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体育社团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

时间:2022-04-25 12:51:10

论体育社团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

摘要: 我国国民的身体素质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的下降。为了使学生能更多的融入体育锻炼中,学院体育教学改革将成为学院教学中的一项重要的工作。如何提高学生参与率,如何进行体育改革,将成为今后体育教学中的重要的课题。本文阐述体育社团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从学院体育教学现状与体育社团的发展及促进体育教学改革的角度进行分析。

Abstract: The physical quality of Chinese people is decreasing with time. In order to make students take part in more physical exercise, sports teaching reform will become an important work in the college teaching. How to improve students' participation and how to carry out sports reform will become the important subject of sports teaching in the future. This paper explains the role of sports association in physical education, and analyzes from angles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the development of sports association and promoting physical education reform.

关键词: 学院体育教学;体育社团的作用;教学改革

Key words: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the role of sports association;teaching reform

中图分类号:G8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14-0261-02

0 引言

近年来,倡导教学改革呼声不断,希望教育教学能够与时俱进,满足学生求知欲的同时,还要注重兴趣教学。体育教学也随着改革的大潮的来临,凸显出教学模式的缺陷及不足。学校体育教学应吸收新的培养模式,改善以往陈旧的课堂教学,将教学和学生的兴趣紧密的结合起来。适应于社会的发展,并于市场积极有效的接轨。

1 体育教学的现状

1.1 教育观念一成不变 追溯历史,由于教育观念陈旧,体育教学一直沿用老的教学模式及课程设置。虽然一直强调发展内涵,但却忽视了向外的拓展及融合一些新的模式。一味的追求质量的提高,忽视了学生内在兴趣的需要,从而造成体育教学与现实需要形成了对立的矛盾。形成了学生“无意”,教师“强调”的僵局。此外,体育教学在不同学校所受到的重视程度是有很大的区别的。从而造成了学生对自身体育素质的忽视,也造成了社会大众对体育素质及身体素质水平的不乐观。

1.2 忽视学生主体的需要 学生主体的需要是根据学生自身实际出发的,是具有主导性、主动性及独立性的。虽然很多高校在体育教学中也一直在改革,强调教学应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思想观点,但在实际的课程中未能真正的体现出来,虽然也在教学形式上一直进行改革,例如利用专选课,男女分班等教学形式和方法,但是由于教学内容与学生的主体意识是需要未能真正的做到一致性,从而未能把“学生作为主体”的这一思想贯彻落实到实处。

1.3 对多元的体育教学模式融合不足 学生体育社团是基于学生共同兴趣爱好,共同发展愿望的基础上,自发开展以“自我管理,自我学习,自我提高”为宗旨的非正式群体。它不受年级、专业、系部、性别等的约束,可以通过多种形式进行教学,不受课程的设置,课程计划的严格控制,可以按照学生的总体的评价水平进行课程的调整及课程难度的调整,随意性强。能够更广泛的根据学生自身的情况进行调整,对学生身体素质提高起到重要作用。而对于日常的体育教学却往往只是注重课程自身的设计,忽略了体育社团的重要作用。

2 学生体育社团的发展及对体育教学的作用

学生体育社团作为学校体育文化传播的载体,随着高校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体育社团的发展也日趋蓬勃。其数量和质量也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的增加及更新。而且覆盖面广泛,活动也很频繁,学生能够通过社团中的活动锻炼自己的各方面的能力,笔者对部分学院进行调查,数据显示近7成的学生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各种类型的体育社团,为学校的体育教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充分利用业余时间,促进学生对体育的兴趣

体育社团的蓬勃发展,吸引了很多有共同兴趣的学生加入到共同的团体中,甚至有部分虽然不一定喜欢,但是看到其他的同学积极参与,也抱着试一试的态度走了进去。社团组织充分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大家学习相关的体育知识,专业的技能以及参与不同类型的比赛。激发学生的兴趣,改变原有的作息规律,将他们从“网游的世界”中走到“现实的竞技”中来,带着社团中的很多疑问到体育教学上,达到自我主动学习,产生学习兴趣。

2.2 促进体育教学学生集体意识及团队合作的形成

学生体育社团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加强学生与学生的交流和沟通,从组织活动及开展中增加学生的组织和策划能力,学生的课余时间充分利用,能使学生更多的参与到集体的活动中,不仅仅是活动的参与人,更是活动的“诞生者”。活动的成败与否关系者社团的每一位成员,使学生在参加活动的无意识中提高自身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的精神。通过体育教学及指导学生参与活动,使学生了解更多提高集体意识及团队合作的方式和方法,可以说体育社团提高学生在体育课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形成速率;而体育教学又可以为体育社团提高方法和指导,两者相辅相成。

2.3 提高体育课堂教学学生认识自我,扩展自我,完善自我

可以说,体育教学是体育社团的基础,无论是组织方法和模式都是体育社团形成的一个基础,是补充课堂教学的一种重要的教育手段。体育教学中给学生带来了大量的启示,能使学生更清楚自己的兴趣爱好,促使学生更想体验自身价值,从而促进学生开始创立或参与体育社团的活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实现德、智、体、美的培养目标。同时通过社团研讨和交流活动,更能使学生认识自我,扩展自我,完善自我。

2.4 增强体育课堂教学学生心理适应能力

体育课堂教学还有对学生心理适应能力的培养的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生的就业压力逐年的增加,就业的形势不乐观,无形中增加了学生的心理压力。体育课堂能缓解学生的部分压力,但是不能长时间的进行,而体育社团却能长时间的保持,通过各种活动可以更好的为学生缓解紧张情绪,提高学生的心理的适应能力,促进学生正确面对竞争的健康心理的形成。

3 体育社团存在的问题

体育社团虽然在体育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显著,但其自身也存在着以下问题,从形式上来说,社团的形成是非正式的,是学生自发的组织。由于学生自身的毕业导致了体育社团存在不稳定的因素,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新兴的体育事业的建成,个别热门的体育项目给体育社团的发展来了发展不平衡的因素。另外,学校的基础设施不完善,例如:场地、经费、专业的指导老师的配备等。

总之,高校体育社团从其内涵及自身特点,无一不为体育课堂教学服务,不仅能更好的完成体育教学目标,更能实现体育课堂教学的目的。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更好的展现自我,提高自我。虽然体育社团并不完美,还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但如何使其更好与体育课堂教学所用,如何更好的与体育课堂教学对接,就成为实践中的课题。我们相信,我们的体育教学事业一定能突破瓶颈,改革成功!

参考文献:

[1]靳淑玫,吕晓林.关于加强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探讨[J].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06(04).

[2]王力军.高校体育教学中的计算机辅助软件开发与应用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6(11).

[3]郑建祥.高校体育教学的以人为本理念分析[J].甘肃科技纵横,2006(01).

上一篇:农产品贸易技术壁垒及对策探析 下一篇:地铁工程土建施工招标中工程量清单及控制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