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飞的钢琴少年

时间:2022-04-28 06:03:04

想飞的钢琴少年

“小时候我曾列出最想做的十大工作排行榜。第一名用红笔写着:飞行员。”

“那第二名呢?棺材师傅吗?”

“我不记得了,其他根本不重要。”

《Vitus》(中译《想飞的钢琴少年》)讲述天才少年Vitus如何将自己惊人的天赋转化为飞往梦想的力量。看到这部电影时我正情绪低落,我再一次怀疑梦想的价值和人生的位置。天才,是我从来不去妄想的,从小的教育告诉我,辛勤劳动才有回报。但是,片中主角那对清澈得能映照出世间一切的眼睛,吸引我去慢慢了解真正的天才的世界。

天才是一种力。与生俱来的优异禀赋,被世俗异化成一种必然要通向成功和荣耀的原因与动力。而天才本人,则后退为承载这种强大力量的单纯载体。当六岁的Vitus发现自己的智慧在大人间显得过分峥嵘时,他对于自己的与众不同感到不适,甚至抗拒。只有在和童心未泯的爷爷相处时,他那过人的敏锐听力和令人惊叹的钢琴才华才能暂时放在一边,全身心地感受纯粹的生活和思考梦想。

在爷爷的木工坊里,祖孙二人一起做小飞机、下象棋、谈论Vitus日后要结婚的对象。划过天空的回力镖、微雨中湿润的池塘、野鸭粗憨的叫声、情书被气球徐徐带上高空……和爷爷一起的时光是柔软、悠长和诗意的。

如果只是单纯地表现一个天才如何在恬静的乡间成长为受人瞩目的钢琴家,《Vitus》就会变成一部肤浅、煽情的情感小品,因为当中没有一种能打动人心的矛盾的张力。《Vitus》的主轴,其实是讨论身为天才,要如何在这个世俗的世界上求取生存和追寻梦想。天赋、梦想、世俗的标准,三种力量在一个十二岁的小孩身上抗争和较量,从而引发了后面的故事。

回到母亲的身边,Vitus又得变为一口必须被全力发掘的天赋深井,母爱也具化为一定要将儿子推到成功的钢琴艺术家宝座的行为。父亲虽然没有母亲严厉,但也只会依据普遍成功的标准向儿子建议:“当工程师很赚钱,弹钢琴可以当兴趣。”

Vitus终于质问母亲:“为什么我总是要为了你而弹琴?”

爷爷把帽子扔向池塘的对岸,对迷惘的Vitus说:“如果(对成为什么样的人)下不了决定,就得先舍弃一些东西。”

女钢琴家仿佛看穿了这个执拗的小孩:“等你想为音乐演奏时再弹琴,拥有冷静的理性和热情的心,才能成为伟大的钢琴家。”

于是,在大雨滂沱的夜里,Vitus带上一对木制的翅膀,从阳台上纵身跳了下去。他要舍弃什么呢?

坠楼事件后,Vitus将有关天才的所有记忆和才能深深隐藏在脑部受损的理由之下,甚至母亲也不能义正辞严地逼迫他恢复以前的水平。Vitus可以轻松地念普通的学校,在阳光下和同龄朋友骑着自行车互相追逐了。我松了一口气,如果这样能换取这个孩子的快乐和笑容,就舍弃“天才”吧。虽然母亲依然是爱Vitus的,但她因为儿子过于“正常”而哭泣,她不舍得放弃儿子天才的身份。

不过,所有人还是被Vitus耍了一把。Vitus的装“傻”,表面上是与自己的天赋对抗,实质是对抗因为“天才”而致使他人给了他太多的期望和规划。

可惜,对音乐的热爱是最难掩饰的,当Vitus在唱片店内找到俄罗斯钢琴家Alexey Botvinov的巴哈《哥德堡变奏曲》专辑后,被尘封已久的音乐天赋和热情终于喷涌而出。幸好发现这个秘密的是爷爷,Vitus可以继续优哉游哉、毫无压力地享受生活和音乐。

就像爷爷临终前所说的:“这个世界跟不上他的聪颖,唯有装傻才能逃离。”

