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广东宝山嶂矿区下告矿段地质特征及其成矿条件

时间:2022-04-23 09:20:41

浅谈广东宝山嶂矿区下告矿段地质特征及其成矿条件

[摘要]描述了广东宝山嶂矿区地质构造及矿床特征,介绍了此矿床的成因。

[关键字]宝山嶂 地质特征 成矿条件

[中图分类号] F416.1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3)-4-69-1

1 矿段地质

本区位于永梅—惠阳坳陷(Ⅲ6)、永梅凹褶断束(Ⅳ8)与紫金—惠阳凹褶断束(Ⅳ9)接壤处西侧河源新华夏构造带的南东侧、南岭东西向复杂构造带第三亚带东段和以合水断裂为代表的北东向构造带反接复合部位。下告矿段位于宝山嶂矿区的南东侧。

2 地层

区内出露的地层有石炭系下统忠信组(C1z)地层、石炭系中上统壶天群(C2+3ht)地层、三叠系浅海相碎屑岩夹薄层碳酸盐岩及第四系残坡积层、冲积层。

3 构造

3.1 褶皱

上古生界地层经过印支运动后,常形成一系列走向为北西的褶曲,由于后期断裂的破坏及岩浆岩侵入活动影响,仅保留一些褶曲形态不完整的孤立断块。中生界地层经燕山运动以后,一般组成平缓开阔的短轴褶曲,总体走向北东。下告倒转背斜:为一脊线近于水平的平卧褶曲,脊线总体走向为305~330°,上部地层层序正常,倾向南西,倾角58~80°;下部地层层序倒转,倾向北东,倾角58~70°。背斜核部地层为石炭系下统忠信组变质碎屑岩,两翼为石炭系中上统壶天群碳酸盐岩。

3.2 断裂

区内主要见有东西向、北东向、北西向断裂组以及由东西向、北东向断裂所组成的旋扭断裂。

4 岩浆岩

区内岩浆活动频繁,侵入岩发育,广泛分布,矿区南、西部的径尾花岗岩体,属燕山早期第三阶段岩浆活动的产物。分布有: 黑云母花岗岩、二长花岗岩(γ52(3))及石英二长斑岩、石英斑岩、花岗斑岩等脉岩。

5 矿床特征

5.1 矿床规模及分布

下告矿段铁矿床由矽卡岩所控制的若干个矿体组成。矿床北东部以F5断裂为界,南西以F4断裂为界,东部以F2断裂为界,西部以F14断裂为界,顶部以大理岩,底部以花岗岩为界。赋矿处为花岗岩外接触带的凹陷部位。

5.2 矿床及矿体围岩

5.2.1 矿床围岩

5.2.1.1 大理岩

分布于矿体顶部,构成矿床顶板,大理岩层厚5~35m,在其底部见有角砾状的磁铁矿。岩石呈灰白色,局部纯白色,块状构造,局部呈角砾状构造。

5.2.1.2 黑云母钾长花岗岩、黑云母二长花岗岩

分布于矿体的底部,构成矿床的底板,属径尾岩体的一部分。岩石呈肉红色、灰白色、灰绿色、暗灰绿色等。钾长石含量25~35%,斜长石含量25~30%,黑云母含量4~8%,电气石等副矿物含量1~2%。因岩石中钾长石、斜长石含量的变化可分为黑云母钾长花岗岩或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二种岩性的部分地段具有较明显粒度变化,细粒花岗岩以下为粗中粒花岗结构,矿物粒径一般为1~4mm。二种岩性呈渐变关系,无明显的界线。细粒花岗岩中的黑云母大部分已蚀变成绿泥石,部分与矽卡岩接触地段的蚀变花岗岩中见较好的磁铁矿化。F4、F5断裂之间的黑云母钾长花岗岩及黑云母二长花岗岩的顶板总体由NWW向SEE方向侧伏,顶界面不平直,是下告矿段的主要成矿地段。

5.2.1.3 中粗粒斑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

分布于矿床底部。岩石呈浅灰白色、浅肉红色,呈致密块状构造,具似斑状结构,斑晶主要为钾长石,次为斜长石,粒径5.0~8.0mm。基质呈花岗结构,矿物粒径2.5~3.5mm,与斑晶构成中粗粒斑状花岗结构。

5.2.2 矿体围岩

矿体的近矿围岩为矽卡岩。以石榴子石—透辉石矽卡岩为主,次为石榴子石—透闪石矽卡岩。分布于大理岩以下,花岗岩以上的F4、F5号断裂之间。岩石呈灰色、灰绿色、灰黑色。粗粒—中细粒变晶结构,不规则粒状、针状、柱状、柱粒状、不等粒状结构,块状、斑杂状构造。岩石中透闪石含量15~40%,透辉石含量20~60%,石榴子石含量5~25%,绿帘石含量1~10%,方解石含量1~10%,石英含量2~6%,少量云母、绿泥石等。透闪石呈放射状、柱状、条状、柱粒状,长轴长0.5~8.0mm,一般为1~4mm。内包含有黑色细小残留物,为原岩变晶残留物。透辉石呈柱状、柱粒状,部分呈粒状集合体,分布于透闪石大晶体之间,与透闪石呈紧密接触。石榴子石呈粒状、等轴粒状,褐黄色、红棕色、红褐色。以钙铁石榴子石为主,少量钙铝石榴子石。粒径一般为0.3~2mm,个别达10mm以上。绿帘石呈柱粒状、微粒集合体,在绿帘石晶体间分布有少量绿泥石及方解石。方解石呈细脉状、团块状不均匀分布于矽卡岩中。

5.3 围岩蚀变

区内围岩蚀变发育,主要有矽卡岩化、角岩化、碳酸盐化、大理岩化、绿泥石化、黄铁矿化及萤石化。

6 矿床成因

下告铁矿床赋存于花岗岩接触带的凹陷部位,矿床的顶部主要为大理岩,底部为花岗岩。

本次实地工作所圈定的8个矿体均产于透辉石—石榴子石—透闪石型的矽卡岩中,近矿围岩为矽卡岩。磁铁矿化在矽卡岩中较普遍,一般矽卡岩TFe品位多在10~20%之间。铁矿石中的主要脉石矿物为透辉石、石榴子石、透闪石、方解石。矿体总体呈叠层状产出,矿体的规模、形态及产状变化较大。V5号矿体(主矿体)呈似层状产出,其矿石量占全矿的36.39%。V1、V2、V3、V4号矿体呈似层状产于主矿体(V5)以上的矽卡岩中,V1a矿体呈透镜状产于V5矿体以上的大顶组地层的矽卡岩中;V6号矿体呈似层状产于V5矿体与花岗岩界面之间的矽卡岩;V7号矿体呈透镜状产于花岗岩凹拗处的矽卡岩中。根据矿体的空间分布位置及矿石的矿物组合特征认为,本矿床属接触交代—热液磁铁矿床。

参考文献

[1] 朱祥凯,金朝阳等.广东省紫金县宝山嶂矿区下告矿段铁矿补充详查报告.

上一篇:新密煤田宋楼矿区水文地质特征分析 下一篇:地质档案特点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