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数学课上“主持”的经历与反思

时间:2022-04-27 03:59:03

一次数学课上“主持”的经历与反思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1-0017-02

1. “主持”经历

在苏教版数学教材必修5第2.2.3节“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的课上,笔者在处理一道习题时,无意中当了一回“主持人”,课后仍然意犹未尽,特撰此小文,与读者共享。

问题:在等差数列an 中,已知Sn=60,S2n=48,求S3n的值

(先让学生展示,然后师生共同讨论)

生1:方法1:因为Sn,S2n-Sn,S3n-S2n成等差数列,设其公差为D,则D=48-60-60=-72所以S3n-S2n=60+2D=-84所以 S3n=S2n-84=-36

方法2:由题设可设Sn=An2+Bn则由题设得An2+Bn=60(1)4An2+2Bn=48(2) 所以S3n=9An2+3Bn=3[(4An2+2Bn)-(An2+Bn)]=3(48-60)=-36

生1讲解方法1

生2提出质疑:由Sn,S2n-Sn,S3n-S2n成等差数列,得2(S2n-Sn)=Sn+S3n-S2n,可直接求出S3n (生1与全班同学一起鼓掌,祝贺方法3的“诞生”)

生3继续质疑:要不要先证明“Sn,S2n-Sn,S3n-S2n成等差数列”这个结论?

生1:上节课不是证明过了吗?

师:可以将“因为Sn,S2n-Sn,S3n-S2n成等差数列”改成“易证Sn,S2n-Sn,S3n-S2n成等差数列”

生1继续讲解方法2

部分学生质疑:你怎么想到的?

生1(实话实说):我也不知道。

师:这是直觉思维和整体运算能力结合的完美的结晶!事后来看,怎么能“自圆其说”?

生4:前面不是有2(S2n-Sn)=Sn+S3n-S2n吗?解出S3n=3(S2n-Sn)不就完了嘛!

师:万一事不凑巧,没有生2给出的“2(S2n-Sn)=Sn+S3n-S2n”这个结论呢?

生5:(在黑板上将An2,Bn 分别用圈圈起来)将An2、Bn分别看成整体,可得到两个等式,解出An2、Bn后再代入S3n=9An2+3Bn

师:方法4,精彩!那能不能将An2、Bn分别用“符号”来表示?

生5:设x=An2,y=Bn,则(1)(2)两式可化为x+y=60,4x+2y=48,然后解方程组,得x=-36,y=96后代人S3n=9x+3y。(掌声一片)

师:无意中,我们得到了解法5,。不过,我们还没有“自圆其说”呢!对于生1的方法2,能给个“说法”吗?

师:(进一步点拨)能否用“x+y”、“4x+2y”表示“9x+3y”?

生6:设9x+3y=m(x+y)+n(4x+2y),求出m,n

师:怎么求?

(学生思考)

师:整理成(m+4n-9) +(m+2n-3)y=0 ,如何?

(学生继续思考 )

师:对于9x+3y=m(x+y)+n(4x+2y),x,y可以取哪些值呢?

生:任意实数

师:既然这样,m,n怎么“做”(老师加重语气)才能满足(m+4n-9)x+(m+2n-3)y=0呢?

(学生思考 )

生7:只有m+4n-9=0,m+2n-3=0同时成立,易得m=3, n=-3

师:对于这样的解释,你(生1)还满意吗?(全班鼓掌),下面我们一起将这6种方法整理一下。(略)从你的角度,你容易想到哪种方法?这6种方法又有哪些特点?

生8:最容易想到方法3,因为它用了等差数列的常用性质;方法2,不容易“配凑”出来;方法6是方法的改进,但感觉麻烦。

生9:我和生1的想法一样,用方法1完成了这个问题;方法4、5实际是同一种方法,用x、y分别表示An2、Bn,更好表达,也更好理解。

生10(未经同意,径直上讲台并板书):我还有一种方法,由Sn=An2+Bn得 ■=An+B,设A(n,■),B(2n,■),C(3n,■),则易知A、B、C 三点共线,所以 ■//■,由条件知■=(n,■-■),■=(n,■),从而■-■=■,故S3n=-36

(过了一阵……一片惊叹声!)

