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活力初探

时间:2022-04-25 06:22:50

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活力初探

摘 要: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高校德育的主渠道,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同时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低效缺乏活力,也一直困扰着一线的教师和理论研究者。以《中国近现代史》第三章的教学设计为例,从时效和有针对性两个方面探讨了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学活力的看法。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时效;针对性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0-0274-02

2005年初,、教育部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以下简称“05方案”)以及《实施方案》,规定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的课程设置和实施步骤,并就教材编写、教学研究、教师培训和学科建设等提出了明确要求。随着“05方案”的颁布与实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学科基础理论研究、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新方案实施、教学改革等方面均取得了重大进展。但同时又存在一些问题,其中,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活力一直备受大家关注,因为这个环节是保证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与建设的关键所在。为此学术界从如何增强教学活力出发,或偏于经验型、思辨性,或侧重实证性、客观性,开展了大量有益的研究与探索工作。本文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三章的教学设想为例,从时效和针对性角度出发,以期构建“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模式,对课堂教学加以研究,以期达到丰富理论研究,指导教学实践的目的。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高教版)第三章所讲述的是辛亥革命及其历史意义。在有限的两个课时内,课堂教学要通过三个讨论、两个案例来阐释本章的四个内容,最终达到要实现的五个目的。

一、本章教学要实现的五个目的

第一,本章内容既是近代早期中国人探索救国道路历史的延续,也是对这段探索道路的一个总结。学习了本章内容,应让学生理解《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讲话中所强调的“四个选择”的必然性。即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了改革开放。说明“不触动封建根基的自强运动和改良主义,旧式的农民战争,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革命,照搬西方资本主义的其他种种方案,都不能完成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民族使命和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要解决中国发展进步问题,必须找到能够指导中国人民进行反帝反封建的先进理论,必须找到能够领导中国社会变革的先进社会力量”。让学生充分理解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性,同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充满自信。

第二,从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辛亥革命,到共产党革命,即从农民运动到资产阶级革命,再到无产阶级革命,是符合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走向。

第三,从时效的角度,让学生理解《在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所强调的“中国共产党人是孙中山先生开创的革命事业最坚定的支持者、最亲密的合作者、最忠实的继承者,不断实现和发展了孙中山先生和辛亥革命先驱的伟大抱负”。

第四,从时效的角度,让学生理解在概括“中国梦”时所讲到的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就是其中之一。而“辛亥革命100年来的历史表明,爱国主义的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动员和凝聚全民族为振兴中华而奋斗的强大精神力量。”“深切缅怀孙中山等辛亥革命先驱的历史功勋,就是要学习和弘扬他们为振兴中华而矢志不渝的崇高精神,激励海内外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共同奋。”

第五,《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并没有涉及的内容,而却产生于中国近现代,所以这个问题不能回避,尤其是在讲述辛亥革命这一章。辛亥革命既是海峡两岸的共同纽带,也是中国与海外华人共有的历史坐标,是一个世纪以来中外华人追寻现代文明的精神起点,各地的隆重纪念正说明它的独特意义。通过这个章节的讲述应该要学生明白两岸统一是大势所趋,没有任何力量可以阻挡。

二、基于以上五个教学目的考量推出本章主要解决的四个问题

第一,辛亥革命的历史背景。教材对于历史背景的讲述,主要从两个方面着手,即民族危机加深,社会矛盾激化和清末新政的破产。清末新政方面可着重从社会变革的角度来分析对辛亥革命爆发的影响,即当时的三大举措:科举制度的废除、咨议局的设立、新军的组建。

第二,辛亥革命的性质。有关辛亥革命的性质问题近几年也成为学术争议的热点,这也引入了本章要进行的第一个讨论。教材肯定了辛亥革命的资产阶级革命性质,因为否定辛亥革命的这一性质就是否定了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及其所设想的人类社会发展形态演变理论。在这方面讲述则要结合同盟会的革命纲领、辛亥革命的阶级基础、“中华民国”建立后所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等几个内容来说明这场革命的性质问题。

第三,辛亥革命的意义。结合《在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对辛亥革命历史意义的四条评价以及我们今天要通过纪念这场运动所要达到的目的等几个方面来评述。

第四,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将通过两个案例,一个是陈独秀的国家意识的觉醒,一个是“公车上书”与“”爆发条件的对比,来分析这场革命所具备的历史条件有哪些不足,因此定义出这场革命在哪个角度而言是一场失败的革命。

