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冷战期间日本的国家安全战略

时间:2022-04-27 04:12:48

浅析冷战期间日本的国家安全战略

摘要:二战后日本采取何种国家安全战略牵动着日本、美国及亚洲邻国这三方面的神经。在多种因素的作用下,日本与美国签定日美安保条约,它成为战后日本国家安全战略的起点。凭借此,日本取得了优先发展经济、维护对美关系、缓解邻国疑虑的三重效果。冷战期间,根据国力的恢复和经济实力的壮大,日本对自身的安全战略也进行过调整,但总的来说,日本国家安全战略仍是内向型的,对周边邻国安全并不构成威胁。

关键词:冷战期间;国家安全战略;日本

中图分类号:D7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723(2012)05-0089-03

冷战期间的日本军事力量,通过历届政府的不懈努力,日益强大。冷战结束后,世界向多极化的趋势发展,但世界并不平静,地区冲突、局部战争接连不断。冷战后的日本,给人们一种强烈的感觉,那就是在军事道路上的急速前进。其在国家安全防卫政策等方面的突破速度之快,幅度之大是冷战期间所不曾有过的。冷战后日本国家安全战略的调整,是多方面原因相互作用的结果。

一、二战后日本国家安全战略的确立

第二次世界大战亚洲战场的结束,是以亚洲战场日本国的彻底失败为标志。日本向盟国签署了投降书,但美国却排斥盟国,单独占领了日本。二战结束后,一则由于和平民主力量的崛起,世界各国人民强烈要求严惩日本军国主义;二则由于反法西斯同盟内部的制约和美国出于自身称霸全球战略利益的需要,美国在战后初期对日本的军事、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项基本制度,进行了一系列影响深远的重大改革。不过必须承认,对日本国的改造和之后日本的发展并没有完全按照战后世人所期望的那样。1946年在美国的主导下制定的日本宪法第九条规定:日本国民衷心谋求基于正义与秩序的国际和平,永远放弃以国家权利发动的战争、武力威胁或使用武力作为解决国际争端的手段。为达到前项目的,不保持陆海空军及其他力量,不承认国家的交战权。由于其规定日本不保有军事力量,所以日本至今回避使用“军队”来称呼其武装力量,军事、国防等用语也只用于对外国军队。该宪法被人们称之为“和平宪法”,该宪法条文也成为日后日本借助美国军事保护

的借口。

战后日本采取何种国家安全战略,始终牵动着日本、美国、以及亚洲邻国这三方面的敏感神经。日本的军事侵略曾给亚洲邻国带来深重灾难,到头来日本也惨遭战败乃至被占领。在外部强制和自我定位的双重压力下,战后日本选择了以对美国提供基地换取核保护伞、放弃对外战争、以经济发展为中心的“和平发展路线”。作为日本的单独占领者,美国的战后对日政策选项有三种:一是永远剥夺日本军力,这一作法在20世纪50年代初已被抛弃;二是“放虎归山”,让日本重新崛起为独立的军事大国,这是美国所不愿看到的;三是在有效控制范围内,让日本成为美国亚洲战略的马前卒,这最终为美国决策层所采纳。而日本的做法则是:一方面,对宪法第九条做出允许行使自卫权的解释,并利用美国要求其重整军备的外压,在“专守防卫”的名义下悄然发展起自己的武装力量;另一方面,日本以“和平宪法”制约、经济发展优先、内外舆论监督为由坚持“专守防卫”方针,把对美支援限于提供军事基地和经费,避免直接卷入美军的战争行动。面对战后日本国家安全战略,亚洲各国十分担心日本军国主义的复活,美国却对日本的军事作用还不够满足,日本则凭借这一战略取得了优先发展经济、维护对美关系、缓解邻国疑虑的三重效果。

冷战的激化和朝鲜战争的爆发,使日本获得了摆脱军事占领,重返国际社会以及确立新的国家安全战略的重要机会。由于战争的需要,美国对日本由“非军事化”政策转变为把日本变成美国的“远东兵工厂”的政策,并准备重新武装日本。1951年9月,日本与美国签署《日美安全保障条约》,规定美军继续驻守日本并保护日本及远东的安全。日美安保条约的签署,实现了战后日美结盟,而日美安保条约也成为战后日本国家安全战略的起点。

