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歌唱的自然状态

时间:2022-04-25 03:07:31

浅析歌唱的自然状态

摘要:“自然”是鉴别歌唱者歌唱技巧好坏的基本尺度,所以“自然状态”在声乐学习中需要特别强调。自然状态包括心理状态和生理状态,只有达到二者的正确与统一,才是歌唱的自然状态。只有达到自然状态的歌唱,才能不违背发声规律,发出美妙动听的歌声,真挚自然地表达内心情感,给人以美的享受。

关键词:自然;心理;生理;情感

中图分类号:J61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18-0097-02

在生活中任何艺术都离不开真实自然的表达,这样才能引起人们的共鸣,得到人们的欣赏,过于夸张做作的情感表达只会使艺术失去本来的自然状态,也会使欣赏者产生厌恶之感,歌唱就是这样的,它是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如果歌者过于编造或夸张就失去了表达音乐的原始意义。

人体的各个器官机能也是与生俱来的,不可任意妄为的破坏这种自然,而歌唱的自然状态也是建立在这种自然状态的基础之上的,两者并不冲突,而是相辅相成和谐共处的。譬如我们歌唱中经常强调的“打哈欠”的状态亦是身体器官机能自然状态的体现,还有“松下巴”、“开牙关”、“气沉腰间”等等我们日常声乐课上老师强调最多的名词,无不跟身体的自然技能有关而统一。同时,在声乐学习或演唱中会遇到的诸如“气息僵化”、“撑下巴”、“声音位置高或低”等问题也是违背身体自然机能规律的表现,这样既不能发出自然的歌声,又会伤害嗓子和身体。

一、歌唱的自然状态

歌唱就其表象而言,是一种生理发声结果,它通过人体不同的组织器官,构成一个合理的互相作用的工作机构,从而发出美妙的声音。对歌唱自然状态的追求是每个声乐学习者的目标,怎样到达这样一种状态是个艰苦复杂的过程。

歌唱就其本质而言,是情绪由心理感应产生,是情感感应以及心境的复合。各种不同的情绪有各自相应的对应面,心理运动赋予歌唱以智慧,歌唱的物质反应――生理状态机理运用的规则方法以及所产生的音响效果反作用于心理状态,使心理信息得以充实而进一步就歌唱的状态予以肯定或调节。

歌唱的自然状态是个没有定论的抽象概念,可因人而异也可在歌唱者的声乐学习的不同阶段不同理解。通俗的说就是歌唱时遵守自身条件及歌唱方法规律,不矫揉造作扭曲自己的发声器官,真实准确地表达歌曲的内在情感。

二、影响歌唱自然状态的要素分析

声乐演唱受到歌唱者的心理、嗓音条件、环境及自身机能等因素的限制,在此过程中,既要进行艺术嗓音发声机能的训练,又要进行嗓音表达音乐能力的训练,在这一系列的学习以及对作品的表现过程中,充满着复杂的心理和生理的活动,只有正确认识和处理歌唱时的生理和心理状态,通过科学的心理和生理调节,以健康正确的心态来对待学习声乐,才能在歌唱中不断进步。

(一)心理因素

1.情绪情感

情绪情感是基于生活基础之上的心理活动,它们是由外物事物引起有主体内部原因作为刺激而引起的。歌唱者的喜怒哀乐 忧愤爱憎等等都是情感的不同表现形式。

在学习和演唱中,歌唱者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情绪情感,如兴奋、陶醉、懊丧、自豪、悲愤、忧郁、压抑等,这些情绪情感会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其发声演唱。虽然歌唱者的发声器官完全正常但当其心理情绪产生异常时,也很难成功完成一首作品,可以说歌唱在一定程度上受情绪这一心理因素的影响和支配,但前者也能在一定的条件下反作用于后者。例如一首非常欢快轻松地歌曲,当演唱者处于心情低潮时去演唱一定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情感的起伏波动既可以提高人的活动能力,使之愉快忘我的进行拼搏,亦可以降低人的活动能力,使事情的进展不尽人意。但是适当的情绪又可以提升歌唱的效果,这就需要我们在歌唱之前尽量调整好积极适应的心态。

