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石油价格波动因素分析及对我国的影响

时间:2022-04-27 08:04:19

国际石油价格波动因素分析及对我国的影响

[摘要]石油作为重要的战略资源,其价格波动受到石油供需、国际政治等多重因素影响,并关系着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我国作为重要的石油消费国,应积极建立配套机制,减少油价波动对我国经济和政治的冲击。

[关键词]国际油价;驱动因素; 战略储备

[DOI]1013939/jcnkizgsc201703027

1近十年国际石油价格波动的分析

2005年6月到2007年10月,国际油价小幅度震荡,价位基本保持合理水平,在2007年5月到2008年6月油价一路飙升,在2008年的7月达到了接近150美元/桶的高价位。

近十年国际油价的变动情况

首先,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美元贬值,石油价格快速攀升。其次,20世纪80年代随着纽约和伦敦期货交易所的成立,石油的定价权逐渐转移到了华尔街,加上2006年之后美国信贷市场动荡和房地产泡沫,投机商将目标转移到了大宗商品期货市场,石油价格被哄抬,价格泡沫化严重。之后的金融危机,石油价格也瞬间从接近150美元/桶速跌到了38美元/桶。从2009年第二季度开始,全球经济回暖,石油价格再度走高且在2011―2013年稳定在90~120美元/桶的高位区间。其间主要是美元的汇率趋低,对石油的价格有着支撑作用。同时OPEC限产、2011年的利比亚战乱等一系列供需趋紧也是使石油价格没有大幅下降的原因。到了2014年年末及2015年年初,油价再一次大幅下跌,首先主要因为中国经济增速放缓,使得对石油的需求量疲软,再加上欧洲经济恢复增速放缓,也进一步使得石油的需求量减少。其次,在2014年11月的OPEC会议上,沙特力排众议坚决不减产,从而导致油价的下跌,同时一些新型能源的替代使用也降低了石油的价格。

2国际油价决定因素

21供需因素

从经济理论来看,石油作为一种商品,其价格归根到底还是取决于供需关系。石油进口国主要包括北美、亚太、欧洲等地区,尤其是亚太地区,石油的需求量剧增,从而带动整个地区的石油消费量从1985年的5亿吨增加到2006年年底的1158亿吨。作为石油的供给方,并不意味着油价越高越好,油价的升高会带来美元的贬值,从而使石油供给国受到外汇损失,同时西方进口国也会随之减少对石油的进口,这也会造成石油输出国的损失,最后油价的升高会加快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同样,过低的油价也会给跨国石油公司带来损失。进口/出口国的利益在油价的急涨急跌中都是相互影响的。

22其他因素

另外,政治因素也会影响到它的价格,油价有时也会成为政治控制、经济制裁的一种手段,欧盟对伊朗石油的禁运,西方国家对石油价格的打压以此来破坏俄罗斯的石油出口项目等,都说明了油价变动包含着错综复杂的涉及外交、国家贸易、金融政策等诸多因素。

3石油价格变动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31居民消费指数和消费结构

石油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涉及行业广泛、传导力强,石油价格影响国内油气产品的价格、原材料购进价格、居民燃气生活费用等,从而影响国内居民消费指数以及国内生产总值。同时石油价格越高,产品的成本也就越高,会限制其他产业的发展,尤其是汽车行业。如果石油价格剧增致使居民的汽车消费倾向发生变化,将会减少居民购买汽车量,进而导致旅游业的疲软状态。同时高油价也会影响到房地产行业,影响居民在选择住房成本选择。

32外汇收支平衡

石油是一种短期需求和供给弹性都很小的特殊商品,消费者通常只能被动地接受其价格的波动。中国作为经济日益增长的经济体对石油进口的依赖程度很大,国际石油价格的波动会给中国进出口贸易以及国际收支带来巨大的影响。如果国际油价暴涨,带来的将是高额的直接成本,减少了我国的经济利益,财富转移效果明显。这也会带来贸易逆差,影响我国外汇收支平衡。同时,高油价影响国内企业生产成本,也会缩减我国出口商品的国际竞争力。

