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祝曲终绕梁尽 谁见蝶化依旧愁

时间:2022-09-15 01:07:49

【摘 要】民间文学的变异性的两重性不仅是指适应性和灵活性,也是指局限性。当代民间文学虽然被记录和保存在固定的文本中,却也因其缺乏变异性和灵活性而艺术魅力大减。本文着重分析民间文学变异性的两重性,对当代民间文学遭遇的困境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民间文学;变异性;两重性

变异性是民间文学的四大基本特征之一。民间文学是口头语言艺术,“由于口头语言的不稳定性,作品在流传过程和具体的讲唱中,常常因时间、地域、民族的不同,以及传播者的主观思想情感和听众的情绪变化等因素,而有所变异。”

孙正国先生《文学的生活遭遇――民间文学本体批评引论》中指出,民间文学的叙事方式“酷似一棵茁壮成长的多枝大树”。以梁祝传说为例,“梁祝传说经过一千六百多年的流传,人们按照自身的愿望将其发展成为具有理想色彩的中国四大民间传说之一。”梁祝传说在演变与发展过程中成为口传经典;各地的梁祝传说异彩纷呈;梁祝遗存地的梁祝传说成为人们情感的凝聚;梁祝传说在流传中变得生动细腻、枝繁叶茂,成为千古绝唱。

然而,并非所有的变异都对民间文学具有发展和扩延的作用。刘守华先生和陈建宪先生指出,“变异性对民间文学发展的影响具有两重性。”

民间文学变异性的两重性指的是:一方面民间文学的变异是一个不断发展、适应、变化、完善的过程,这个过程使得民间文学作品充满了生命力,拥有长久的艺术魅力。这是变异性的积极影响。另一方面,传承过程中的误传、遗忘甚至是讹传,使得作品原有的精彩黯然失色。这将造成民间文学作品文本出现残缺、颠覆,甚至自相矛盾的结局。这是变异性的局限性。

我们认为,变异性的积极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变异是作品的自我完善的过程。

很多优秀的民间文学作品在流传过程中,经过历代人民反复琢磨、增删、锤炼,使得很多野蛮因素“合理化”;使得其成为历久弥新的文学精品;成为“人民文学的精华部分”;成为“优越的典型人物和故事”。比如,在“蛇郎”故事中,最初讲述是“通婚”的情节,随着文明的不断演进,人们自觉地将“通婚”改变为蛇本来就是人变的,施以魔法后,蛇又变成了人。这就是变异使得民间文学作品合情合理的例子。

第二,变异使得流传更为广泛。

万建中先生认为,“从根本上讲,变异本身就是变异的原因,变异是民间文学的存在,有变异才有传承。”这说明了变异对民间文学的传播具有积极作用。变异使得作品贴近人民,贴近生活,人民在消费民间文学的过程中也在创作民间文学。我们拿民间小戏来说明问题,民间小戏的故事核都大致相同,同一个故事通过各个地方不同形式的艺术改编,在城乡广为流传。如同长江的支流和干流的关系一样,不同版本的口传文学共同丰富了同一个故事或传说。

第三,变异导致了更高水平的再创造。

民间文学的发展是发散式的发展,有的完全矛盾,有的完全冲突,不论是怎样的变异都是一个永无止境的发展过程。“变异涉及到新作品的产生。”同时,情节的程式化和时间地点的模糊化有利于作品的创造和再创造。那些在原有故事的基础上改编的反映人民某些意愿与时代风尚的新的故事、笑话、传说等,它们将不断涌现,永无枯竭之日。

第四,变异提供了丰富的研究价值。

变异使得民间文学呈现出多样性、地域性和历史性,这些都为研究民间文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以“董永遇仙”传说的传播特征为例,我们看到了它的地域性特征――三条传播路径――从黄河下游向黄河中游传播――从黄河中游向长江中游南迁――从长江中游向长江下游汇总;其历史性特征――四种传播态势――内容从简单到复杂――人物由少到多――情节从粗糙到生动细腻――从故事的文本到文化的文本。同时,地域性和历史性又使得文本呈现不同的特点――多样性。我们认为,变异为民间文学构建了一个“四维”空间,这对于研究者来说,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第五,变异激发了民族想象力。

