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评日本学者术语学之作《术语动力学:论术语构成和术语增长的描述性理论》

时间:2022-04-23 08:50:32

浅评日本学者术语学之作《术语动力学:论术语构成和术语增长的描述性理论》

摘要: 日本学者影浦峡所著的英文术语学著作《术语动力学:论术语构成术语长的描述性理论》,自21世纪初问世之后,在西方术语学界引起广泛关注。文章简单介绍了其主要框架,并从西方学者视角、结合作者的认识,评价其对世界术语学理论与实践所具有的价值和意义。

关键词:术语构成动力学,术语构成的概念化模式,术语增长的量化模式

中图分类号:H08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578(2015)03-0018-05

Abstract: The Dynamics of Terminology: A Descriptive Theory of Term Formation and Terminological Growth (by Japanese scholar Kyo kageura) has caused a sensation in the terminology community (especially in the Europe) since it occurred at the start of 2000s. Many European terminological scholars did intensive researches on this book. In this paper, we try to discuss a series of issues of this book, such as what a sort of book it is, what a kind of influences and positive inspirations it will cause, and what is its valuable academic significance in the historical process of terminological theory.

Keywords: dynamics of term formation, conceptual patterns of term formation, quantitative patterns of terminological growth.

21世纪初,在世界术语学理论书林中,出现了一本令西方学者和全世界瞩目的术语学著作:日本学者影浦峡(Kyo Kageura)所著的《术语动力学:论术语构成和术语增长的描述性理论》(The Dynamics of Terminology: A Descriptive Theory of Terms Formation and Terminological Growth)。

此书作者影浦峡,是日本国家信息学研究院(the National Institute of Informatics)的学者。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他与欧洲术语学者,尤其是与英国的语言学家 J.C.赛杰(J.C.Sager)和约里克・威尔克斯(Yorick Wilks),以及与荷兰学者哈拉尔德・巴扬(Harald Baayen)之间有着密切的合作关系,因此,作者对术语构成模式和形成过程的研究,在理论背景和方法论经验上,深深打上了这些欧洲学者的思想烙印。

按作者自己的说法,他是文献学领域“具有精深知识”的学科专家[1]。所以,这部著作侧重的是对文献学领域(the domain of documentation)日语名词性术语内在关系的研究,作者主要研究这些日语术语构成的动力学特点。该书第七章“术语动力学的量化分析”充分体现了作者在数理统计学方面的专业特长。

这部书进行术语分析的语料,来自197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由G.韦尔斯希(G.Wersig)和U.内韦林(U.Neveling)共同编著的《文献学领域的术语》(Terminology of Documentation)一书,语料取自1984年出版的日文版。作者表明:他之所以一反术语学研究的传统习惯,没有去选择专门性文章作为语料来源,而是选择了这本文献学领域的参考书,是因为从专门性文章中随意选择术语的例子,不足以反映共性问题;而选择具有系列性的资料,才可能体现出具有代表性的共同特点。在这本著作中,作者所使用的语料总共有1228个日语词条,这些词条都具有术语的特性,且全是名词,包括一个“中心词”(head or nucleus)和“限定成分”(determinant),正是这些名词构成了文献学领域日语术语的核心。为了研究起见,作者把其他可能也具有术语特质的词性(例如,动词、形容词、副词等)则刻意舍弃掉了。

作者在此书中贯穿的指导原则是:强调要对一目标(靶)学科领域的总体术语,采用必要的、带有描述性特点的方法进行深入研究,从而把握该领域中术语构成和术语总体增长的规律,而不主张去研究单个的术语。

因为这本著作是用英文写成的,而日文词条的词素或者组成要素之间的分隔不是像西文那样,是用“空格”或者“连字符”表示的,为西方读者理解方便,作者开篇首先向读者阐述清楚,在日文术语构成中,与其词素对应的承载意思的最小语言要素是什么样子。

作者所研究的大部分日文术语,由一个词素构成的占20.0%,由两个词素组成的占50.6%,由三个词素组成的占23.0%。所有的日文术语和各种术语模型,都附有英文译文。

此书共分四个部分和十个章节,彼此之间用可对照检索的标题句子、衔接性的小结、对关键性论点的重复等进行了紧密衔接,以便阅读起来思想连贯。按西方学者们的评价,这种写作风格,承袭了英、美学术著作的写作传统[2]。

