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时间:2022-04-28 08:31:09

案例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案例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屡见不鲜,但并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笔者谈谈自己将案例应用于生物教学的一些实践探索。

一、案例呈现,提出问题

在选择教学案例后,教师应该综合利用图片、文字、视频、声音等形象、生动地呈现案例,给学生带来全方位的感官刺激,让他们产生身临其境之感,随后引导学生按照自己的理解,结合已有知识,深入挖掘案例隐含信息,自主提出科学性问题。

例如,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蒸腾作用,笔者准备了一个测定植物光合作用的小实验。在课堂上,先用多媒体展示了实验的准备步骤,图片配以解说的形式将实验的准备情况讲清,接着,我拿出已经在阳光下放置了几个小时的两组实验植株,请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学生发现,套在带有叶片的植株上的塑料袋充满了水蒸气,锥形瓶中的液面明显下降,而另一株却没有相同的现象产生。随后我请学生从两个实验装置设计的异同点入手,结合实验现象提出问题。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很快他们便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问题。这些是学生思维火花的闪现,通过提问学生掌握了学习的主动权。

二、分析探究,得出结论

对案例的分析和探究是解决问题的金钥匙。教师要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关注案例重点,加深认识和理解,感受案例设计的独特用心,初步理解案例中所包含的知识点,关注思维的发展和延续。教师的主导作用是这个环节顺利进行的关键。教师要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关注重点与难点,并巧妙分解难点,带领学生各个击破。不仅如此,教师更要关注学生思维的延续性,把握各个问题间的内在联系,鼓励学生相互交流,在思维的碰撞过程中激发更多的潜能。

例如,在学习人体对食物的消化与吸收时,笔者设计了一个有关暴饮暴食的教学案例。首先播放了家喻户晓的某健胃消食片的广告,随后播放了自己制作的一个小动画:春节到了,家中的美食、零食不断,张同学每天正餐狂吃,零食不断,可是两天后他就吃不下了,肚子胀得难受,一直打饱嗝,而且带有一股酸酸的气味,还排便不畅。好在家里还备着一些健胃消食片,在父母的提醒下,张同学服用消食片,调整饮食结构,过了几天身体终于恢复了正常。笔者请学生根据这个案例探讨:暴饮暴食是怎样影响消化系统的?消食片又是怎样发挥作用的?这是一个探究性很强的案例,在笔者的引导下,学生分组合作,做出合理假设,探究原因。为了帮助学生探究,笔者还提供了健胃消食片的主要成分,供他们分析参考,并提醒将各消化器官的主要功能和消食片的主要成分结合起来分析。最终,各组学生通过查找资料,深入分析案例,成功解决了问题。

三、发散反馈,理论升华

教学不止是信息的传递与获取过程,更是知识的同化与输出过程。要推进知识的同化和输出,实现知识的主体化和个性化,课堂教学就要引入科学的发散与反馈机制。尽管案例让教学变得生动活泼,目的明确,但却往往只能说明一个方面的问题,无法做到面面俱到。要涵盖教材所有的知识点,教师还需要对案例进行适当的发散与反馈,总结知识点,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点进行全面概括,形成一个系统的理性认识,掌握原理、方法与规律。

例如,为了让学生更深入了解目前生物多样性所面临的危机,笔者利用加拿大一枝黄花和太湖盲目引入银鱼的例子作为教学案例,在全面解析案例后,学生明白了物种入侵是造成生物多样性出现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为了帮助学生更深入更全面地了解生物多样性所面临的危机,笔者又就这个案例提出了几个引申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你觉得应该怎样解决以上两个案例中的难题?除了案例中的生物入侵,你还能想到哪些危害生物多样性的原因?生物多样性减少会产生什么危害?你认为生物多样性所面临的危机是可以避免的么?我们应该怎样保护生物多样性?这几个问题既延续了学生的思维,又将学生从案例的束缚中解脱出来,通过解答问题,学生成功地进行了对知识的输出和反馈。

总之,案例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对生物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点,还能有效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教师要用好案例,活跃生物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上一篇:初中历史教学信息技术应用探析 下一篇:浅析高中英语“自学质疑”模块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