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古诗文背诵默写效率的尝试

时间:2022-04-28 08:08:08

提高古诗文背诵默写效率的尝试

古诗文默写历来都是中考必考的内容之一,大部分来自初中语文课本上大纲规定的背诵篇目。从理论上来说,这道题很简单,只是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只要记住了,分数就拿到了。但从考试结果来看,并不尽如人意,许多考生总是拿不到满分。平时的学习中,班里总有一些学生背不过,或者是记得不牢。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总结了一些背诵默写的技巧方法,希望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背诵默写效率。

一、激发学生背诵兴趣,提高背诵效率

(一)熟读是前提,理解是关键。

许多学生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可就是没有取得很好的效果,背诵的时候好像没什么问题,可是一动笔,问题就暴露出来了。错别字太多!究其原因,是根本没有理解这句话的含义。理解是记忆的基础。只有理解的东西才能记的牢、记得久。仅靠死记硬背,则不容易记住,而且容易出错。对于重要的学习内容,如能作到理解和背诵相结合,记忆就会更准确,那就不会因为不理解而把某个字写成同音或谐音的别字了。根据这个道理,教师可以在教学中使用一些帮助学生理解记忆的方法。比如说在授课中使用化整为零法和提纲法。

1、化整为零法:先把要背诵的文段按内容或形式特点分成若干小段,然后逐次诵记。如要背诵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以第四段为例,如把这四段三句话按内容分为三层,再抓住每一层里面排句,对句的不同特点,这样诵记起来就容易得多。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采用分合法背诵。分背,就是按一篇文章的段落,一段一段分别背诵;合背,就是在分段背熟的基础上,连贯起来背诵。

2、提纲法:这是在化整为零法的基础上延伸而成,对于背诵一些写景抒情的文章效果较好,例如在背《醉翁亭记》一文时,我在讲解课文时让学生把每一节列出提纲。以第二段讲“山中朝暮四时之景”为例,可列出“日出”、“云归”、“春芳”、“夏阴”、“秋洁”、“冬水”等小标题,背诵时自我提示,可增进记忆。在提纲法的基础上,还可以让学生抓住诗文中的修辞手法进行背诵,古诗文中常出现对偶、反复等修辞手法,往往能成为背诵的切入点。

3、联想记忆。有些文段可以根据内容设置一定的情境,假设自己就是诗人,以诗人的行踪和情感为线索,身临其境,联想记忆。丰富的想象力是记忆的源泉,想象越生动,记忆就越容易。例如柳宗元的《小石潭记》,可让学生把自己假想成作者,循着柳宗元的游览线索,想象小石潭的景致,很自然地就能背诵如流了。

以上几种以理解记忆为主,它具有效率高,效果好的特点,建议学生在用此方法背诵时手中执笔,边背边默,以辅助记忆。

(二)课上限时速背,课后反复强化。

研究表明,每个正常人都有超强的记忆力,就看这个潜力有没有被挖掘出来。记忆时只要聚精会神、专心致志,排除杂念和外界干扰,大脑皮层就会留下深刻的记忆痕迹而不易遗忘。如果精神涣散,一心二用,就会大大降低记忆效率。因此,当注意力特别集中的情况下,人的记忆力在短时瞬间可以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课堂上要求学生即时速背,效果显著。

学生课前预习并熟读课文,课上做好笔记理解文意。每讲完一层,限时2-3分钟让学生快速自读,一般以不超过50字的段落为佳。教师在黑板上书写本段的结构示意图,或者是按顺序写出本段具有提示作用的关键词,然后让学生抬头看着黑板上的提示性关键词集体试背几次,第一次速度稍慢,而后可以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慢慢提速。最后让个别学生单独试背,以培养良好的竞争意识。教师最好和学生一起背诵,这会给学生起到很好的表率作用。实践证明,即时速背要比学生课后自行背诵的效果好得多。

记忆的最大敌人是遗忘。遗忘的速度是先快后慢。对刚学过的知识,趁热打铁,及时温习巩固,是强化记忆痕迹、防止遗忘的有效手段。因此不断反复记忆,是巩固记忆成果的关键。

二、加强默写指导,提高默写质量

我所教授的班级中,相当一部分学生小学的基础不牢,在背诵到位落实到默写阶段经常出现问题。为了提高默写的准确率我们对症下药,采取多种方法。

(一)细致准确,落实到字。

古诗文默写的评卷标准是加字、缺字、错字、别字都不得分,所以落实到每一个字上显得尤为重要。而写错别字是学生不得分的主要因素。

教师可以就容易出错的字勾画出来,作为落实的重点。平时阅读背诵时,学生要眼、耳、口、心、手并用,视、听、读、想、写相结合。心里要思考该语段的含义,眼睛要瞅准每个字怎么写。手脑并用,心中想,手上写,边读边写。俗话说得好:“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每个背诵篇目都必须默写,可以同桌互查,也可以自行检查,与原文对照,逐字检查。写错的字作为重点,整理出来,平时多复习,考试前加强记忆。同时利用语言功能和视听觉器官的功能,来强化记忆,能增强记忆的准确度。长此以往,写错的字只会越来越少,直至完全无误。

(二)重点突出,针对性强。

考试中所选择的填空默写的语段不会是信手拈来的,仔细研究,你会发现这些语段是有一定标志的。笔者根据实践总结了下面几种情况:

1、主旨句,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诸葛亮《出师表》);“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刘禹锡《陋室铭》)等。

2、整句(对称、对仗、对偶、排比句等),如“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刘禹锡《陋室铭》);“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范仲淹《岳阳楼记》);“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等。

3、语言优美、意蕴深远、格调高雅、具有警示鞭策作用的语段,如“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

上述这些语段应该作为我们记忆的重点。背诵默写要有重点,目标明确,针对性强,避免眉毛胡子一把抓,才会事半功倍。

语言学习的基础是积累,我们激发起学生学习古诗文、背诵古诗文兴趣,帮助学生找到行之有效的背诵方法,和学生一起用科学的方法共同对抗遗忘,在实际默写操作中及时检验背诵成果,及时纠正错误,在这个过程中巩固古诗文教学中的知识并帮助城中村学生形成相应的古诗文学习习惯,这样三年的初中古诗文学习对学生来说将是一笔巨大的财富,为今后的更进一步的语文学习做好充分的准备。

上一篇:信息数字化高校档案管理浅析 下一篇:更新教师观念 适应课改形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