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演示实验教具改进和自制原则浅析

时间:2022-04-25 08:12:56

初中物理演示实验教具改进和自制原则浅析

摘要:物理学是一门建立在各种实验基础上的自然科学。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传统的演示实验教具对学生在基础阶段物理概念的形成,体验科学探究过程,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动手能力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强调加强物理课程贴近生活实际,让学生获得感性w验,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迫切要求教师不仅要用好传统教材演示实验教具,同时也要针对教材演示实验教具的不足进行二次改进和自制。教师应能够改进现有的教具让其发挥更大的作用,同时能够自制一些简易演示教具弥补现有教具的不足。本文提出了初中物理演示实验教具改进和自制的原则,主要有科学性原则、趣味性原则、经济性原则、有效性原则、互动性原则、可重复性原则。

关键词:物理教学 演示实验 教具改进和自制原则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7)05-0166-01

一、教具改进与制作原则

(一)科学性原则

演示实验教具首先就应该是严谨的、合理的、科学的,能够正确反映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科学性原则其实是最难达到的,看似普通的一个演示实验教具,其中蕴含的科学和技术满不满足要求、是否符合逻辑都需要设计者认真斟酌,反复实验推敲改进。所以一个优秀的演示实验教具包含的辛劳和汗水是不可估量的。比如:探究电阻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用石墨作为导体材料,其中的铅笔芯就有七八种之多,要选出最合适的不是易事。除了要有软度越大电阻越小的专业知识以外,还要有一定的木工技术才能做得美观、大方、科学。

(二) 趣味性原则

物理演示实验教具应该尽量贴近生活、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能激发出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比如:关于马路上的路灯是串联还是并联的,晚上一盏灯灭了,另外的灯还会继续工作吗?设计一个简易教具(详见第五章),既生动又可以说明问题,学生的眼前就会一亮。又比如圣诞节的彩灯是串联的还是并联的?老师真的拿出一株圣诞树,上面挂满彩灯,同时演示示范。这样的演示教具不仅有趣还有极强的说服力和亲和力。

(三)经济性原则

物理演示实验教具无论是用工厂成品还是改进、自制替代品也好,都离不开成本控制,低成本的演示实验教具不仅有利于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也利于农村中学真正把演示实验教具落到实处。要想达到这一目的,方法有如下几点可供参考:第一,教具的获取方式可以通过互联网购物的形式也可以去材料的集散地购买。第二,在设计演示实验教具环节,要优先考虑到材料获得途径难易度的问题。第三,尽可能使用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物品进行替代,家里的坛坛罐罐等物品是制作教具的重要材料来源。第四,充分发挥群众、家长的主观能动性,每个人从家里带一个易拉罐、矿泉水瓶、废旧的报纸、塑料板等。

(四)有效性原则

演示实验教具是否有效应该看这几方面。其一,是否达到新课程预设教学目标,和教学目的是否一致,完成情况如何;其二,学生的参与程度如何,课堂的气氛调动程度如何,释难解疑的情况如何,承上启下调动学生注意力的情况如何,前后呼应相得益彰的功能有没有;其三,演示实验教具的直观度如何,后排学生能不能看见、听见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

(五)可重复性原则

演示实验教具往往不能重复使用用于下个轮回的教学。原因有四,第一,缺乏专职实验人员保养、归类、整理;第二,没有适合的场地和空间摆放、调试、保存,导致优秀的教具经常遗失、损坏、失修;第三,演示教具教具本身不环保,成本高昂,缺乏重复性;第四,演示教具设计时没有考虑准确度问题,误差较大,下个轮回的物理教学可能就会重新去设计一个误差更小的教具,带来的危害同样也是重复性较差,提高教学成本。

(六)互动性原则

有时演示实验教具不但要有趣有教育意义,还要能和学生互动,能拉近教具与学生的距离。其一,不需要每个演示教具都由老师来操作,对那些没有危险,通过引导学生能够完成的演示教具完全可以让学生上台演示、记录,比老师精确无误的操作更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其二,有些演示教具本身就具有与学生已有经验冲突的特点,教师同样可以设计好问题层层递进,让学生来回答,回答完以后一起再用实验教具验证,比如在讲解楞次定律时,磁铁在铜棒和铝棒中下落时间不相同就是一个很好的互动环节,引课自然又不乏激情,将课堂气氛推向高潮,同时学生还意犹未尽地想继续学习进行揭秘。[1][2]

参考文献:

[1]阎金铎,郭玉英.中学物理教学概论第三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31-32.

[2]王策三.教学论稿第二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154-157,239-242.

上一篇:增强高职高专学生计算机专业学习能力的思考 下一篇: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