2.个性心理特征

个性心理特征是表现在每个人身上的经常的、稳定的、本质的心理特征。人的性格、能力、气质这几方面的个性特征都深深影响着我们的歌唱行为。外向型性格的人重视外在世界,性格开朗,活泼好动,爱交际,却又有粗心任性,感情用事,不脚踏实地等缺点。具有这种性格的歌唱者上台演唱时不容易“怯场”,即便有也很容易自我调节,一般情况下比较容易胜任歌曲的表演。而性格内向的人则比较重视主观世界,在同外界的接触中缺乏自信,比较孤僻、怯懦和害羞。由于性格上的特点,他们对于贬低,和遭受失败的反应比别人更敏感,在表现歌曲时更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从而也会在演绎歌曲时产生一定难度。但内向者多感情细腻,深刻谨慎,又富有想象力,这些优点在演唱时又更能应付歌曲生命力。所以,我们要扬长避短,充分发挥优点,建立信心。

(二)生理因素

1.呼吸

歌唱呼吸是发声的动力,是学习声乐的基础。歌唱的呼吸运动主要靠横膈膜的运动来控制。横膈膜的静态像一个倒置的碗,吸气时横膈膜向下扩张,肺就充满气,呼气时向上收缩即复原,把空气呼出。呼吸是人的本能,歌唱需要一种特殊形式的呼吸,歌唱中的呼吸既要服从生理规律,又要满足歌唱需要,既要无拘无束又要有所控制。教师在上课时经常会说“闻花香”、“打哈欠”、“叹气”、“惊讶状”等等这些词汇都是在引导学生做到歌唱的正确的呼吸状态。优美动听的声音必须依靠正常适度的呼吸来完成,而科学的歌唱呼吸也会使歌唱更加优美自如。

2.共鸣

人体共鸣器官有胸腔、喉腔、咽腔、鼻腔、口腔等等。其中不可以调节的共鸣腔体有胸腔、头腔、鼻腔可调节的共鸣腔体有喉腔、咽腔、口腔等。在声乐训练中,共鸣腔体是协调统一的,通常认为高音区以头腔共鸣为主,中音区以口腔共鸣为主,低音区以胸腔共鸣为主,人体共鸣器官管是一个完整相互联系的系统,缺少其中任何一个部分的参与都会影响共鸣的效果。例如,如果唱低音时只运用胸腔共鸣,声音就会压抑晦暗,唱中音区时只运用口腔共鸣声音就会苍白无色,唱高音区时只运用头腔共鸣声音就会尖锐刺耳。所以,共鸣是发声器官相互协调作用的结果是不能孤立的。

3.喉头

喉头是声源器官,作为声音的发源地,它在歌唱中的作用不可小觑,歌唱时喉头的位置状态正确与否直接影响着其他发声器官的正常工作,从而影响到歌声的质量,以及歌唱技巧的正常发挥,而对于喉头应处于什么位置,声乐界一直不能统一意见,但大致可以分为三种见解:一类认为喉头应保持稳定,一类认为应随声音的升降上下移动,还有一类认为声音升高喉头降低。由于每个人的喉头大小高低声带长短厚薄不尽相同,所以必须根据个人实际情况来评判其发声器官是否处于正确的状态,防止一些不自然的压喉、提喉、挤喉等不良习惯产生,歌唱者也应从自身具体情况具体对待。

三、结语

自然状态的歌唱是生理状态和心理状态的和谐一致。反言之,要达到歌唱的自然状态,就必须使歌唱的生理状态和心理状态健康合作。优美动听的嗓音建立在良好生理条件和心理素质之上,才能将最美好的音响效果传达出来。因此,要达到自然状态的歌唱,唱出优美动听的声音,就必须对歌唱过程中的生理状态和心理状态有较为全面的了解和把握。也只有将这二者统一起来,才会使歌唱之路走得更远。

参考文献:

[1]许讲真.歌唱艺术讲座[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

[2]于笃刚.声乐语言艺术[M].湖南文艺出版社,2000.

[3]邹本初.歌唱学[M].人民音乐出版社,2000.

[4]石惟正.声乐基础学[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

[5]金铁霖.声乐教学文集[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8.

上一篇:《呼啸山庄》的人性论结构 下一篇:传统书法与现代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