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实验实训室工作探索

时间:2022-04-24 06:27:10

高职院校实验实训室工作探索

摘 要:高职院校实验实训室是培养应用型高技能人才的重要实践场所。通过分析高职院校实验室实训的现状,探索高职院校实验室工作,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培养面向一线的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高职;实验室;工作

教育部16号文件明确提出,“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实验、实训、实习是三个关键环节。”在高职教育教学过程中,实验实训教学是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巩固、理解、掌握和加深课堂理论知识,培养学生自己动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都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和作用。

一、高职院校实验室的现状分析

实践教学工作是高职教育教学的中心工作,目前各高职院校都在大力推行实践教学改革工作,建立了大量的实验实训室,但由于观念以及现实条件等各方面影响,实验实训室的管理现状和运行机制不容乐观,亟待整顿和提高,主要体现在:

1.实验实训室的软件建设严重滞后

2.教材和教学手段改革缓慢

3.师资管理队伍不稳定,欠缺产实践经验,制约了实验实训室的发展

由于上述问题的存在,既影响实践教学质量的提升,也不利于实验实训室的自我发展,严重阻碍高职院校实践教学改革的进程。剖析和解决存在的 问题,为实践教学改革奠定扎实有力的硬件保障基础。

二、实验实训室工作的途径

高职院校的实验实训室,要树立以学生为本,为广大师生服务的意识;要加强规划和管理,提升实践教学管理水平;要重视师资队伍建设,打造一支强而有力的实践教学队伍,为实验实训工作提供有力保障;要提高实验实训室在教学改革工作中的地位,走产学合作的发展道路。向管理要质量,向管理要绩效,为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应用型人才做好硬件保障。

1.切实提高实验实训室在实践教学工作中的地位

高职院校应从上到下达成共识: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相辅相成、地位相当,实践课是对理论教学的有力补充和提升,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才能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越性,能锻炼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探索精神。从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角度看,实践教学的作用比理论教学的作用更胜一筹,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创新才能和开拓进取精神,形成一种重视实践教学的良好教学氛围,鼓励和督促全体实践教学人员,认识自身的重要性和价值,激发工作热情,投入更多的精力,爱岗敬业、不断钻研进取。对职业院校的教学管理人员,应从认识、理念上提高实验实训室在实践教学中的地位,扎实推进实验实训室管理工作,增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提升实践教学质量。例如我院单独组建实践教学管理处,作为学院的职能部门,宏观对学院的实践教学进行管理和规划,提高实践教学地位,重视实验实训室建设。

2. 建立规范化管理机制

常言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加强管理,规章制度的完善是关键。对实验实训室工作人员实行全员管理,调动每个人的积极性,充分发扬民主精神,真正实现群策群力。对实验实训教学过程,注重强化计划、实施、调整、运行的全过程管理。统筹安排,做好实验实训室的建设与发展的规划管理工作。从实验实训室的建设与发展方向出发,对各项工作统筹兼顾的进行安排,目标明确,措施具体,全面规划实验实训室的管理与运行的指导思想、建设目标、教学任务和课程体系改革、软硬件环境建设、队伍建设、科研和学术交流等方面。

3. 树立科学管理理念,采用现代化管理模式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加强管理,更新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化实验室管理理念是前提。以人为本体现在实验实训室管理中就是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在做中学,做中学,增强动手能力。根据学生实际能力水平,因材施教。例如,我院在对三校生、五年制高职、三年制高职等不同生源,采取不同的实践方式,安排不同水平与类别的实践教学环节,进行分层次教学。建立实验实训室开放制度,根据学生的专业不同,爱好兴趣不一,适应学生不同时间、不同空间的需求,实施弹性实践教学管理,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以高技能人才培养为目标”。

对实验实训室采用现代化信息技术进行管理,实现无纸化办公环境,方便广大师生的实践教学活动需求,同时也提高了工作效率。例如我院利用校园网,建立的计算机实验预约系统,大大方便了计算机实验的教学。学院各专业的毕业设计,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建立毕业设计实训平台,将学生的设计题目、指导老师、设计的部分电子资料都放在网站上,实现在不同地域、不同时间内,学生随时都可以和老师联系,商榷毕业设计。学院利用互联网技术,将实验实训室的规章制度、课程安排、实习安排、教师信息和值班表、考试系统都放到网上,可供学生随时随地通过校园网访问和查询,极大地节约了学生向教师咨询的时间和精力。建立网络教学平台,在网上设置教学大纲、课程设置、布置作业和进行答疑,即时的与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过实验实训管理系统对学生实践教学环节进行智能化管理,提高实践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4.加强实验实训师资队伍的建设

在实践教学管理工作中,硬件建设是实践教学的基础,师资队伍是实践教学顺利运行的保障,要不遗余力地大力加强高职院校实践教学队伍建设,改变以往的实验实训室人员学历水平低、技术水平差的现状,建设一支思想觉悟高、业务能力强、管理水平高的实验实训师资队伍;要制订出切实可行的师资建设计划,分批次、分层次地进行学历提高工作,加大与其它院校的学术交流,学习先进的管理模式和方法;要做好业务培训工作,掌握最新技术和提高仪器设备和使用和维修能力,关注最新的技术发展动态,不断的进行业务知识学习,逐步提高实验实训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水平。例如我院为提升实践教学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和水平,要求从事实验实训工作的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即必须持有与工作岗位能力相匹配的职业资格证书。同时,学院出台政策,要求中青年教师一年中必须到实验实训室工作一定的时间,提升教师的实践动手能力。鼓励教师和实验实训工作人员建立实践教学团队,形成一支有层次、有梯度、有协作的实验实训师资队伍。

5.校企合作,走产学合作的发展道路,促进实验实训室开放建设和发展

充分利用学院的实验实训室硬件条件,开展深度校企合作,借助实验实训室的硬件实力,为企业开展技术服务,提升社会服务能力,校企双方进行互利共赢的合作,引进企业实际工作岗位标准,完善实验实训项目,促进实验实训室开放建设和发展。例如,我院机械加工实训中心,利用现有设备,与西安嘉业科技有限公司进行“校中厂”合作,引进企业的产品和技术标准,开发学生实训项目,为学生实训提供真实的企业工作环境,提高学院社会服务能力,提升学院的社会影响力。

高职教育培养的是为生产和管理第一线服务的技能型人才,具有很强“职业性、应用性”的特点,实验实训教学则是保障实施这一培养目标的主要场地。重视实验实训教学,提高实践教学质量,促进高等职业教育持续发展。总之,加强高职院校实验实训室工作不是一时之事而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工程,可谓任重而道远,需要学校的政策支持和全体实践教学工作人员的努力奋斗,不断集思广益,探索和实践出一条实验实训工作有序发展的可行之路。

参考文献:

[1]朱群峰等.“三性”实验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08,121(9):132-133.

[2]刘锋利.创新实验教学模式,不断提高实验教学效果[J].高教论坛,2007,2(1):56-57.

[3]梁上燕.对高校传统实验教学模式的反思[J].成人高等教育,2007,12(4):11-12.

[4]陈凯宏等.计算机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5,24(6):106―108

[5]罗毅.加强工程实践基地建设全面提高学生创新素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5,(12):96―98

作者简介:

白福民(1973―),男,甘肃泾川人,高校讲师,主要从事实践教学管理与研究工作。

基金项目:2009年度陕西省职业教育科研课题《高职高专院校实践教学资源平台的开发》(项目编号:SGH0903024 2009-11-7)

上一篇:试谈如何进行小学数学教学设计 下一篇:论“有效教学”是初中生物的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