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设计爽约

时间:2022-04-29 03:25:48

中国当代设计爽约

仰起脖子好好欣赏一番“100%设计”上海展的人口,我们还是没理解为什么用了门帘样的“水晶”串就能代表中国的当代设计已开始成型。

设计界的经典品牌“100%设计(100%Design)”在上海已有三个年头了。2007年是预热;很小的场地里几把大师椅子叠在一起,拗个造型。嘉宾则举着酒杯在椅子间寒暄。被忽悠了的一年后,时尚人士终于在2008年秋天正式与这个传说中的展览相会。对于设计爱好者来说,不用坐飞机、倒时差就能在家门口欣赏艺术总是件好事,于是,那两天南京西路上的中苏友好大厦热闹得很,人人像赶集一样拥向那。但有时也不得不觉得老话确有道理:希望越大,失望越大。也许是我们高估了“100%设计”这个名字本身,也许是我们被低估了,总之,那是个让人提不起神来的展。

更不幸的是,到了2009年,原本以为会天天向上的“100%设计”反而跟金融危机一样做了减法,剩下更少的精气神。还是10月15日,这个上海国际创意产业周的开幕展在老地方上演,我们能感到的,则是更多的失望。

施华洛世奇的广告展览

有一点不可否认,“100%设计”确是个不错的展览,当然说的是伦敦――12年来,年年好评不断。这个舶来品凭着好名声,今年在上海的商业运作倒很成功,最主要的就是傍上了施华洛世奇的腰包。这个亮闪闪的“水晶”品牌除了专卖店里那些带着小天鹅Logo的首饰外,还有个很大的业务是做“Crystallized(使水晶化)”,即“施华洛世奇元素”。它给设计师提供各种亮闪闪的材料,小若米粒,大如鸡蛋。原先大家见得最多的也就是串成个耀眼的吊灯,这次展览上,设计师纷纷被鼓动起来又做椅子又纺衣服,展出的作品如日本小女生贴满水晶石的手机满眼光芒。

而主办方投桃报李,所有的“水晶”除了拥有展厅的最佳位置,施华洛世奇的限量版小商品还在展会唯一的商店里出售。最出挑的则是在整个展厅的入口,展出了“100%设计”上海展的两位创意总监――Tobias Wong和Aric Chen用无数鸡蛋大的“水晶球”做的设计。主办方的说辞是,这个瑰丽夺目的“Points of Light(光之点)”水晶元素帘就这样成为了今年“100%设计”上海展的序幕。

说到这不得不提一下这两位年轻的创意总监。Wong有《Wallpaper*》年度青年设计师和《福布斯》2007时尚创作者提名的光环,并曾为Comme des Garcons、Hermes和PaulSmith工作,在纽约、旧金山和柏林的当代艺术馆举办过个展,个人作品亦被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展出,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就是那个如今已被义乌小商品市场抄得满街都是的玻璃罐子外形的太阳能灯“Sun Jar Blue”。Chen是有全球影响力的多产设计领域记者、评论家和策展人,先后为Surface、《I.D.》、美国《室内设计》和《GQ》等等杂志撰稿。

去年的展上,这两位喜欢穿白衬衫和运动鞋的年轻大师用竹子搭出了大厅的整体创意,竹子脚手架从门口一直延伸至内庭,只留下一条狭窄过道让人通行。设计师是这样说的;“在设计时,我想要中国元素,但不要重复金黄大红的陈词滥调,所以想到了竹子。竹子让人想到东方,但是现在它在西方又是一种非常流行的材质,被使用在很多建筑和设计的领域。”在他们看来,这个装置作品象征着中国的快速发展,而把竹子脚手架放进设计展中,则是借此比喻当代中国设计的现状;这个领域还没有真正成型,但是基本构架已经搭建好了,有无限的空白等着人们去填补。回头看来,这个创意倒是预言了如今世博前的上海――处处可见工地。这次的展示换了材质,总随们想表达的意图是延续“中国当代设计兴起”之理念,寓意中国当代设计已开始成型。

不过,说实话,一进场的时候,记者真没注意到这个水晶三维空间。听完新闻会,再折回去,仰起脖子好好欣赏一番,可还是没理解为什么用了门帘样的施华洛世奇“水晶”串就能代表中国的当代设计已开始成型。而且如此神奇的转变竟能在这一年之内大功告成,只能说艺术家的眼光确实与众不同。

到底谁会为未来的设计买单

在这个水晶唱主场的展览里,还有朵灿烂的奇葩――雷达表。这个擅长钟表的商家赞助了旨在发掘新锐设计师的“设计在中国”的比赛,配备了强大的“国际评委会”阵容:中央美院专家、设计共和(Design Republic)代表、国内某小资画报生活版总监和三个大家都说不上名的老外。这个国际评委会选出了双黄蛋冠军:张抱一和胡玲玲的“时间之光”挂钟以及沈倩倩的DIY长椅。商家把几件优胜作品全部圈在有自己Logo的地盘里,或是罩上玻璃,或是垫高台阶。

没有了水晶bling bling的效果,这些展品看上去反而充满了朴实的光芒:一卷印有年轮的卷筒纸,一个可以放饼干的水杯……物件不大,但比那些冷冰冰的玻璃桌子、玻璃沙发可爱得多。最起码,新锐设计师设计家用品都很天然,绝对不用担心玻璃的棱角钩坏衣服或是挫着屁股。也许我们的品位还没到那里,对于昂贵的材质总有份担忧和敬畏。

花了两个小时,记者晃完了整个展览。除了两个广告大户外,其他的熟悉面孔今年集体跳水:设计共和把店里几件M000i、TOM Dixon的产品标价撕掉就塞进了比去年小了一半的展示空间。去年在展厅中央用竹子竖起一个通透空间的大庄实业一度让人惊叹一家以做竹地板起家的公司竟可以给人带来如此震撼的艺术效果,今年他们却只摆了个传统展销会的展台,你可以在里面坐下聊聊天,但要想发现什么“设计”个性,就算了吧。

这是一个让人感觉“熟悉”的展览:熟悉的公司、熟悉的设计、熟悉的陈列方式,参观者和被参观者都只是在平静地完成一个看与被看的任务。展厅的角落里有几家个体户,一样的摊位连在一起,摊主热心向大家介绍展品:多是些水杯、闹钟样的小东西。记者和摊主,也就是天晴设计事务所的易玮胜,聊了会,才知道,他们几个都来自台湾,第一次搭伙来上海展出。当记者告诉他,他们的这些小玩意早几年前就有在上海小店出售时,小伙想了很久才缓过神来,说可能是上海的买家从香港买到了宝岛的东西,他们这次来上海就希望能让大家免些周折,可以给彼此找到机会。接着聊起前不久在台湾的设计展,他说在台湾有两种性质的展览:一是以贸易为主的展销会,另一个是以展示设计为主的展览。而对他们来说,后者更为重要。设计市场要培养,只有当大家习惯了这样的事物出现在周围的时候,才会很自然地掏钱买回家。郭说,哪怕来参观的都是学生也不要紧,等到他们有消费能力的时候,也自然会为设计掏钱了。

出于这个高尚的目的,那我们还是祝福“设计100%”继续下去吧,哪怕一直做减法也好、除法也罢,只要还有些值得去看的部分。据说Tobias Wong和主办方签了5年的合约,也就是说,在剩下的三年里,“100%设计”上海展理论上还是会如期和大家见面的。说不定哪天,他们突然学会了加法,甚至是乘法,那样的话,真是上海的福气。

上一篇:我们从不设计过于招摇的车 下一篇:欧科华:愉悦感永远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