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音乐课堂的导入法

时间:2022-04-23 09:59:19

浅谈中学音乐课堂的导入法

摘 要课堂导入的方法多种多样,在设计课堂导入时,要把学生牢牢吸引住,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以先声夺人的效果,使整堂课的教学有个好的开头。

关键词音乐 课堂 兴趣 导入法

课堂教学的导入,是在教学内容开始前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的行为。“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教师如果能在一堂课的开头就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情绪,就会为这堂课奠定良好的基础。通过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同学们去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让学生在课堂中愉快地学习。音乐课堂恰切的导入不但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起学生的关注,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还能使课程标准中的“丰富情感体验,培养音乐兴趣,提高审美能力,深化德育”等要求落到实处。下面就如何在音乐教学中运用恰切的导入方法,我浅谈几点看法。

一、导入的方法

1、直接导入法

这是一种开门见山,直入主题的方法。它的好处在于不拖泥带水,而且为有限的课堂节约时间。例如,在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时,我就用了直接导入法,上课时先让学生听引子部分,让学生随着音乐一起遐想美好的画面,由此而进入新课;在欣赏《伏尔加船夫曲》时先让学生先听《伏尔加船夫曲》片段,不出示题目,让学生随音乐节奏的变化来感受这首曲子所描绘的凄凉的画面,从而进入新课教学。直接导入法,能使学生对这首曲子印象比较深刻。

2、温故而知新法

这是最常见的课堂教学导入法,讲授新课时,首先衔接上节课所学的知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问题,这样既可以使学生回忆上节课的知识,又能调动学习新课的积极性。例如,学生在已掌握了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两拍的四二拍的含义后,教师可以通过复习四二拍的相关知识,引导学生理解、掌握四三拍的含义并找出它们的区别与联系。

3、音乐故事导入法

故事导入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音乐故事可以讲作品的创作背景、作品表现的情节以及社会艺术价值等。如在歌曲《猎人合唱》一课的教学中,我采用讲故事的形式引入课题,先让学生听歌剧《自由射手》的故事,把学生引入童话情境之中,然后将学生对故事的兴趣引到歌曲《猎人合唱》上来,这时,学生对学唱《猎人合唱》已经迫不急待了。用音乐故事导入,能集中学生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4、配乐诗朗诵导入法

配乐诗朗诵是中小学音乐课导入的重要形式,对于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有很好的促进作用。以配乐诗朗诵导入课堂,能起到激发学生情绪,调整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例如,在欣赏大型管弦乐作品《红旗颂》时,我用《红旗颂》作为背景音乐朗诵:“苍茫蓝天,有一片彩虹,染遍了,华夏故园!华夏故园,有一团火焰,燃起了民族信念,我......”,伴随着音乐的起伏,有的同学思绪万千,情绪激荡,有的眼里饱含热泪......诗与音乐的结合,能使艺术形象更加淋漓尽致、尽善尽美,同时,还可满足同学们多角度的审美。

5、运用舞蹈导入法

由于舞蹈直观性强,画面新颖,动感强烈,因此深受学生喜爱,课堂气氛洋溢着浓浓的民族气息和青春活力。例如,学习歌曲《青春舞曲》一课时,教师可以在课前给学生来一段具有新疆特色的舞蹈,让学生感受到新疆维吾尔族特有的音乐风格及特点。待学完歌曲后,教师可以教一些简单的新疆舞动作,在歌曲的伴奏下师生共舞,把这节课推向高潮……

6、多媒体资料展示导入法

多媒体资料包括平面图片、动画图像、视频短片等,用这种方法导入,能揭示音乐主题,增加直观教学效果,是学生最喜欢的导入方法。如《我爱你中国》中祖国美丽辽阔的山山水水,《黄河大合唱》中气势磅礴的黄河,《在那银色的月光下》的月光下柔美的景象,京剧中的各大行当介绍,乐器的介绍等都可以运用幻灯、录音、电视音像或计算机辅助手段等配合教学,既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又能增强学生的音乐感受力和领悟力。

7、范唱导入法

“以情带声,声情并茂”是音乐教师在歌唱教学中期望达到的主要目标,教师好的范唱,可以帮助学生准确地感受歌曲的艺术形象,使学生对新歌的内容、思想感情、风格等有个初步的印象。同时,还可激发学生学习新歌的兴趣和欲望。用范唱导入新课,不仅能拉近师生的距离,而且能拨动学生心灵的琴弦。

8、教材重组导入法

在音乐教学中,要精选教材,这是促使学生对音乐产生兴趣的先决条件。教材是课程的一个组成部分,是教学的一个载体。教师不应该做教材的奴仆,它编什么我就教什么,而应该是教材的开发者和建设者,应从学生学习的角度,以全新的目光,对教材进行整合和取舍,形成一种新的动态结构,创造一种鲜活的音乐形象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其创造性想象力。

9、情境导入法

叶圣陶先生说:“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学生情感的触发,往往与一定的情境有关。教师导入新课时,根据教材特点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置身于特定的情境之中,深入体会教材的内涵。这种“未品其曲,先动其情”的方式,能触动学生的心灵,激发他们的情绪想象,达到水融的境界。

10、设疑导入法

“思源于疑。”疑问是思维的“启发剂”,是开启学生思维器官的“钥匙”,教师精心设计的疑问会像磁石一样牢牢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挑起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的求知欲由潜伏状态转入活跃状态,有力地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导入应注意的事项

1、要有针对性

教学导入必须针对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学生实际进行设计。材料与教学内容相扣,还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年龄特点,他们所需要的、所喜欢的去设计。

2、要有趣味性

在引导中,应变平淡为热烈,变枯燥为生动,变深奥为浅显。教师的态度应饱含热情,要有一个年轻的、童真的心态。

3、要有启发性

坚持启发性学习,让学生学会学习,这也是新课标的指导思想。如果教师不想办法使学生处于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并且会使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带来疲劳。

4、要有多样性

导入的方法,有从内容上导入的,也有从形式、体裁、风格上引入的。总之,运用的方法要巧妙、新颖,从多角度去思考,手段要多变,才能有吸引力。

5、要有简洁性

教学导入只是个引子,不能占用太多时间。最好在较短的时间里,以最快的速度,使学生注意力集中,进入情境。

总之,课堂导入的方法多种多样,在设计课堂导入时,一开始就要把学生牢牢吸引住,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以先声夺人的效果,使整堂课的教学有个好的开头。

上一篇:腹腔镜胆囊阑尾联合切除术的临床应用 下一篇:特发性左主干夹层致广泛前壁心肌梗死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