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科技创新机制建设的对策研究

时间:2022-04-23 09:04:25

企业科技创新机制建设的对策研究

企业科技创新机制建设是机制建设的关键,所有的体制改革、机制创新都得在企业落实,使之产生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而且企业的科技创新机制是科技创新的主体机制,下面分六个方面进行研究。

一、企业主体要牢牢树立科技创新、自主创新是其生存、发展的根本的创新观念

如果企业有了高科技、有了新技术、有了创新项目、有了创新产品、有了创新品牌,企业就有可能具有竞争能力,就有了通往市场的保证;高新技术及其产业有一个“胜者全胜”的永恒规则,技术领先一步,胜人一筹,就会占领大部分市场。日本、德国的汽车制造产业,拥有和掌握了先进技术、关键技术高于同行,性价比优于同行,所以占领了相当的市场份额,多年来经久不衰。又比如,四川省的龙头企业长虹集团,由于一直贯穿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战略思想,长虹的产品冲破重重封锁,不可阻挡地打入了国际市场,目前品牌价值已超过437.55亿元。五粮液集团由于拥有高端技术,长期居市场之首,时下品牌价值已超过386亿元。技术创新、自主创新已成为企业生存发展的关键,是生命线。

二、建立自主创新平台机制是企业竞争发展走向国际市场必须走的惟一出路

首先,自主创新的现状和国际技术贸易的局势迫使我们的企业必须打造自主创新平台机制,把根本方向把稳,把技术出路找准。改革开放28年来,我们主要通过大规模的技术引进,以及吸收国外直接投资,实质上是“以市场换技术”,促进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革和结构调整,取得很大成绩。但是,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增长,一些产业和技术等方面的问题和矛盾开始凸显;劳动力成本的逐步提高、传统的比较优势也将逐步丧失,企业越来越难以从单纯的劳动力比较优势中获得应有的利润。我们的不少企业,由于缺乏核心技术,不得不将每部手机售价的20%、计算机30%、数控机床的20-40%支付给国外专利人。这样一来,产品利润过低,职工工资水平很难提高,扩大内需和促进现代服务贸易的发展等国家重大战略难以顺利实现。此外,一些产业领域还在继续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对外技术依赖,大到飞机,小到家电服装日化产品等等,国外技术和品牌主导的局面日益显现,在WTO规则下,知识产权、技术贸易壁垒和反倾销已成为四川省众多企业参与国际竞争所面临的重大阻碍。因此,企业必须建立自主创新平台机制,把立足点放在打造自己的自创技术品牌的机制上。

其次,四川省有自己独有资源,打造自主创新平台机制。如中医药产业,四川省有自主知识产权;还有六朵金花全国白酒名牌专利;农业优良品种育种技术,比如水稻育种,花生、水果、种养殖业;信息技术在四川省也有很强的实力;另外还有长虹、成飞、地奥、新希望、恩威、二重、天原等名牌、品牌;此外还有世界独一无二的九寨、青城、都江堰水利工程、金沙遗址、三星堆等世界级文化底牌等等。这些都是我们能够打造原始创新平台机制,打造集成创新平台机制的良好条件。

另外,改革开放大量引进技术的无数实例证明了:真正的关键技术、核心技术是很难通过正常贸易买得到的,特别是牵涉国防、大型计算机核心技术、航空航天等关键技术是买不到的。从冷战以来,美国和西方发达国家对技术出口的控制从来就没有削弱过。因此,我们的企业,特别是事关重大项目的企业,必须把重心放在打造企业自主创新平台上。

三、树立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意识,建立企业自主创新机制

首先,企业要主动把自身发展纳入科技创新的主体渠道,确认自己是科技创新主体的地位,用科技创新寻求企业的发展、振兴、升级换代。四川省不少企业在相当一段时间内,自主创新积极性不高,锲入点找不到,“皇帝不急太监急”,尽管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呼吁自主创新,提高企业生存、发展的创新能力,但企业自主创新的内动力始终不强。其根本原因是企业没有真正把自身纳入科技创新主体渠道,形成你要我创新,而不是市场竞争和发展迫使创新,因此,步伐老是慢一拍,这是建立自主创新机制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第二,企业应主动成为科技创新投入主体渠道,这是市场的投入与产出规律所决定。科技创新投入应是一个多元投入体系,政府每年要有相当的科学合理的科技投入、科技创新投入,但四川省是经济欠发达省份,光靠政府财政投入是根本行不通的,就是西方经济发达国家也不可能只靠政府投入。企业应找到锲入点,找准自己技术创新点和技术创新项目,踏踏实实地投入科技创新,找到最佳增长点,形成最佳产品、产业和自己的市场竞争品牌、升级为名牌。这种科技创新投入才是强势投入股,企业的自主创新机制建立要着力解决自主创新的投入机制。

第三,企业是技术成果实施转化的主渠道,同时也是技术成果消化吸收再创新、升级形成知识产权的主体渠道。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形成产品、产业必须在企业实施,创新主体必由企业充当。科技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是改革利用行政手段无偿转让科技成果的运行机制,实现技术商品化,有偿将技术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企业充当了现实生产力具体体现的蓄水坝主体作用。高校、研究院所的科技成果研究方向、研究成果的主渠道也是指向企业的,而科研主体的外界合作研究主体,主要也是企业,与企业形成产学研一体化,科研生产、贸易一条龙与国际市场接轨,也是科研主体发展,再创成果的出路所在。比如四川省宜宾丝丽雅集团,抓住机遇,主动与四川大学、中国纺织大学合作研发、技术创新,使科技创新、技术成果转化为直接生产力,荣获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又比如攀钢集团找准锲入点,走产学研结合,自主创新之路,与清华大学、四川大学、北京科技大学等20多所高校和院所联合实施技术创新、技术攻关,解决了重大综合性技术项目技术难题。

