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路线是媒体的生命线

时间:2022-04-26 08:26:35

群众路线是媒体的生命线

五问“走转改”

今年8月份,等五部门统一部署全国新闻战线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

“走转改”是针对目前媒体存在的一些问题,对党的群众路线的重申。“走转改”贵在有实效。那么,走基层,哪里是基层?怎么走?“走转改”如何,不变为“走过场”?如何让“走转改”成为常态?本专题提出五个方面的问题,请业内同仁共同讨论,以期从媒体职业精神和实践操作等多方面更好地理解和贯彻“走转改”。

“走转改”是新闻战线贯彻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落实新闻报道“三贴近”要求、增强新闻宣传吸引力感染力、加强新闻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

新闻工作是上情下达的桥梁、下情上达的通道,承担着宣传群众、动员群众、服务群众的重要职责,必须牢固树立群众观点,自觉践行群众路线,切切实实地“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这本是个老话题,之所以“旧事重提”,是因为许多媒体工作者对新闻工作的群众观点、群众路线认识不足,或者日渐淡漠,也没有在实践中去自觉地践行。从根本上说,是缺乏对“群众路线是媒体生命线”这一论断的深刻体察。

将“群众路线”与“媒体的生命线”联系起来,绝不是危言耸听。新闻工作的群众路线,不是简单的上上一线,下下基层,抓抓“活鱼”,把更多的版面让给来自基层的鲜活报道,等等,这些都是群众路线和“走转改”的题中应有之义,但仅仅这些并不够,新闻工作群众路线的深层含义在于:新闻工作的根在基层,本在实践,新闻事业永不枯竭的发展动力在实践。一句话,这是媒体的“生命线”,关系生存与发展。

随着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的迅速崛起,媒体格局和舆论生态发生重大变化,一些传统媒体陷入无所适从的境地,主要原因就是对传统媒体的立报、强报之本认识不清,在大势面前失去判断力。就大众日报来说,从近些年的办报实践来看,从2004年提出“新闻强报、特色立报”,到后来的“全方位提升舆论影响力”,再到“以人为本做新闻”,脉络清晰地显示了媒体生存发展的根本所在:媒体的生命力和生存发展的根本在于“与时俱进”,来自与社会生活的“紧密联动”。也就是说,一家成熟的新闻媒体,它必须敏感于当下经济社会生活发生的深刻变化,敏感于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要和思想感情诉求的深刻变化,并与之“紧密联动”――及时调整自己的办报方针和编辑理念,以使生产的内容产品真正适应并满足广大读者的需求和“口味”。而这种敏感来自何处?毫无疑问来自生活和实践。如果新闻工作漠视群众观点、抛弃群众路线,就根本不可能摸准群众和读者的脉搏,生产的产品也就不可能对上读者的需求和口味,内容的脱节必然导致媒体的“失宠”,最终难逃被时代的浪潮和深刻变化的社会现实所抛弃的命运。

“以人为本做新闻”是大众日报办报理念的最新探索,它要求报纸更加关注人的思想感情诉求,更加关注人的基本权利的实现,更加注重社会生活和民生报道,这是传统媒体特别是党报新闻宣传实现新突破的必由之路,应该成为每个编辑记者的共识。以此重新审视我们的办报理念,调整和改进我们的报道思路和报道方法,是新闻工作坚持群众观点、贯彻群众路线的最好体现。

大众日报的新闻定位和取向已经十分明确,但要真正办成严肃权威的报纸,还有很多方面需要开拓,比如在重大新闻事件的报道和解释上,在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成为社会正义和良心的代言人上,在为社会稳定和运转提供安全“预警”上,一张权威大报应该具有的这些“标准特征”,我们还不完全具备,真正跃上这个平台,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要完成这一“转型”,重要的是彻底转变报道理念,全面改进我们的职业技术和手段。

新闻媒体在社会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真正发挥好社会赋予的“权利”,它的社会作用和地位会越来越凸显、越来越重要,这是毫无疑问的。我们看到,对于社会上出现的种种怪象乱象、社会在某些方面的失衡、社会健康因素的被损害、社会正义的被践踏,往往是新闻界(而不是其他什么“社会力量”)最先敏感地觉察到,并起来呼吁、纠偏、校正。如果没有新闻媒体的存在,一些合理的诉求将无由通达社会,社会正义难以伸张,弱势群体的命运得不到应有的关注,一些恶劣行径会越来越嚣张。我们应该从这样的角度来看待我们工作的价值,来认识新闻工作贯彻群众路线和开展“走转改”活动所担负的重要责任。

(作者为大众报业集团总编辑助理、大众日报总编室主任)

上一篇:克服新闻“左风” 下一篇:媒体乱象让新闻不接“地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