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时间:2022-04-25 10:46:13

浅析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摘 要: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的课堂提问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实现师生之间平等合理的对话。如何优化课堂提问,是每个教师必须面对和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提问;有效性;语文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1-0103-01

而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一些语文课堂提问的方式方法存在误区,值得我们重视和反思:

一、提问方式简单。有些教师为了使课堂气氛活跃,喜欢采用群问群答的方式,选择一些“对不对”“好不还”“是不是”之类的问题,其实答案已经包含在问题之中,学生高兴地附和着老师“对”“好”“是”,整个课堂很热闹,貌似学生都在跟着老师的节奏,实则没起到激发学生思维的作用。这是没有思考价值的提问方式。

二、提问缺乏层次。一些语文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大而化之,过于笼统,没有层次,未能把握好问题的难易之别,有些时候甚至想通过一个问题解决对一篇文章的理解,而忽视了学生的实际。学生不知从哪个角度入手,或思考时偏离设计者的要求,出现答非所问的现象。这不仅会使课堂沉闷,无法进入教师预设的情景,而且起不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作用。

三、评价方式单一。有些教师为了让整个课堂快速准确地进入到自己预设的情景,经常不礼貌地打断学生的回答;或是在学生回答完问题后,简单进行评价“对”或“不对”;或是完全不予评论,直至找到能正确回答的同学。这些评价方式会挫伤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不利于提高语文课堂的效率。

语文教师应充分认识到课堂提问的重要性和特殊性,精心设计问题,注意提问的方式方法,提高语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用有效提问催生高效课堂,笔者提出以下几点策略和大家一起分享探讨。

一、选准时机,明确问题。一堂语文课不可能“满堂问”,这就需要教师发挥教学机智,随机应变,掌握好提问的时机。学生思维受困,或对所学知识有所发现,或有跃跃欲试的愿望的时候,就是提问的好时机。还有就是教师教到关键处,疑难处时,切不可放弃这些提问的好时机。同时要在融洽的课堂氛围中提问,不要把提问作为一种惩罚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学生的手段。

教师在运用好稍纵即逝的提问时机的前提下,还要注意问题的明确性。提问要有目的性,若教师提问时目的不明确,随意盲目地提出一些问题,势必造成课堂环节松懈。因此,教师要仔细钻研教材,理清教材的知识内容,明确教学要求,把握好教材的重点和难点。问题的目的要明确,用词也要明确,要问到点子上,问到关键处。

二、突出层次,搭好台阶。所谓层次,就是提问要从易到难,由简到繁,由浅入深,层层推进,螺旋上升。不断地创设思维情景,逐步加深、加难,从而引导学生认识到问题的实质。问题之间的跳跃不宜过大,否则会使学生无从适应,难以下手解决问题。应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安排合理的提问顺序。如戴望舒的《雨巷》用几个典型而又独特的意象创设了迷茫、彷徨而含蓄的意境,学生不容易把握。教师可以设计以下几个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1、诗歌中隐含一个什么故事?“我”有什么特点?2、如何理解诗歌中“油纸伞”“雨巷”“丁香”这几个意象?3、了解时代背景和作者思想,说说诗中“姑娘”的象征意义以及作者的情感。这三个问题的安排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层层推进,从内容的把握到意象的解读,最后体悟诗人寄寓的情感,完成对这首诗歌的鉴赏。学生容易入手,也能深层次理解这首诗歌。

在突出问题层次性的同时,教师还要为学生搭好合适的台阶,让学生能顺着台阶走,不至于迷失方向,也不会感到高不可攀。

三、善于倾听,及时评价。学生思考问题需要一个过程,因此,教师在提出问题之后,一定要保证学生思考的时间,同时学生回答问题时要善于倾听。教师在课前设计的问题,在课堂上提出之后,往往会发现学生存在的一些新问题,所以教师在学生回答问题时,一定要善于倾听,从学生的反应中捕捉有效信息,及时延伸引导,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如笔者在上《窦娥冤》这篇课文,分析窦娥悲剧成因时,一位学生提出“因为她是女的”这样的观点,全班哄堂大笑。而在这个时候,教师就应当保持冷静,耐心听他说完,再做判断。其实这位同学的答案点出了造成窦娥悲剧的社会性因素,只是他的表达方式不够合理。教师就应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导,让学生认识到问题的实质。

学生回答完问题后,最想知道答案正确与否,以及教师对其的评价。所以教师应及时对学生的回答做中肯合理的评价,不能一味说“好”“不错”之类的话,应根据学生答题内容的不同而相应变化,否则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及时合理的评价会让学生感觉受到重视,学习语文的兴趣也自然会得到提高。

语文课堂提问要讲究艺术,需要教师做个有心人,精心设计提问,准确把握时机,灵活应对课堂,减少课堂上低效提问和无效提问的现象,充分调动学生,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上一篇:让学生学会创新乐于创新 下一篇:论语文教学实践中的课堂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