33汇率

石油价格的波动是造成美元名义汇率和实际汇率波动的主要原因之一。国际油价的上升使得美国汇率上升。而人民币的汇率波动是受到美元名义汇率走势以及主要贸易国相对物价水平变动的影响。石油价格的波动对中国实际汇率波动的影响,将给制度的制定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

4中国解决石油问题的对策

41调整经济结构

随着中国进入“新常态”和经济增速的放缓,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发展方式应积极推行。一方面,加大产业结构调整,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我国的石油消费量很大,但其中很大一部分在生产加工中被浪费,对环境也造成了污染。另一方面,积极寻找可再生的清洁能源代替石油的使用,开发类似于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非常规的清洁能源,逐步降低石油的消耗。

42积极建立石油战略储备

作为一个石油消费大国和进口大国,考虑到国际石油市场变幻莫测,很不稳定。为防止国际石油市场价格过度地波动给中国的社会发展带来严重的冲击,建立有效的石油战略储备是十分必要的。近年来中国的市场经常出现一些反常现象,在国际石油市场价格低迷的时候不但不能进口大量的石油享受低价优惠,国内市场反而更容易受到冲击,油价上涨的时候不得不进口大量的石油,造成国内供应紧张。石油储备是当今政府调节石油市场的重要手段之一,可以平衡供求关系,抑制市场价格波动等。

43建立和完善与石油价格防范体系相配套的政策

国内石油价格与国际市场完全接轨后,单纯依靠价格手段调节可能会存在一定的问题,应该建立起与石油价格防范体系相配套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特别是通过灵活有效的税收杠杆来相应调节石油市场和价格波动,引导企业根据市场需求安排各种石油品种生产。如在充分考虑各方利益时选择适当时机尽快开征燃油税,适当调高中国的资源税,促进资源节约。

44实现石油进口的多元化

中东一直是中国主要的石油进口地区,但是这些地区因为一直的动乱也是高风险地区,石油供应链存在着终端的危机,同时这种能源的路径与美国、日本等石油进口国家在争夺资源的方面容易加剧矛盾。中国需要重点推进与沙特、伊朗、俄罗斯等产油大国的合作,建立稳定的生产供应链基地。目前,中国在这方面取得了很好的进展,与俄罗斯等国家签订了不少石油投资项目,加大了石油进口多元化。

45加强国际间合作

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石油输出国和消费国的关系日益密切。无论是OPEC还是OECD国家,任何一方想单独控制国际石油市场和石油价格都是不太可能的事情。如今主要输出国和消费国成立的跨国公司是控制国际石油市场的有效力量。我国作为不断发展的经济体,与同样是石油消费大国的日韩之间,应建立地区的合作机制,寻求石油战略的合作点,增强石油消费大国在国际石油市场的话语权,保护国家的利益。

5结论

中国对石油的依赖程度日趋增加,但是在国际石油市场激烈的商业竞争背后,往往是围绕石油资源和国家利益的政治较量,石油价格的波动影响着中国的对外贸易及经济发展水平,所以建立起强大的石油战略储备、建立完善的与之配套的金融政策等举措对中国来说刻不容缓。

参考文献:

[1]张斌,徐建炜石油价格冲击与中国的宏观经济:机制,影响与对策[J]管理世界,2010(12):18-27

[2]赵农石油价格波动的分析[J].世界经济,2001(12):20-24

[3]齐中英,侯乃沂油价格波动不确定性测度及其对经济波动的影响研究[J].财贸济,2011(2):125-131

[4]李卓石油战略储备与能源利用效率对石油消费的动态影响[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5(6):11-22

[5]管清友,张宇燕世界能源格局与中国的能源安全[J]世界经济,2007(9):17-30

[作者简介]王曦,女,北京物资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银行投资、农村金融。

上一篇:“互联网+”背景下公司物流管理创新研究 下一篇:HXD2型机车单缓故障研究及其改进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