的研究下限,语音学并未涵盖所有语音,仍存在一些常见语音及语音现象并不属于语音学系统研究的范围。由此分析可知,“语音学不是语言学的底层”。

【参考文献】

[1]曹合建.副语言与话语意义[J].外国语,1997(5).

[2]白爱红.试论副语言特征的交际功能[J].外语与翻译,2000(4).

[3]项湍舟.言语交际中的有声副语言现象[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8,29(10).

[4]Robins.R.H.General Linguistics(Fourth Edition)[M].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9.

作者简介:刘家楠(1990.02.23―),女,汉族,就读于兰州大学外国语学院2012级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

上一篇:班级建设之“四化” 下一篇:梁祝曲终绕梁尽 谁见蝶化依旧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