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医用有机化学教学方法的改进

时间:2022-04-24 12:39:06

浅谈医用有机化学教学方法的改进

有机化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医用有机化学知识,作者根据医学专业有机化学课程自身特点,通过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医用有机化学教学方法教学手段21世纪是信息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高校为了培养出适合时展的复合型人才,对教学方法的改进提出了更高要求。医用有机化学是临床医学、口腔学、药学以及医药学检验等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课程之一,它对增强学生的化学理论知识,培养其基本的实验技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由于医用有机化学理论课内容比较多,且授课内容中涉及许多反应机理,反应规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无论对授课内容的理解还是记忆都面临诸多困难。近些年来,作者结合教学实践,对医用有机化学教学方法进行了许多有益的尝试和改革,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立足于理论教学,培养学生兴趣

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和从事某项活动的意识倾向。对学生而言,兴趣会促使其进行深入和创造性的学习,并且产生积极的,使得学生对其所学课程感兴趣,激发他们的热情和创造性的思维,进而提高学习效率和成绩。

在国内的各个高等院校里,医用有机化学是医药类学生的必修课程之一,一般设在第一学年的第二学期。许多刚入学的学生对有机化学不太了解,并且还要同时学习其它的基础课及专业课,导致许多学生对有机化学的重视度不够,缺乏学习兴趣。

21世纪科技快速发展,现代医学进入了分子生物学时代,化学成为从分子水平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最佳方式,使现代医学与有机化学联系更加紧密。在安排课程时,应当根据学生接受能力的实际情况,选择与医学知识关系紧密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创新点进行讲解,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医用有机化学的兴趣与激情,也便于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也有助于以后与其它专业课更好的衔接。比如讲解羧基官能团时,学生学习了阿司匹林的结构及其合成方法,如果进一步讲解阿司匹林的一些药理作用及体内代谢过程等知识,不但做到有机化学和临床医学结合,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提高学生追求知识的渴望。

对于初学有机化学的学生来说,为了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讲课时可以试着讲解一些有机化学历史及其与医学相关联的知识。例如,近年来与生命科学有关的化学诺贝尔奖有十几项,并且化学为人类基因工程测序工作做出了突出贡献。这些实例能使学生科学认识化学与人的生理过程以及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再如讲解醇与醛等内容时,提出交警如何判断驾驶员是否属于酒后驾驶等现实问题,告诉学生醉酒者血液中的乙醇能被重铬酸钾酸性溶液氧化,使橙色的试剂转变为绿色,从而实现乙醇的检测。这样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并且使有机化学与医学结合在一起,突出了医学理论,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在医用有机化学课堂教学中,要根据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选择适合本阶段学生的教学方式,要使学生打开思维、充分想象,不断提高自己的思维和探索能力,避免“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真正做到“传道、授业、解惑”。具体做法如下:一是针对不同的内容,采用演示法、比较法、讨论法以及归纳法,使其相辅相成,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例如,讲授卤代烃时,将亲电取代和亲核取代利用比较法进行对比,同时,亲核取代中的SN1 机理和SN2两个典型的反应机理也可以采用对比法进行讲解。二是采用多元化教学方式,导学式(教师提出问题,学生通过自学回答)和学导式(学生提出问题,老师通过辅导启发学生思维,调动学生思考问题积极性)以及讲授式相结合,从以教师为重心进而转为以学生学习为重心的教学过程,逐步提高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同时引导学生在课下及时总结重点和难点,提高学习的效率。三是针对医用有机化学中结构式繁多,并且空间构象、分子轨道等都特别复杂,要采用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结合的手段,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并且多媒体课件的应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加深对立体化学的理解。

三、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在众多科目的教学中,实验课都是最能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科学思维方法的重要环节,医用有机化学也不例外。学生通过学量的基础知识,为自己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但只有理论联系实际,才能实现理论知识的整体价值。因此,我们根据医用有机化学的教学大纲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改革实验内容,增加应用性实验,在现有条件的基础上,让学生自己动手设计许多化合物的合成路线,并且在课余时间能够自己动手去完成所设计的实验,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基本操作技巧,又培养了学生的认知和创新能力。例如,己二酸制备这个综合设计性实验,此实验综合了反应仪器的组装、多种反应原料的添加及重结晶、抽滤、干燥等几项基本操作技能。在实验过程中,同学们思维活跃,查阅了大量文献,同时设计了多种方法。学生不仅是在完成实验任务,同时也是解决实际问题,从而使学生的创造思维和科研能力得到了极大程度的提高,也为学生自身以后的就业与专业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实验结束后,要求学生认真回顾,分析自己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并对实验结果进行认真的思考和讨论,使他们逐渐培养起独立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总之,医用有机化学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充分利用现有的条件抓好教学的各个环节,在教学中联系医学实际,使学生充分认识有机化学的重要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将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高度协调,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创新意识和竞争力强的高级医学人才。

参考文献:

[1]洪丽雅.浅谈有机化学实验教学[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7,52 (4):79-80.

[2]吴建章,刘永根.医学院校有机化学课堂教学探讨[J].时代教育,2009,(9):117-119.

[3]钟益宁. 21世纪医学有机化学教学与科研的改革设想[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05,8(2):137-139.

上一篇:论大文化工作中的文化含量探讨 下一篇: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法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