在书的前言部分,作者提到:“传统的术语学‘理论’或者‘原则’……没有提供以术语的描述性分析为基础的理论贡献。现有的适合用作术语研究理论基础的东西,总体上只不过是一些简单先验性的有关概念结构的理论;它把指导术语‘应该是什么’且侧重规定性的原则作为支撑点,而并没有研究术语的真实使用情况。”“而现实情况似乎反映了术语的基本特色:它们在专业话语中,作为具体的语言对象表明自身,它们的数量也是在不断增长的。”“在术语学研究中,缺乏‘术语的理论’,……缺乏实实在在的描述性研究。” [1]作者认为,在术语学研究中,需要补充进具体描述性的术语分析研究,且这种理论立场应该旗帜鲜明,唯有这类研究的日积月累,方可丰富和巩固术语学理论。

书的第一部分,作者阐述了他开展研究所具有的理论背景,对“term” “terminology” “lexical unit” “vocabulary” “concept” “conceptual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这些在术语学著作中用惯了的英文单词,按自己的理解,给出了工作定义或者必要的解释。例如:“term”是“由一个或者多个词所组成的词汇单元,它代表了某领域中的一个概念”“terminology”是“某学科领域的词汇”[1]。 有西方学者认为,作者对“domain”和“subject field”这两个英文名称的定义有“重复定义”之嫌,因为这两个英文名称,在此书中都有“知识领域”的含义,而且前者似乎包含了后者,只是后者还带有“把概念视为归属到一起,目的是为了成组按常规方式进行分类”这样的特色[2]。此书另一美中不足是:作者未能为“文献学(documentation)”这一作者从中选出语料源的学科领域做出定义,甚至没有对它进行必要的解释,作者只是在书中写了一笔评论,说“文献学”与“图书馆学 (library science)”不一样。可是在书附录中所选的术语例子里,却能明显发现这两个领域的术语存在着大量重叠[2]。

在第一章中,作者引用H.费尔伯(H.Felber)的论述,对以维也纳学派为代表的传统术语学基本观点进行了回顾[1],然后指出传统术语学在理论框架和本性方面的不足之处;作者所阐述的批评观点,在一定程度上与比利时女学者R.泰默尔曼(R.Temmerman)的态度一致。例如:他认为,迄今为止,术语学传统理论中对概念系统进行描述的方法特点,并未超出非术语学研究中所采用的那种语义系统或者概念系统的研究特色,对此,他深感惋惜。所以,他表明,他的研究精力主要放在关注概念要素间更加微妙、精深和错综复杂的系统特色,以一种以类型为标志(typetoken)的原则为基础,对此进行详细描述。作者也对20世纪90年代出现的术语学新思想做了简单介绍,并提到一些主要代表人物,明确提到这些新理论贡献依旧存在的缺陷:“似乎忽略了‘术语描述在术语学理论中所占的位置’这一关键性问题。”[1]并且指出传统术语学理论框架的不足在于:“概念”是给定位在那里的,而不是一种有关“概念”在术语描述中被运用的理论。

在第二章“术语动力学研究理论框架”里,作者给出一个重要条件:从认识论条件的角度,术语作为“ 以观察或实验为依据的对象客体”和“词的功能性变体”,它们构成了一个类别。作为语言单元, 它们在言语(parole)层面上是存在的。作为作者的理论出发点,他主张:“在认识论高度上,‘术语总体’(terminology)这一概念要优先于‘单个术语’(term)这一概念。”这其实暗示着作者对术语学传统理论和实践的一种批评[2]。作者认为,作为优先存在的语言储备――“术语总体”,应该是系统化术语学研究的主体,而不是以作为“ 经验性的对象客体”的单个术语为主体。

在第二章第二节, 影浦峡对其“术语动力学的目标和方法”这一思想进行了阐述。强调 “在靶学科领域现存术语整体的构建中”,须首要构建“所能观察到的体系性或者充满活力的模式”。这种术语构成的模式在时间进程中可能会发生变化,因此,对不同术语材料片段“共时性”的研究时不我待。这其实也说明,术语的“成长”具有“历时性”。

总之,作者在第一部分强调研究个体学科领域中的术语,强调要对某领域术语总体进行整体性研究,而不是随意选择其中的单个术语作为案例进行研究,并在此部分介绍了术语增长的动力学概念。

