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团队类型及目标的差异性与运行机制实证研究

时间:2022-04-24 12:28:22

教学团队类型及目标的差异性与运行机制实证研究

摘 要:本文通过分析目前高职院校教学团队的现状和不足,研究不同类型教学团队工作目标的差异性,对教学团队的类型加以划分和规范。通过对教学团队外部环境和内部高效运行机制的研究,提出提高教学团队质量的方法和途径。

关键词:教学质量;教学团队的类型;目标的差异性;运行机制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6-037-01

高职院校经历多年的发展,已发展到提高教学质量为根本的时期。要改变过去对传统行业技术革新、新兴产业技术创新反应迟缓的弊病,注重瞄准高端、前沿的产业技术,将生产技术的革新作为课程内容更新、教学模式变革、教师专业成长的外部驱动力。目前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的提高遇到了极大的挑战。这种挑战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来自技术本身的发展。技术本身的发展具有两方面的特点:第一点是向高新方向发展。这种发展特点,对理解力比较低的高职学生来说是极大的挑战,对高职教师来说,挑战更大,他们必须解决两个问题,一是自身对技术的准确把握,二是如何用深入浅出的教学方法教学,使学生理解,既然要深入浅出,就要有适宜的方法。而适宜的方法的研究就需要教学团队。第二点是向多学科交叉渗透的方向发展。单个教师面对这种局面,已难于面对,必须借助教学团队的力量。本文就教学团队的类型及功能差异性,教学团队的外部环境建设,内部运行机制,各类教学团队的终极目标为研究对象,进行深入有效的实证研究。

一、教学团队的类型以及目标的差异性

教学团队的类型目前划分的不够清晰,有的称课程教学团队,有的称综合性教学团队。是研究教学团队建设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即就是对教学团队的类型加以划分和规范。在对教学团队的类型加以划分和规范的基础上,研究不同类型教学团队工作目标的差异性。

通过对我院机电一体化、汽车两个专业的实证研究,我们认为教学团队的类型大体可分为三种类型:

1、综合性教学团队:综合性教学团队的工作目标是:研究某专业的战略性问题,比如,专业的方向问题,专业的教学计划,课程内容的构成和深度,其研究成果是课程教学团队的纲领性文件。2、社会服务型(科研型)教学团队:社会服务型(科研型)教学团队的工作目标是:搭建教学与生产联系的平台,服务社会,服务教学。3、课程教学团队。课程教学团队的工作目标是:某课程的战术性问题,比如课程的教学计划,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等问题。不同类型教学团队工作目标的差异性是存在的,不同类型教学团队是存在层次问题的,综合性教学团队处于最高课程教学团队处于最低。

二、教学团队的外部环境建设

教学团队的外部环境建设是建设高质教学团队的重要保证。高职院校应制定相关的政策。目前,高职院校仅是提出应加强教学团队的建设,并未形成相对完备的制度。一些教师抱着“各扫自家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的心态,仅从自己的利益出发,限于门户之见,不能从自我中超越出来,不能从整体角度考虑,不愿意参加教学团队。或者有的教学团队是“行政性教学团队”,例如领导命令要求必须建立的教师间形式上的教学团队,但事实上团队的合作却呈现出“合而不作”、“只合不作”现象,随然不可取但确实存在的,所以这样的教学团队运行效率不是不高,而是根本没有效率,这就是现实中的悲哀。

教学团队的建设应该是在教学的实际过程中,由是教师自发组成的教学研究的行为。由于缺乏相关的政策,加之财力支持不足,其规模和质量难以保证。所以高职院校应制定相关的政策,为建设一批目标清晰,能相互理解和信任,有人格魅力极强的带头人及制度规范的优秀教学团队提供政策支持。

三、教学团队内部结构构建的困难和解决的方法

教学团队内部结构构建的最大困难是:团队带头人的问题。高职院校有些专业根本就没有合格的团队带头人,从团队开始组建就决定了其工作质量。

解决的方法:请专家研究团队带头人应具备的综合素质,以此为标准,自培、引进或者聘请,不能滥竽充数。利益驱动是教学团队内部高效运行的有效机制,在不同的时期就要出台相应的政策措施,以便保证其教学团队保持可持续性的发展,缺乏利益驱动的教学团队是不可能高效运行的。其各个时期的特点如下:

1、在教学团队组建初期,利益表现为团队队员之间知识的互补性,其它利益是不存在的。所以共同的愿景(目标)、正确的理念、以及价值取向是吸引教师参与其中的根本动力,关键要有系统的思想作指导。2、在教学团队组建中期,利益表现为团队队员之间工作业绩的共享。所以互惠互利、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则尤为突出,关键必须精诚协作,角色分配合理,树立抱团打天下的着力点。3、在教学团队组建成熟期,利益表现为对个人工作业绩的承认。只有建立公正公平的评价规则,才能保证激发每个成员的积极性,保持教学团队可持续性的发展,缺乏利益驱动的教学团队是不可能高效运行的。关键是建立利益驱动可持续性公平的体制。

四、结语

只有明确教学团队的类型及其各自的功能,加强教学团队的外部环境建设,建立高效的内部运行机制。高职院校的教学团队才能健康发展,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才能有实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彭灿,李金蹊. 团队外部社会资本对团队学习能力的影响 [J] 科学学研究,2011(9):1374-1388.

上一篇:小学德育教学的途径与方法探析 下一篇:项目驱动教学法在高职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