二、冷战期间日本国家安全战略的演变

日美同盟是美国寻求军事基地,日本寻求安全保护双向需要的产物,这种安全战略选择对战后日本国家安全战略的发展产生了长期而又深远的影响。

其一,日本与美国结盟,是典型的“与强者为伍”的一种再现。回头看看日本的历史,一战之前的日英同盟、二战之前的三国轴心同盟,以及战后的日美同盟,概莫能外。而且,战后的美国比战前的英国、德国更有威力,更具有权威性,这也是吉田内阁能不惜屈辱和代价而与美国签定日美安保条约的重要原因。

其二,日美安保条约不仅使日本由此获得了美国的军事保护,同时也获得了政治和经济利益,获得了重新回归国际社会的重要条件。日美安保条约签定后,日本几乎是美国手牵手地领进各种国际组织大门的。但日美结盟也给日本带来了两个直接问题:一是增加了卷入美国全球战争的危险性,因为就国际关系的历史和现状而言,自动卷入同盟国的对外争端,是结盟政策的固有特性;二是为了弥补本国的军事力量的不足,日本又不得不请求美军驻扎日本,通过结盟而依靠美国的军事力量,以实现自身的安全。当然,美国政府是不会无代价地去保护日本的,也不会让日本“白乘安全车”的。但无论如何,日美结盟构成了战后日本国家安全战略的基本框架,即一是避免盲目推行战争的军事争霸政策,开始奉行有限发展经济和逐渐军备的基本战略,再一个就是放弃了“非武装中立”的政策, 这两方面是相辅相成、紧密相关的。吉田茂等政府要人从自身国家的长期战略构想出发,把大规模的重新武装,留给了经济实力壮大的历史延长线上。

冷战期间,日本根据国力的恢复和好转,对自身的安全战略进行了调整。1954年,防卫厅正式取代了安全保障厅,国家防务委员会也成立了。1957年,日本通过《国防基本方针》,提出“逐渐整备有效的防卫力量”,此为日本成为“经济大国”后的扩张军备提供了弹性的标准。同年,岸信介内阁又在国防会议上通过《第一次防卫力量整备计划》,开始了具体的扩军计划。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国际安全环境的变化和日本国力的迅速壮大,日本开始提升国家安全战略的追求,扩大安全防卫的范围——即由本土转移到海外,出现了从实力积累转向权利扩张。20世纪60年代末,通过要求美国归还冲绳群岛并承诺扩大国际安全贡献,佐藤内阁加速扩充军备和调整防卫政策,实施“自主防卫”;20世纪70年代以来,日本开始提升国家安全的战略目标,寻求改变战后以来形成的国家安全构想,积极追求建立与经济大国地位相对应的国家安全战略,其安全战略从小国向大国迈进,以“质量建军”代替了“数量扩张”。20世纪80年代初,日本以“苏联”为契机,推出《综合安全保障战略》,在安全保障方面,要有节制地提高自主防卫力量。

综合安全保障战略是系统阐述80年代日本国家安全战略调整的重要文件。综合安全保障战略的提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日本战略防卫思想的转变,它强调全球的战略平衡与国际政治、经济秩序的稳定,从而打破了日本传统的国家安全观,把目光投向了海外,并寻求维护日本迅速在海外扩展的国家利益和安全。二是其防卫手段的转变,主张政治、经济、军事等多种手段的综合并用,而在多种综合手段中,加强政治影响已被列在了第一位。

三、结语

二战后日本国家安全战略的演变,表明日本从追随美国的“被动外交”逐渐转变为追求国家战略目标的“主动外交”,标志着日本开始朝着争取成为政治大国的目标迈进。

参考文献

[1]方连庆,刘金质等.战后国际关系史[J].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2]宋长军.日本国宪法研究[J].时事出版社,1997.

[3]金熙德.瞭望[J].2002.

[4]肖伟.战后日本国家安全战略[J].新华出版社,2000.

[5]刘长敏.战后日本国家发展轨迹初探[J].2000.

上一篇:如何提高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计算能力 下一篇:浅谈如何构建以生为本的地理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