相对于作家文学而言,民间文学的听众不仅仅是被动的消费者,还是积极的生产者。变异鼓励创新,鼓励发散,同时也激发了民族想象力。如“梁祝”传说的“化蝶”部分,使得整个故事“升华到了一个全新的境界”11,可谓神来之笔,有画龙点睛之妙。变异的存在允许了一个民族永远处于“健康的儿童”时期,永远保持浪漫的情怀。

通过比较与总结,变异的消极影响也不可忽视。我们认为,变异性的局限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变异使得文本残缺不全。

民间文学的传承主要靠口耳相传。在传承的过程中有很多不确定因素,如遗忘、误传、有意删减,使得文本形式出现很多异文。这些异文有可能使得文本残缺不全。另外,“在理解和传播中,为了增强可信度和吸引力,传播者常常主动加入时代和个人真实生活的内容,因此虽然沉淀下新的历史内容,却也常常丢失掉其原生阶段的历史内容。”

第二,变异使得文本自相矛盾。

文本自相矛盾的现象在民间文学作品中十分常见。文本自相矛盾是对原有作品价值取向、道德观念的颠覆,有可能对作品原本的艺术特色造成不可估量的伤害。

第三,变异对传统经典内容的解构。

在分析民间文学变异性的时候,我们必须看到“有人利用民间文学的变异性,把某些民间文学作品改成低级庸俗的东西”,一方面,这是由于民间文学具有世俗性;另一方面这也是对传统经典内容的解构和损害。

第四,变异对传统价值观的颠覆。

在近些年,中国民间文学面临着一个共同的命运――“后现代”演绎对传统价值观的颠覆。比如:某些经典民间文学作品在网络上被恶搞得面目全非;影视节目因为经济效益的需要而对传统价值观进行颠覆;民间文化为经济搭台的同时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人们只重视如何争取民间文学的使用权,而不重视对它的保护。这些都使得民间文学所承载的传统价值观遭遇挑战。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民间文学早已经由口传文化发展为印刷文化,再发展为当今的电子文化。记录下来的民间文学文本再也不用面对残缺、自相矛盾等问题。然而,更为严重的是“当演说者依据固定文本演说,他们就成为复制者而非创作者,相应地,被演说的作品再也不会出现异文,因为文本已经固化和单一化了人们的记忆。”人们对民间文学的关注转向了无聊的电视节目和电脑游戏。民间艺术家的身份和地位也得不到社会的足够重视。

我们认为,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采用以下一些方法:

首先,重视传统民间文学的价值,学者们应当加强对传统民间文学的整理和保护工作。

其次,面临全新的传播语境,我们要重新构建新的当代民间文学,让民间文学重回民间,重新承担起独特的价值和功能。

最后,引导民间艺术家拥有“民间身份”、“本土立场”、“世界视野”、“现代品格”。

民间文学变异现象的两重性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我们既要看到变异性的灵活性和适应性,也要看到变异性的局限性。只有这样,才能使民间文学发挥出长久的艺术魅力和特殊的审美价值。

【参考文献】

[1]钟敬文.钟敬文民间文艺学文选[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10:14.

[2]孙正国.文学的生活遭遇――民间文学本体批评引论[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255.

[3]刘魁立.梁祝传说[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8:1.

[4]刘守华.民间文学教程[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28.

[5]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2009:260.

[6]赵景深.民间文学丛谈[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1982:1.

[7]钟敬文.钟敬文民间文艺学文选[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10:39.

[8]万建中.民间文学引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78.

[9]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2009:257.

[10]纪永贵.董永遇仙传说研究[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6:114.

[11]向云驹.“梁祝”传说与民间文学的变异性[J].民族文学研究,2003(4):94-97.

[12]翟墨.从满族神话《尼山萨满》的百年变迁看民间文学的流动变异性[J].东北史论,2011(6):64-67.

[13]黄桂兰.浅谈民间文学的变异性[J].黔东南民族师专学报,1994(3):35-36.

[14]万建中.民间文学引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73.

[15]罗义华.文化的乖离与重构――全球化语境中的民族文学创作主体性批判[J].南海学术,2012(12):38-47.

作者简介:黎周佳(1991.11―),女,汉族,湖南浏阳人,中南民族大学对外汉语专业本科在读。

上一篇:浅析语音学是否为语言学的底层 下一篇: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员工素质培养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