书的第二部分,作者介绍了“术语构成的概念化模式”。作者构想了这样一个假设:“一个学科领域的概念系统决定了术语动力学系统性的主要特征。”[1]换句话说,由于概念的系统性,某领域的术语总体也具有系统化的特质。作者首先比较了人们对“词的形成”和“术语的形成”进行描述时所采用过的各种方法,然后开始阐述描述术语构成所需要的概念要素,认为一个复杂术语的形式结构是在“中心词”(head or nucleus)之前(左边)的限定成分。例如:“情z索”,“z索”是中心词,“情蟆笔窍薅ǔ煞郑弧胺诸w系O者”,“O者”是中心词,“分”和“w系”是限制成分;如把“w系O者”看成是中心词,“分”就是限制成分。一个复杂术语可被限定成分扩大。这些术语的构成成分依靠着或紧或松的各种关系连接着。

从古希腊哲人亚里士多德开始,“依照概念进行分类”的思想就为许多学者所推崇。在这本书里,影浦峡则运用由J.C.赛杰、E.罗施(E.Rosch)、J.F.索娃( J.F.Sowa)、R.杰肯多夫(R.Jackendoff)以及J.M.皮尤(J.M.Pugh)等这些欧洲学者创立的概念分类方法[2]。对此,不少西方学者感到困惑[2],不明白作者为什么不去选择欧洲名称学的研究传统,特别是为什么没有使用像P.M.罗热(P.M.Roget)和F.多恩塞夫(F.Dornseiff)这些传统学者的方法,以便更好地支持自己的论点。因为这些学者是从哲学和语言学角度,尝试对“普通语言”中词和词组依照概念进行分类的杰出代表人物。影浦峡虽另辟蹊径,却成功地说明了:概念要素可以被整齐地划分成子类别,然后产生术语。“概念系统按概念类别的层级关系进行组织,具有层级关系的概念类别是可明确定义的。”“我们把术语分配给概念系统,是为了定义术语构成模式所在的概念域;把词素分派给概念类别,是为描述术语构成中概念诱发的词素组合做准备。……旨在为描述术语构成的规律性提供一个分类框架。”“我们在此对概念的本性、结构和位置加以关注,是为了对术语构成模式进行描述,而不是侧重讨论概念理论本身。”[1]

在书的第四、五章,作者从概念类别、术语内部关系和概念化的规范模式这三方面,从扼要介绍现存的相关理论入手,详细展开了术语构成概念化模式的具体内容;作者运用了大量图表以方便读者理解。在第六章,作者介绍了文献学术语构成的概念化模式的具体内容。并提出了若要更全面地对“术语总体”的动力学特点进行描述,还需进一步深化几个问题。在书第二部分的最后,作者提示到:“学科领域中现存术语的一些系统化因素决定了新术语的构成,而后者一经出现,转而又分派给此领域的概念系统”“术语的动力学特性本身在产生新术语时并未改变”“在形成新术语时,术语的内在关系会怎样合成,也是可以预言的”[1]。

简而言之,第二部分通过对术语构成概念化模型的描述,介绍了作者所选的文献学语料源中术语的构成规律。

书的第三部分旨在介绍“术语增长的量化模式”。作者在此引入了数学和统计学的方法,采用了大量形象化的公式和图表,这也充分体现了术语学作为跨学科的边缘学科特色。文献学术语语料源的词素增长模式、“中心词”(nuclei)、“限定成分”(determinants)的增长模式、限定成分类别的动态增长模式等都用详尽的图表做了介绍。在第七章,作者首先解释了运用量化方法可以对术语增长的哪些方面进行分析,然后对量化方法及其运用所必需的条件和假设进行检验;第八章从阐述运用量化模型进行术语分析的前提入手,依概念化类别对日文名词性术语词素的动力学特点进行了分析;第九章对术语要素的增长模式进行了量化分析和详细讲解,并以第六章的文献学术语构成模式为依据,详细阐述了每一个术语子集的术语增长模式。在此章最后,作者做了方法论反思,得出的结论是:“二项式内插法和外推法,为描述术语增长的模式提供了极为有用且强有力的方法论工具,这也弥补了描述术语构成的概念化模式的不足。”[1]

书的第四部分是“结束语”,作者在此回顾第一部分讨论过的一些论点,并对二、三部分的研究成果进行重申。作者再次亮出他的特色观点,声明“我们与‘概念优先于术语’的观点是有区别的”[1],提倡对术语总体的经验性研究,提倡对个体学科领域术语的总体性研究,反对只研究单个术语,也反对随意选择术语案例开展研究。认为,有关术语的理论,不仅应该反映作为经验性对象客体的单个术语的本质特性,还须反映“把术语和术语总体作为类别”的本质特性。影浦峡把“terminology”定位在“一般自然语言的词汇”和“人造的专门名称”之间的中间位置。他强调,某学科领域的术语总体,虽然也具有像自然语言现象一样的灵活性,但就其代表概念的功能和作为词汇的语言形式而言,它的结构则具有更强的系统化特色。作者在最后表达了将来进一步全面开发术语动力学特质的愿望,提出了对不同领域术语总体的动力学特点进行比较分析的构想。