故事的高潮来自Vitus父亲的职业危机,这一段戏也可以看作Vitus对世俗的反讽。Vitus用爷爷的所有积蓄为本金,凭借其天生对数学与经济的敏感,在股票市场进行投资,不但让爷爷的积蓄翻了好几倍,还悄悄收购了爸爸工作的公司,挽救了一场家庭经济危机。

这可能是过于夸张的情节,但是如果说所有成功的最终目标都是指向功成名就的话,Vitus达到了。连大部分人日思夜想的巨额财富都能垂手而得的人,他还有必要继续追逐梦想吗?如果天才是贫穷的,那就不是一个世俗意义上的天才。或许只有当Vitus体会过金钱的威力和无用,才会清楚自己的梦想之路在何方。

Vitus机智、聪颖、早熟、孤高、狡黠,只要愿意,他既可以翱翔天际,也能够驰骋草原。不过,能驯化这匹天才野马的只有那个可爱的老头子,他让孙子坦诚地忠于音乐。

飞机与钢琴其实没有多大联系,有联系的是爷爷对生活和飞机的热爱处处感染着Vitus,把Vitus牵引到梦想的入口。Vitus乘上爷爷的飞机,找到一种属于自己的生活状态,也把自己的才华横溢放置在合理的位置,这正是女钢琴家所说的“冷静的理性”。是爷爷以飞行的梦想,带领Vitus飞越世俗,安稳地降落在人间。

飞翔是一种状态和心境,懂得飞翔的人,必能体会让梦想带领自己遨游天际之美。

爷爷飞了,小天才也飞了。

当Vitus驾驶双人小飞机飞越山岭与河流,降落在女钢琴家豪宅的草坪上,一段为了自己和音乐而演奏的纯粹人生开始了。Vitus找到了对待音乐冷静的理性,也把曾要抵抗的天赋转化成为音乐而心跳的热情。

片尾,演奏厅中,Vitus在钢琴上肆意挥洒着自己的才能,全心享受着音乐的快乐。指尖流淌出来的音符让听众叹为观止、父母热泪盈眶、场上掌声不断,Vitus飞越他们,乘着自己的天赋,飞向梦想。

或许更多人喜欢看无名小人物意外获得一个契机,经过奋斗成为英雄的电影,因为它们诉说着每个人都能成为超级英雄的可能性,毕竟天才离我们太远,只有像李白那样天生就是诗人的人,才有资格写出“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豪言。

但我似乎能理解Vitus为了放弃天赋,飞坠阳台时的心情。如果说什么是能通往成功的捷径,那就是“天才”,不过,因此而不能成为自己,那就是真正的痛苦。这种心情是我在不断跌倒的人生中能够体会的,因为凡人与天才一样,也是独一无二的。

普遍认为天才是一种自然的力量,然后受惠于“天才”的人会心悦诚服地服从。每个人都会向往这种力量。当各类学科和升学考试向我们挥舞着寒光闪闪的刀时,当为工作和职业而奔波、跌跌撞撞满身伤痕时,我们都会渴望一种力量能轻易帮我们到达目标。不过,当真的有一种超能力降落到自己身上,而我们愿意成为这种力量的奴隶,让它主宰我们的人生时,生命只会变成一个有着能够折射太阳七彩光芒的气泡,一个虚构的圆,因为缺乏对生活和梦想实质的体会,终会在升向天空的过程中破裂,不留下一丝痕迹。

《Vitus》是2007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瑞士代表,这个充满诗意而幽默温馨的故事,花费了导演Fredi M・Murer长达二十年的心血,而扮演Vitus的演员Teo Gheorghiu本身就是一个音乐神童,片中所有的演奏都是由他亲自上阵。由天才来演绎天才,让这部电影有很高的真实度。其实,即使是记录片也会带有创作者的主观情感和愿望,不过,电影要表达的思想会与观众的经历和情感相碰撞,产生共鸣与感动。

前路依旧充满艰险和挫折,但我更愿意成为自己。■

发稿/庄眉舒

上一篇:一本不只适合小孩子阅读的书 下一篇:如果你遇到耳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