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护理干预对早产儿行为智能发育的影响

时间:2022-04-29 02:04:12

早期护理干预对早产儿行为智能发育的影响

【摘 要】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早产几智力发育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60例早产儿临床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即早期给予视觉、听觉、触觉等刺激,指导在家庭中进行视听、感知觉以及运动方面的综合干预训练。两组分别在3、6、12个月应用Gesell婴幼儿发育量表监测其发育商(DQ)。结果:观察组早产儿于生后3、6、12个月时行为DQ正常率分别为30.0%、53.3%和90.0%,均高于对照组的23.3%、30.0%和63.3%。其中出生后6、12个月时行为DQ正常率有显著性差异(x2=5.38,P

【关键词】护理干预;早产儿;智能发育

早产儿是指胎龄小于37周,出生体重2500g以下的新生儿[1]。早产儿属于高危儿,各种消化酶不足,胆酸分泌少,消化吸收功能差。更易出现喂养困难、营养缺乏和生长发育迟缓、“皮肤饥饿症”等。近年来,随着国内围生医学和新生儿重症监护(NICU)的迅速发展.早产儿的存活率已有很大提高.但存活的早产儿中8%留有智力障碍或神经系统后遗症[2]。严重影响日后的生活质量和社会适应能力。因此。对早产儿进行早期护理干预以促进神经系统的发育、提高智商非常重要。近几年来对我科住院的早产儿进行早期护理干预并指导家长在家庭中进行视听、感知觉以及运动方面的综合干预训练,取得明显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1月一12月我院新生儿科收治的早产儿60例,母亲均无内科病史,其中男性35例,女性25例,体重1250~2500 g,平均体重1995 g,平均胎龄(32.46士2.35)周。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 儿性别、胎龄、出生时体重、父母受教育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新生儿在住院期间给予吸氧、保暖、抗感染及喂养等常规治疗和护理。

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早期护理干预。

1.2.1 住院期间干预:在住院期问对观察组早产儿进行抚触护理。每天进行3次抚触,每次10~15 min,抚触前用婴儿润肤油并温暖双手,同时播放轻缓音乐,用安慰的语言和亲切的目光与早产儿交流,在整个护理过程中传递着爱的信息[3]。同时进行发育支持护理,包括减少噪音、光线和疼痛刺激,建立“鸟巢”式,实施母乳喂养、预防感染和加强呼吸道的管理。

1.2.2出院期间干预:新生儿出院时取得家长同意和配合。建立早产儿护理干预随访卡。定期(6个月内每2周1次.6个月后每月1次)指导家长进行早期干预训练,并复查新生儿行为智能发育情况。干预护理内容包括:①视觉刺激:可Hj鲜艳的玩具和父母与之说话的笑脸,引导新生儿向各个方向注视.适量较快速度的备种视觉信号刺激,不仅有助于智力的发育,更主要的是可有效提高注视能力。②听觉刺激:母亲可以朗读诗歌,听各种唱片声音.从不同方位发出声音的方式,训练早产儿方化听觉及对不同音调的辨别能力。③触觉刺激:给婴儿抚触,每日早晚各1次,每次15rain。对肢体的屈伸活动及变换婴儿的姿势等是一种最好触觉刺激,抚触可促进脑发育及健康的心理形成。④前庭功能训练:可采用悬吊于被单内左右侧翻、荡悠、摇篮,摇床、转椅以及充气大球训练等。⑤被动体操:被动体操可使早产儿脑区血流量增加,总血红蛋白上升,不仅能促进运动发育。对脑发育和损伤的修复也十分有利。⑥主动训练:按照婴儿运动发育规律进行俯卧位抬头、翻身、平衡、抓握、坐位和爬行等强化主动运动训练。

1.2.3观察指标: 两组早产几分别于生后3、6、12个月时应用Gesell(中国标准化)婴幼儿发育量表进行行为发育商(DQ)测试。DQ评分包括:适应性(AD)、精细动作(FM)、大运动(GM)、语言(L)和社会行为(Ps)5项指标。判定标准为≥90分为正常.76-89分为边缘,≤75分为异常。

1.2.4统计学方法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X2检验和t检验,P

2 结果

由表1可见,观察组早产儿于生后3、6、12个月时行为DQ正常率分别为30.0%、53.3%和90.0%,均高于对照组的23.3%、30.0%和63.3%。其中出生后6、12个月时行为DQ正常率有显著性差异(x2=5.38,P

3讨论

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医疗水平的提高以及新生儿监护技术的不断完善,早产儿的存活率在逐年上升。早产儿由于出生过早,各器官、系统功能发育不成熟,出生后易发生感染、窒息、营养不良等。从而影响大脑的正常发育。早产所带来的高危产儿智能发育障碍一直是儿童医疗保健的难题。由于未成熟脑可塑性最强.在结构和功能上有很强的适应性和重组能力,易受到环境的影响。已证明这些影响对改变神经及智能发育非常重要[4]。本文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住院期间行为DQ明显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由此可见,早期护理干预能够有效促进早产儿行为智能发育。对改善预后、减少智力伤残和提高人口素质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柯淑兰 万光明 阶段性护理干预对早产儿生存质量的影响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9,(21)

[2] 孙爱莲 赵云 毕秀兰 陈蕾 早期护理干预对早产儿胃肠道功能的影响 护理研究 2009,(14)

[3] 王玉平 中医特色护理干预对早产儿生长发育的影响分析 光明中医 2013,(5)

[4] 陈道芬 早期护理干预对早产儿的影响分析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12,(11)

上一篇:烧伤患者护理查房体会 下一篇: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的护理及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