生11:生8的方法还可以改进,点B是点A、点C的中点,由中点的坐标公式直接可得:2·■=■+■

师:8种方法了,哇噻!(学生狂笑)

生12:老师讲过,用a1、d表示Sn是通法,那这个题为什么不能?Sn=na1+■d=60(1) S2n=2na1+■d=48 (2) =3na1+■d(3)

师:让我们一起来帮助生10实现这个心愿,好不好?(生笑)

师:由(1)、(2)两式能求出n、a1、d的值吗?

生:必须有三个方程才能出n、a1、d的值。

师:解方程组的一般思路是消元,即将三个未知数先转化成两个未知数,再转化为一个未知数。这样来看,先“灭掉”谁?

生13:先消去na1,(2)式可化为: na1+■d=24(4)

(3)式可化为:■=na1+■d(5) 由(4)式-(1)式得: ■=-36

再由(5)式-(4)式得:■-24=■ 从而得S3n=-36

师:这是第9种方法了,非常好!受生10的启发,我突然有了这样的想法: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有三种表现形式:Sn=na1+■ Sn=An2+Bn,Sn=■前面两个都能够解决此题,公式Sn=■也应该可以,谁能圆我的这个“梦”?

生14:由题设知,Sn=■=60,S2n=■=24,■=■,

用类似方法9的处理方法就行了。

师:谢谢你!(大家鼓掌)10种方法了,有点乱,大家能不能根据等差数列前 项和公式的使用情况,将10种方法分分类?

生:等差数列前 项和公式有三种表达形式,故10种方法根据这个标准可分为三类:用公式Sn=An2+Bn解题的是前面的8种方法,用公式Sn=na1+■d的是方法9,用公式Sn=■的是方法10。

师:很好!这个问题就讨论到这儿。

2 .课后反思

2.1 关于“展示”

让学生先展示讲解,老师再组织讨论,是否是高效课堂的一个模式?从本节课来看,结论是肯定的。10种方法中,涉及了等差数列的所有重点内容,如:等差数列的定义、性质、等差数列前 项和公式的三种表达形式,另外也涉及了与向量有关的知识、中点坐标公式等;从涉及的数学方法上看,有配凑法、方程法、待定系数法、向量法、解析法等;从数学思想上看,涉及公理化思想、论证思想、符号化思想、方程思想、转化思想、函数思想、分类思想等;从数学文化上看,在本节课的活动中,师生平等、生生平等,共同完成了一场精彩的“演出”,体验了创造的激情,培养了师生勇于质疑和善于反思的习惯,培养学生发现、提出、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发展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课前备课,虽说也考虑了几种方法,但课堂上的收获却是大大地出乎意料的,使我进一步坚信:相信学生,大胆让他们激情展示,从学生的思维出发,做好我的服务工作,是构建属于“我和我的学生们的”高效课堂的唯一捷径!

2.2 关于“主持”

教师是课堂活动的组织者,是否能够像主持人那样,把作秀的时间和机会留给演员?在本节课的活动中,当学生的展示出现争论时,我没有一票否决,而是客观地理清思路,把权力还给学生,这是不是辩论节目中主持人的“做派”? 笔者舍得鼓励与赞美,在课堂活动中,通过亲切的问话、幽默的评价去调动学生的情绪,使学生自始至终积极主动地参与思考、讨论,相互启发、相互补充,这难道不是主持人的风范吗?

2.3 关于“遗憾”

如果在本课的问题前设置一个特例:在等差数列an 中,已知S4=60,S8=48,求S12的值,是否会更好?由于时间的限制,对于各种方法间的关系、优劣总结还不够充分。如果让学生完成“在等差数列an中,已知Sp=q,Sq=p,求Sp+q的值”,进行变式训练,效果又如何?由于教学进度的限制,无法将本题改为:在等比数列an中,已知Sn=60,S2n=48,求S3n的值,这是否是一个“遗憾”呢?至于完全从学生的思维出发,根据展示中暴露出的问题,和学生一起探究,放下老师的“身段”,忽略老师的所谓“主导”作用,是否又是一个“遗憾”呢?

参考文献: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 2003年4月第一版

上一篇:探讨构建美术“活力课堂”的有效策略 下一篇:思想品德学科问题资源的有效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