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激发和提高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时间:2022-04-28 10:37:46

如何激发和提高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3)10-0162-01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规定: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 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由于数学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和抽象性,小学生思维逻辑尚处在形成发育的初级阶段,如果要让他们去对一些抽象的事物进行理解难度是非常大的,甚至是不可能的。那么,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我们该在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呢?俗话说得好"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所以我们必须在学生学习新知识起始就积极培养他们对数学的学习兴趣,通过提升教学艺术,让学生爱学、乐学、喜学,使学生学好数学,喜欢数学。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个人的几点在教学中得到的经验。

1.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好奇是人的天性,尤其是儿童,他们的好奇心就更加强烈,好奇也是儿童学习兴趣的源头。小学生正处于儿童时期,他们的特点是好奇、好动、好玩。只有觉得好玩的、生动的东西才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利用学生这种好奇心,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求知欲,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例如:我在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我就先复习"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让学生回答"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是什么?当学生轻松回答后,我接着再问"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是什么?"有不少的学生可能受前者的影响,不加思索就回答"个位是3、6、9的数能被3整除",为了引起学生的探索兴趣,我不加以纠正,而是让学生动笔试一试,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是这样么?像13、16、19……能不能被3整除,学生经过动笔实验,个位是3、6、9的数显然不是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从而让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于是有的学生提出假设:一个数各位上的数的和能被3整除,这个数就能被3整除。这个规律是不是正确呢?我引导学生进行验证,通过验证,证明了学生提出的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的假设是正确的,这样学生获得了成就感,心里上得到满足,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积极性,从而掌握了能被3整除数的特征,同时也突出了学习的重点,突破了学习的难点。

2.利用课堂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苏霍姆林斯说过 "课上得幽默有趣,学生可以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并对前面展示的真理感到惊奇和震惊。"在课堂教学中巧妙运用幽默语言,可使教师 的讲课变得风趣诙谐、幽默睿智,可使整个教学过程高潮迭现,并能创造出一种有利于学习的轻松愉快的气氛。在数学教学中,适时地给学生营造一个故事情境,学 生会更加感兴趣,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有利于学生发现问题,探索新知。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我以一个小故事去激发学生的兴趣。有一 只兔妈妈带着三只小兔子,有一天,兔妈妈做了三块一样大小的饼分给小兔吃,它把第一块饼分成两块,分给小兔A一块( 小兔B说"太少了,我要两块"兔妈妈又把第二块饼分成四块,分给小兔B两块( )小兔C可贪吃了,抢着说"妈妈,我要三块",于是兔妈妈又把第三块饼分成六块分给了小兔C三块( )。 讲完故事后,我提出问题"同学们,谁分到的饼最多呀?"通过大家讨论,得出三只小兔吃的是一样多,通过这样有趣的故事引导,让学生很快掌握分数的基本性 质,不但提高教学效率,还极大提高了学生学习乐趣,教学效果不言而喻。又例如,我在教学直线概念时,我告诉学生直线可以想象成尺子无限延长,越过高山,跨 过河流,穿越空间,甚至延展至宇宙……无穷无尽。运用这形象化的语言,把枯燥乏味的数学变得生动有趣,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运用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数学除了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的特点以外,还有应用的广泛性的特点,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因此数学离不开生活,生活也离不开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寻找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既可积累数学知识,更是培养孩子学习数学兴趣的最佳途径。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就应该尽量使问题更实际,更贴近生活,让学生感受数学和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加对数学的亲近感,体验用数学的乐趣。例如:在教学"厘米和米的认识"时, 我就要求学生先估计一下讲台、课桌、黑板各有多长,再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实际测量,看实际测量的结果与估算的结果差距有多大,通过实践感受,拉近数学与生 活的距离,也让学生更容易掌握厘米与米的概念,同时培养学生估算、估计和测量的能力。接着再让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与米、厘米长度有关的物体。

4.运用游戏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游戏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种有效手段。低年级学生注意力不稳定,不能够持久,对某一事物注意力集中一段时间后就开始分散。教师必须围绕明确的教学目标,利用儿童爱玩、好动、爱游戏的特点,设计出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把抽象的甚至枯燥无味的数学知识与儿童喜闻乐见的游戏形式有机的结合起来。这样不仅能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能达到寓乐于教目的,使学生在紧张的脑力劳动后,通过轻松愉快的游戏巩固已获得的知识,并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例如:我在教 "行程应用题"中的"相遇问题"时,我就让让学生在操场上进行现场模拟演示:设定A、B两地,让甲、乙两名同学进行表演,我发出指令,学生沿着规定线路行走,要求其他学生仔细观察演示过程。思考行程中的各个要素的变化,找出等量关系式。我接着说:(1)甲、乙两名同学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结果相遇。(2)甲同学先行、 乙同学后行,结果相遇。经过现场演示,学生很快找出了等量关系式:(1)关系式:甲行的路程+乙行的路程=全程。(2)关系式:甲先行的路程+甲后行的路程+乙行的路程=全程。小学数学路程相遇问题是小学生学习的难点,教师如果只简单在黑板上讲解,学生是十分难以理解和掌握的。通过让学生自己亲身感受,寓教于乐不但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会知识点,又培养了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激发了他们学习数学的乐趣。

总之,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对学生数学学习十分重要,是学好数学知识的重要前提。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当注意运用多种手段和方法,通过多种渠道,激发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乐趣,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真正喜欢数学、学好数学。

上一篇:高中语文良好学习法浅议 下一篇:掌握课堂提问技能提高物理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