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高等教育服务贸易发展方向研究

时间:2022-04-27 07:06:28

国际高等教育服务贸易发展方向研究

基金项目:本文系作者主持的2005年北京市教委人文社科计划面上项目“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对首都高等教育服务贸易战略和策略选择的影响”(项目编号SM200511232002)的研究成果之一

内容摘要:本文针对目前世贸组织成员方对高等教育服务的出价进行研究,以使我国教育工作者和管理者对当前国际高等教育服务贸易的发展和影响有一个客观地认识。

关键词:高等教育服务贸易 跨境高等教育 出价

近十年来,高等教育的国际化突出表现在留学生数量的增加,在本国注册参加国外教育项目和机构的学习、或者完全通过国际互联网络接受其他国家高等教育机构课程学习的人数增加。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日益加快,西方国家政府大幅度削减公共服务领域的投入,高等教育已经日益表现出其非公共产品的一面,特别是在跨境高等教育方面。

教育服务具体分为初等教育服务、中等教育服务、高等教育服务、成人教育服务及其他教育服务五类,其中高等教育服务包括中学后的职业和技术教育和其他高等教育服务,前者指次级学位资格的职业和技术教育,强调实际技能,但也包括理论知识背景的学习,后者指获取大学学位或同等学位的教育。

国际高等教育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

20世纪90年代,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简称OECD)国家接受了85%的全球外国学生,目前,这一比例还在增长。2003年,有2.12 百万外国人在 OECD国家学习, 比上一年增长了11.5%,其中70%在澳大利亚、法国、德国、英国和美国学习,其中又有三分之一的外国学生在美国学习,而学生主要来自中国、印度和东南亚。从1998年开始,澳大利亚的市场份额有所增长,英国和美国的市场份额下降。但是到美国的中国和印度学生增长了47%和12%。

目前在亚太地区还出现了大量的教育项目和机构的移动,项目跨境移动,主要是指跨境教育合作项目、通过国际互联网络提供的学习项目和向国外机构出售或特许教育培训课程等。教育机构跨境移动,主要是在国外设立教育机构或开展合作办学等。20世纪90年代后期,马来西亚政府开始鼓励外国大学在马来西亚建立分校。目前马来西亚有四个国外大学的分校和600多所私立学院颁发当地或国外的资格证书。2001年,中国香港地区有150个国外教育机构和40个国外专业机构单独或与当地机构一起提供645种课程。中国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于2000年、2001年、2002年、2003年,分别批准了32、40、61和78项授予国外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学位的合作办学项目。

跨境高等教育增长的主要原因是为促进互相理解,满足知识经济对技术人员移民的需求,获得高等教育产生的收益,促进本国高等教育能力的建设。各国高等教育政策的制定需要考虑上述四方面的驱动因素,这四方面的驱动力并不是互相排斥的,在促进本国高等教育能力建设的同时,可以兼顾促进互相理解,满足知识经济对技术人员移民的需求和获取高等教育产生的收益。目前,跨境教育无论以何种方式提供,发展援助、非盈利合作和越来越多的贸易往来,均是在各种各样的合同安排下进行。因此,无论是从统计数据,还是从各国的高等教育政策来看,高等教育服务贸易都存在发展的潜力,并为人们所重视。追求商业利益的高等教育服务贸易虽然不是各国发展跨境教育的全部内容,但至少也是各国或地区贸易和教育政策的目标之一。

国际高等教育服务贸易出价的特征

从世贸组织多哈回合主要高等教育服务贸易国的出价和国际高等教育服务贸易的发展状况可归纳出目前国际高等教育服务贸易发展的特征,这有助于人们对有关高等教育服务、高等教育服务贸易和跨境高等教育等问题的认识,本文对主要的出口国美国、德国、英国和澳大利亚等国和主要的进口国中国、印度、日本和韩国等国的出价进行分析(如表1所示)。

开放度增加

一些国家在新的回合谈判中已决定对高等教育进行承诺,这些国家主要有:美国、日本、瑞士、印度和韩国等贸易大国。已经对教育进行了承诺的国家,也提高了其出价,例如美国在其初始的出价中并没有包括高等教育,只有成人教育和其他教育服务。通常只要对教育服务进行了承诺的成员,均包括了对高等教育服务的承诺。

态度谨慎

目前,仍有一些国家没有对整个教育部门进行承诺。加拿大明确表示,不对加拿大的公共教育进行谈判,保持其在所有国际贸易协议中公共教育政策的弹性,确保公共教育不会受到GATS危害。另外,智利、冰岛也没有对教育部门进行承诺。这反映了整个国际社会对教育纳入世贸组织的两种完全不同的观点和做法。一种意见支持将教育纳入世贸组织,一种意见则反对将教育纳入世贸组织。而加拿大的立场与其管理体系有很大的关系,加拿大没有教育部,教育由各省政府负责。加拿大约有九十余所综合性大学及附属学院,多数为公立的。

多数出价限于私人高等教育服务

瑞士、墨西哥、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和欧盟等国家和地区明确指出,高等教育服务贸易的承诺范围只限于私人高等教育服务。这等于认可私人高等教育服务具有商业化的特点,更多地表现为私人物品的性质。而教育服务公共物品属性的实现则由公共教育机构完成。

出价排除的具体部门差别较大

美国排除的是飞行教育,韩国排除的是医疗、健康及相关教育服务、学前和中小学的教师培训。中国不包括军事、警察、行政和党校等专门的教育服务。这反映了各国所关注和敏感的部门不同。

1995年跨境高等教育市场估计为270亿美元,1999年为300亿美元,2002年为350亿美元。因此,无论从统计数据来看,还是从世贸组织主要成员方的出价情况来看,或从高等教育服务本身所具有的公共和私人物品的混合特性来看,高等教育服务贸易不可能在短期内迅速地增长。

国际高等教育服务贸易对中国的影响

长期来看,整个跨境高等教育和高等教育服务贸易将随着经济全球化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而稳步增长。比较世贸组织主要成员方已经作出的承诺和出价,中国在境外消费、商业存在和自然人移动上的承诺已经很高,今后开放的压力主要在跨境交付上。因为高等教育的主要出口国美国、德国、英国、新西兰和澳大利亚等国已经承诺在跨境交付上没有限制。这就需要中国一方面要重点研究这些国家在远程高等教育方面的实践和经验,另一方面要研究日本和韩国在这方面的动态,目前日本和韩国在跨境交付上同中国一样,也没有作出承诺。

高等教育的全球化和大众化,导致高等教育具有了更多的商品特性,特别是全球化条件下的国际教育中的教育服务贸易的增长。其中主要原因是一国家或地区不必为其他国家或地区承担公共服务的义务。尽管大学和学院不以赢利为目的,但它们也越来越多地从事一些赢利活动。例如,经理人培训、计算机和信息技术培训和各种成人教育培训等,这些活动都可以赢利。另外,还有大学研究成果的商品化。不以赢利为目的,不等于说不可以盈利,只要盈利用于学校的能力建设上,国际高等教育服务贸易的发展程度是一国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的体现。每一个国家都需要理解和学会利用别国的优质教育资源来弥补本国的不足,如利用学校和专业品牌、课程体系、教师、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管理模式和质量评估体系等来为本国培养紧缺人才,促进国家教育体制的创新和发展。

综上所述,国际高等教育服务贸易对中国的影响将是长期的和渐进的。短期内影响主要在留学、合作办学和民办高等教育方面,长期会扩展到远程高等教育服务贸易、教师、研究人员提供的高等教育服务和公共高等教育服务方面。

上一篇:跨国公司在华R&D战略的特征研究 下一篇:协同商务在百货业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