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化学探究式教学策略

时间:2022-04-28 05:03:33

浅谈初中化学探究式教学策略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提倡探究式教学,已经成为各类学科普遍认可的一种教学形式.《化学课程标准》将科学探究作为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十分重视和调动学生自主的、开放的探究学习,这也是本次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特征.其最大的特点就是要求课堂教学要向学生提供充分的探究机会,使他们在充实的探究过程中体验学习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科学探究是一种在好奇心驱使下,以问题为先导,学生有高度智力投入且内容十分丰富的学习活动创,必须依据教学目标,并且有一定的真实性和扩展性,能激发学生积极思维的动机和探究问题的欲望.如,在讨论用哪种办法实验室制二氧化碳,可以让学生们分析用:人呼吸产生的气体可不可以用来实验室收集二氧化碳,用碳酸钙高温分解?用碳还原氧化铜?等等.笔者在指导学生探究盐酸可以除去铁锈性质时,发现生锈的铁钉表面的锈消失了,溶液由无色变成黄色,从而得出氧化铁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的结论.做完实验后该同学未将铁钉取出,第二天,发现溶液由黄色变成浅绿色.为了弄清形成此现象的原因,于是笔者鼓励学生大胆进行探究.

如,下列词语中,1.一定包含有化学变化的是:A.木已成舟、B.花香四溢、C.烛炬成灰、D.滴水成冰;2.日常生活中的下列物质,是混合物的是:A.水银、B.冰水混合物、C.过氧化氢、D.啤酒.在整个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兴趣盎然,思维始终处于积极、主动探索的兴奋状态中.

探究式教学不仅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探究的欲望, 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掌握化学原理与知识;当学生的求知欲望得到满足时,他们化学的学习兴趣大增,使学习进入良性循环的轨道.因此, 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真实的情境中发现问题, 有针对性地展开讨论, 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 使学生的认识逐步得到发展.

二、尊重学生主体,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通过实验教学,学生才能真切的感受化学的魅力.倘若在实验教学中,教师能适时将一部分验证性实验改为启发性探究实验,再结合实验创设部分思考题,对激发学生的思维会起到更大的作用.在探究性教学过程中,学生成为探究的主体,使其有足够的自主性、独立性.探究过程中,学生的独立性越强,探究价值就体现越充分,教学效果也就越明显.这个探究过程就是“矛盾—发现—深思—探究—解决”的过程,可以在学生的思维上制造悬念,从而使学生的注意力、记忆、思维、创造力凝聚在一起;以达到智力活动的最佳状态.

例如,在学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一节课时,我采用边实验边教学的方法,在教学过程引导学生进行了如下几个方面的探讨:(1)根据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的原理和化学性质,探讨实验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类型;(2)探讨如何选择仪器组成实验室制二氧化碳的装置并探讨正确的实验步骤;(3)通过将反应物盐酸变换为稀硫酸和将大理石变为碳酸钙和碳酸钠的对比实验进一步探讨实验室制二氧化碳的原理;同学们纷纷跃跃欲试,大胆猜测、探讨、尝试,力图设计多组优化的实验装置,让自己设计的装置有所创新.结果,不少学生设计出能证明CO2制取的几种实验方案,此时,我组织学生们讨论其可行性,由他们自己动手实验,比较方案的优劣.这样在课堂45分钟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导地位,使师生互动,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在探究中,应鼓励学生大胆地提出自己的实验设想与设计方案,即使学生提出的是否科学、是否全面、是否完善的实验方案,教师也要以鼓励为主,充分肯定学生在提出实验方案过程中的主动参与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体验探究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并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注重走出课堂,拓展学生探究能力

新课程提出“从生活走向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要让学生“经历一些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方法,了解科学、技术、社会”,学生要“乐于参加与科学技术有关的社会活动,在实践中有依靠自己的科学素养提高工作效率的意识”.比如,在学完了酸和碱的反应之后,要求学生利用中和反应处理实验过程中产生的酸性或碱性废水;学习金属与金属材料后,要求学生能正确使用金属炊具等生活用品,学会如何防止车棚钢架生锈.这样学生就能够逐步树立珍惜资源、爱护环境、合理使用化学物质的观念.不仅为学生下一节课的学习做好准备,而且让化学学习走进家庭生活,让学生充分利用化学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一些化学现象,增强其学习兴趣以及探究问题的热情.

上一篇:浅谈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 下一篇:提高数学合作学习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