显然辛亥革命的失败一个重要原因是由于缺乏民主思想的社会基础。任何一种社会思潮的培养和发酵,都必须有一个大众受体。甲午海战后,康有为、梁启超等人领导了一场所谓的“公车上书”运动。面对一个既大量割地赔款,又允许外国人在中国开设工厂,一个进一步深化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一个条约,当时只有不到四百名举子在上书光绪的请愿书上签字。除了那些在京应试的举子与一些高官外,全国各地社会阶层全部鸦雀无声,规模何其之小。而1919年的,只是因为巴黎和会上列强想要把德国占领的胶东半岛的土地转让给日本,只是一块土地。但面对这样一个涉中条款,中国则出现了大规模的学生运动,而且工商界、普通市民群体也走上街头表达自己的爱国热情,出现了全国性的抗议浪潮。之所以形成这样明显的对比原因就是1895年至1919年之间,中国社会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比如城市化的推进,社会的精英群体集中于城市,不在是分散的局面。还有白话文的推广。民众参事的前提是知事,由于受到教育文化水平的限制,大字不识的老百姓听不懂也看不懂文言文的官话,而白话文的推广则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这个问题。如彭仲翼创办了一份《京话日报》。每天派人在大街上用大白话给老百姓读报纸,这样客观的就推动了民众知事、参事。一个现代知识分子群体的出现也至关重要。科举制度的废除,使得做官不再是读书的唯一目的。而现代知识分子因为他们的教育的现代的,和民族主义相伴随成长,他们最关心的是国家的命运,而不像传统士绅阶层因为与统治阶层从在依附关系,往往关心的只是那个王朝的兴衰。除此之外,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就是生产力的发展。1895年的时候中国交通、通讯工具落后,信息传递很慢,能够了解到消息的人很少,也不便于在全国掀起高潮。

普通民众对国家、民族概念的漠视也成为马关条约后民众反应不及的一个重要原因。一般民众对国家的认识,对自己与国家关系的认识,是通过自己的切身利益来了解的。而传统中国社会的“乡土性”、封闭性,造成广大农村农民与政府、国家之间关系的隔阂。陈独秀在一篇《说国家》中很直白地谈到自己在辛丑条约签订前自己对国家和民族的认识,那个时候他只知道考取功名,完全不知道国家是怎么回事,直到八国联军侵华,外国人乘着军舰进入中国内河,他才意识到国家如果不强大,一个国家的国民就可能要被外国人奴役。像陈独秀这样的大知识分子,新文化运动的重要领导人物对国家和民族的认识都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变化过程,更何况那些中国的普通民众。

所以在谈到这一部分的时候要强调“仓廪足而后知礼乐”的重要性,结合同志所谈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中共十所增加的生态建设的全面打造,来培养、激发中国人的国家意识、民族意识,一起来构造“中国梦”。

三、三个讨论

第一个讨论,即“辛亥革命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吗?”这部分内容在之前已经做过讲述。

第二个讨论,是结合教材中革命派与改良派的争议引出一个告别革命和走向革命的讨论。

20世纪90年代,近代思想史名家李泽厚的著作《告别革命》便对孙中山与辛亥革命表达了批评的态度;然而以社科院近代史专家雷颐为代表的一批现代知识分子主张“继续革命”。这个问题在近些年的争论既有历史因素,也掺和了现实社会的因素。从这个层面也可以让学生深刻的了解,在如今社会转型面对一些社会矛盾问题时,维护稳定的重要性。

第三个讨论,即探讨今天的两岸关系及和平统一的重要性,可从两岸共同维护中华民族的角度引入。

四、两个案例

即前面所述的“陈独秀国家观念的觉醒”及“公车上书”与所引发的民众反映程度强弱不同的比较。

以上教学构想,从“以人为本”为教学理念出发,以期构建“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模式,摆脱形式单调的局限于课堂的政治说教,代以在时效性较强的教育形式和内容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提升教学活力,使教学效果最优化。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任重而道远,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如何突出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创新性,如何提升教学活力还需要一线的教育工作者和科研人员继续研究、实践。

参考文献:

[1]李敏.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吸引力研究述评[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14).

[2]杨奎松.谈往阅今[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2.

[3]孙彬,胡万霞,王华彪.新形势下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12,(3).

上一篇:柏杨:行走在揭露中的中国梦 下一篇:点面结合 全力推进创新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