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生思维方法的培养

时间:2022-04-27 04:10:26

浅谈学生思维方法的培养

一、让学生开口说话

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要善于指导学生从习惯性思维模式中跳出来,打破思维定势,试着进行反向思维,引导学生用批判的眼光看事物,从中发现问题。曲设情境、广开言路、多向思维,使学生在思维的发散中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在曲设情境时,一定要设计具有开放性的问题,从而引起学生兴趣,帮助学生拓宽思路。启发学生在上课时积极参与课堂,活跃课堂气氛,让不会说的会说,让不愿说的愿说,让不敢说的敢说,增强“说”的能力。如在课堂上就一个问题讨论的时候,引领学生多角度来回答,鼓励其他学生补充,训练发散思维。又如可在每一节语文课的课前三分钟时间让学生进行口语交际活动,要求学生设计本课导入语。在学生激情的引导下,全班同学会把目光聚焦到这堂课上,教师乘势上课,达到“说”的目的,从而培养思维方式。

二、让学生感受温情

课堂上,教师语言要亲切和缓,启发学生梳理问题。常听有经验的老师讲:要教好学生,首先要学会“哄”学生。而所谓“哄”学生就是教师通过语言上的亲切和缓,引导学生对当前问题进行思考,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学生的学习,不像成人那样具有明确的意识和目标,是受情绪支配的。而语音、语调的亲切、悦耳,会促进师生的感情交流,有利于学生调动思维,积极思考问题,形成并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舒缓有致、富有节奏感的语言会像涓涓细流融进青少年的心田,给学生以思维的余地,让他们乐于学习,从而培养他们的思维方法,激发学习的兴趣与自信。

三、让学生乐于自学

学生的自学与学生的思考、讨论、交流分不开,这些活动就是学生思维方法的具体体现,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学中就要挖掘难点,探究疑点,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探究式学习中,教师要善于抓住疑难点,引导学生探究性思维,让学生去发现和探究疑难、突破疑难,然后陈述出来,达到自学的目的。许多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培养不是靠教师“教”出来的,而是靠学生“思”出来的。在自学中,充分调动学生“谈、说、评、议”等活动的能力,从而达到学生个体听、说、读、写能力的全面发展。如上新课前,布置学生认真预习课文,借助工具书扫清疑难、障碍。教学新课时,组织学生进行巩固练习,对难点、重点进行探究,再指点迷津,做到融会贯通。

四、让学生勇于创新

教师的评价对学生学习行为的塑造有很大作用。提倡探究性学习方式,就要在教学评价中,突出学生探究性学习成果的独创性,最大限度地增加学生创新的比重。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品尝到探究性学习的甜头。重视这种学习方式与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教师设计的教案就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周密地考虑到学生存在“已有知识经验和思想方法基础”的事实。学生的这个基础与教材的编排顺序有关,但与学生自身的学习水平与生活环境关系更大。根据这一特点来确定教法,力争达到教与学的统一。把课堂主动权交给学生,开启学生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在充分熟悉教材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的思维,有针对性地提出具有创新性的问题。

(作者单位 甘肃省张掖市肃南裕固族自治县马蹄

学校)

上一篇:浅谈学生独立阅读能力的培养 下一篇:浅谈初中化学课堂有效提问方法和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