书的“参考书目”包括了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词的构成、术语学和语言统计学方面的主要出版物。日本作者和日文书名,作者都用拉丁字母做了音译。附录的最后是作者和学科的联合索引。

影浦峡的这部术语学力作是作者十多年术语学研究思想的凝聚。早在本书出版之前,作者的术语学术思想就已经引起西方学界的广泛关注。例如,其“在‘语言系统’(langue)”和‘言语’(parole)的区分上,‘terminology’属于言语的范围,‘terminology’是一个在‘言语’或者‘语言事实’层面上加固的概念”“有关术语的理论应该在整体上对某学科领域的术语总体进行描述”“是‘术语总体’而不是‘单个的术语’与概念领域有更紧密的对应”“‘术语总体’的概念优先于‘单个术语’的概念”“要承认单个术语是在经验上可以观察的对象客体”“在‘术语总体’的概念巩固之前,我们应该搞清什么是‘词汇’(vocabulary)和‘域’(domain)” [3]“某领域的术语总体,……它的结构则具有更强的系统化特色”等观点。西班牙女学者卡布雷(Cabré)[4]、斯洛伐克女学者达格玛・扎格德(D.Sageder)[5]、比利时女学者R.泰默尔曼[6]等,都在自己的术语学研究论著中提到过影浦峡的术语学思想贡献。

西方学者认为:影浦峡对术语构成进行概念化分析的方法,其描述性价值和诠释的力度,远远超出了日语和文献学这些狭小的语言和学科领域的局限。因为名词性术语在任何学科领域的术语中都占据着显著位置,撇开这本著作中体现的类型学或者系谱学的一些特点,书中所描述的在术语构成过程中确立的概念内部的关系,在原则上对研究其他语言的术语构成也很适用[2]。

作者在阐述术语构成模式时所采用的基于统计资料进行预测的方法,对研究某一学科领域术语新词的形成和发展规律更具启发性。此书出版的意义,正如作者自己评价的:虽然这本书只是向全面探索术语构成和术语增长规律迈出的一小步,却是很关键的一步。因为, 虽然此书还不尽完善,但瑕不掩瑜,它启发人们不仅需要研究具体话语或者专业文本中的个案术语,而且还需要探讨学科领域术语的构成规律和术语总体的增长规律。

德国学者R.格莱泽(Rosemarie Glser)曾评价:影浦峡的术语学理论成就值得人们做更进一步的探讨,特别是开发其实用性价值方面[2]。该书附录中的术语列表,也可以为辞典编纂和术语编纂工作提供一些灵感;他的术语构成模式(模型)等,经过合理的诠释,可以作为西方一些开设特殊目的语言课程的大学讲授术语学课程之用。

中文和日文虽不属于同一语系,但日文受到隋唐文化的影响,借用汉字或者汉字的某些偏旁,与中文有不解之缘。当今时代,汉语和日语呈现了更紧密的互动,因此,影浦峡的这部术语学力作,也会对以汉字为主体的中国术语学建设产生积极影响。

参考文献

[1] Kageura K.The Dynamics of Terminology: A Descriptive Theory of Term Formation and Terminological Growth [M].Amsterdam/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2002.

[2] Rosemarie G,Kageura K. The Dynamics of Terminology: A Descriptive Theory of Term Formation and Terminological Growth[EB/OL].[2015-01-10].http://Lexikos.journals.ac.za/pub/article/view/705.

[3] Kageura K.On the study of dynamics of terminology: A proposal of a theoretical framework[EB/OL]. [2015-01-16].http://citeseerx.ist.psu.edu/viewdoc/summary?doi=10.1.1.20.807.

[4] Cabré MT. Terminology: Theory,Methods and Applications[M]. Amsterdam/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1999.

[5] Sageder D.Terminology Today: A science, An Art or A Science? [J].Brno Studies in English,2010,36(1):131-132.

[6] Temmerman R.Dynamicity, diversity and indeterminacy of terminological understanding in communication[EB/OL].(2012-12-20) [2015-01-15].http://oeg-lia3.dia.fi.upm.es:8088/talks-rtemmerman.

上一篇:面对大数据更需理性 下一篇:跨屏大数据:传统媒体与互联网融合的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