四、追求企业盈利的运作经营机制,建立技术创新、自主创新机制

企业的天职是追求盈利的最大化,无数中外企业生存发展壮大的历史证明:只有技术创新、自主创新能力强,实现盈利最大化才有可能。使用先进技术是提高企业盈利率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当代高新技术产业企业,他们在相当长时间内独占其先进技术、关键技术所带来的丰厚利润;又凭借他们对某一领域应用先进技术的垄断,不断开发新技术,并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享有垄断性利润和经济效益。就是这种对先进技术垄断的高利润追逐和强激励机制,形成了全球世界科技企业主动技术创新、自主创新的内动力。不难得出:由于追逐先进技术使企业盈利的经营机制,促使企业主动内生自主创新动力,建立其自主创新机制,是企业制胜、强大的一种路径机制;而且,自主创新机制建立的基础则是由于技术创新会带来利润,有强大的物质利益驱动。西方发达国家近200-300年来,他们的工业化技术之所以能不停地创新向前,并在20世纪以惊人的速度进入快车道,确实还是利用了先进技术带来高额回报的运行机制,形成了一套科学完整的自主创新机制。

四川省不少企业,由于技术创新能力较差,当引用先进技术或革新技术时,需要付出追加技术成本,由于不一定产生盈利,而使创新不积极,使创新受内阻。所以,只有在先进技术能让企业获得更大利益时,他才愿意,才会自觉用先进技术取代原有技术,才会有自主创新。要引进、使用先进技术,首先是提高创新能力,使企业盈利,才有可能建立自主创新机制。

五、企业科技创新的竞争和优胜劣汰机制

企业科技创新的竞争和优胜劣汰机制有三重含义:

第一,建立淘汰落后生产力的机制,这也是科学发展观应落实的内容。要用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把透支资源、能源、危害环境、生态和人自身综合发展的落后生产力、粗放的生产方式、投入大产出少、投入不产出甚至负产出的附加值低的企业,在竞争中淘汰掉,把这类项目关掉,把这类落后的机制破掉,创新一种节省资源、能源的良性循环的、环保、生态和人和谐的新机制,提高企业的发展质量,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素质。

第二,建立“1+n”创新技术更新机制。当今知识经济时代,科技突飞发展,技术日新月异,新知识的发现,新技术的发明,可能在一个时期、时间处于“封锁”和“垄断”,但不可能长期“封锁”和“垄断”,这个时期的长短取决于竞争主体的创新能力和实施的机制。这里要强调的是,企业一旦创新出高经济效益的科技成果、高新技术,立马会促使其竞争对手加强同类新技术的研究开发,甚至推出性能更好价格更廉的创新产品,使创新的技术快速陈旧,迫使企业不断研发和创新技术,不断更新、不断淘汰旧技术。比如英特尔公司发明了“奔腾”处理器,出于竞争的考虑,他很快就创造出“奔2”到“奔5”等等,不断升级或创新换代。这样也势必形成千千万万的企业相互竞争。当企业引进或者创新一项新技术的同时,马上就得跟进,设想在此基础上创造出几个超过自己超过原技术的更新的技术,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希望集团发展之初,进入养殖业,后来不少人跟着上同样的项目,于是他很快就又创新技术含量更高的饲料工业,还是有许多人紧跟其后,研发科学养殖饲料,这回希望集团则创新思维,企业扩张,很快就占领了全国的绝对市场,但与此同时,又开创了技术含量高的绿色乳业产业,进而又大踏步地进入房地产业、金融证券业,这里看出,希望集团始终在领跑,始终在不但创新超过原来的自己。本文把这种创新机制叫做“1+n”的创新技术更新机制。

第三,建立企业机体科技创新竞争机制。首先是企业决策管理核心环节,要启用领军人才。原则上讲,这个评价标准应让创新能力说话,让市场和实践说话,不应是其它什么标准。同时建立“上下”与“进退”机制,使他的价值取向应当是使企业连续有创新能力,不断地领跑市场的能力,在这样的机制下构建核心机体,在竞争中确立核心机体。

六、建立科技创新的产权、股权及绩效机制

企业的资产构成有有形资产或物化资产、货币资产,介于两者之间的是无形资产,包括有知识产权、技术、智力等要素。为了促进技术创新、自主创新、国际上发达国家也有先例,赋予科技创新者、技术精英,以智力、知识、技术形态的资本作为公司、企业资本以持股权,或拥有认购的期权,实现智力投入,这是完全市场经济产权制度创新的重要改革和创新机制。企业股权制的创新,以强利益激励和物质保障来有效地吸引和稳住科技创新人才、领军人才和关键核心人才,使企业连续保持有创新能力,不断有技术创新、自主创新成果产生。

关于绩效机制,这也是企业竞争创新的重要手段。要在企业的各个层面建立绩效标准系统、绩效考核技术系统、绩效认证系统、绩效兑现执行系统等,使技术创新的各个层面的个体和团队受到褒奖,形成良好的激励机制。

上一篇:浅析企业文化建设 下一篇:由TOC引发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