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县域经济度发展报告

时间:2022-04-12 09:14:38

湖北省县域经济度发展报告

2006年是“十一五”的开局之年,也是湖北县域经济发展取得新的突破的一年。一年来,全省各地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省委、省政府“一主三化”的指导方针,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从各地实际出发,扬长避短,为“十一五”开好头、起好步打下了良好基础。

一、发展态势

1、县域经济整体实力增强,发展提速,成为全省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

2006年,全省76个县(市、区)实现生产总值3866.61亿元,同比增长11.86%,是“十五”以来发展最快的一年,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8.7%。县域整体实力增强,一些县市展现出新的亮点。2006年,全省30个县(市、区)的GDP过50亿元,比上年增加了6个;20个县(市、区)的一般预算收入过2亿元,增加了9个。以宜都、蔡甸为代表的20个经济综合强县,作为全省县域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排头兵”,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仙桃、潜江、大冶等8个县(市、区)的GDP过100亿元,仙桃市达到162.51亿元。全省县域一般预算收入突破百亿元大关,达到111.94亿元,增长17.25%,占全省地方财政收入的23.8%;对全省地方财政收入增长的贡献率为17.2%。48个县(市、区)的一般预算收入过亿元,比2003年增加了7个;江夏区、新洲区、大冶市、仙桃市、潜江市的财政总收入过10亿元,其中潜江市达到13.93亿元。

2、工业化进程加快,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2006年,县域工业实现增加值1232亿元,同比增长18.85%;工业占县域经济的比重由上年的29.85%提升到31.86%,对县域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6.4%。蔡甸、阳新、大冶、丹江口、宜都等11个县(市、区)的工业化率达40%以上。工业化进程的加速,促进了县域非农产业加快发展。县域第二产业增长17.4%,高出全省第二产业增幅1.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长12.6%,高出全省第三产业增幅1.6个百分点;县域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28.9∶35.5∶35.6调整为26.9∶37.4∶35.7,非农产业的比重上升了2个百分点,经济结构进一步改善。

3、经济效益明显提升,财源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2006年,县域规模工业实现增加值828.85亿元、利税237.97亿元,同比增长24.2%和43.3%,高出全省规模工业增幅4.2个和23.7个百分点。2006年县域工商税收达到61.92亿元,比2003年增长68.26%,是同期县域地方财政收入增幅的3.8倍,占县域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也由2003年的38.8%提升到55.3%。工商税收大幅增长,为改善县级财政状况发挥了重要作用。不少县(市)培育起一批竞争力强的骨干企业,成为当地重要的财源。县域年销售收入过亿元的工业企业发展到441家,税收过千万元的企业有150家,39个县(市)拥有3家以上的利税过千万元的骨干企业。

4、产业聚集度提高,形成了一批特色产业群

各地以园区为载体,依托资源优势,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推进企业向园区聚集,培育和壮大产业集群,增强了区域竞争力。据调查,全省40个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聚集企业2755家,其中规模企业840家,从业人员达到28.8万人,关联企业比2004年增加了778家。2006年,集群企业共实现销售收入601.26亿元、利税60.1亿元,与2004年相比,年均增长33.5%和36%。仙桃无纺布、鄂州金刚石刀具、通城涂附磨具、宜昌磷化工和化成箔、荆州石油机械、京山包装机械、谷城蓄电池、大冶劲酒等在全国具有较强的竞争实力。

5、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发展后劲明显增强

2006年,全省县域招商引资和固定资产投资在前两年较快增长的基础上,增势依然强劲,项目建设取得新成效。各县(市、区)共引进内外资644.8亿元,同比增长19.84%;有20个县(市、区)实际利用外资超过1000万美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达到1408.24亿元,增长27.97%,有26个县(市、区)的增速超过30%。全年县域开工工业项目4809个,比上年增加了987个,其中投资过千万的工业项目1656个,实际完成投资396.98亿元;投资过1亿元的工业项目143个,实际完成投资134.3亿元。一批投资过亿元的重点项目相继建成投产,形成县域新的经济增长点。

6、城镇化进程稳步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加快

近年来,各县市加快旧城区改造和新区开发,不断做大县城面积;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城市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城市现代文明向农村辐射,推动第二、三产业加快发展,增加就业岗位;改革户籍制度,降低农民进城门槛。近3年来,县域每年有33.7万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县域城镇化率达到27.72%,比2003年提高了1.18个百分点。经济较为发达的县(市),二、三产业创造出较多的就业岗位,农村富余劳动力实现就近就地转移,大冶、老河口、京山、赤壁、仙桃等的城镇化率在40%以上。2006年,76个县(市、区)从事非农产业的人员达到1449.13万人,比2003年增加了237.72万人,占县域社会从业人员的57.45%,比2003年提升了5个百分点。

二、基本经验

湖北省县域经济2006年发展提速,是近年来省委、省政府提出“一主三化”、实行扩权强县政策以及全省上下齐心努力的结果。其基本经验是:

1、坚持县域经济“一主三化”指导方针,形成良好的发展氛围

2002年,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了县域经济“一主三化”的指导方针,把县域经济的发展作为全省两大战略重点之一(武汉城市圈、县域经济),连续5年召开了全省县域经济工作会议。各地、各部门采取多种形式,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这些重大举措,把扩权强县的政策措施落到实处。省直有关部门也制定了相应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具体措施。5年来,省委、省政府的这些重大举措在全省上下产生了强烈反响,“一主三化”的指导思想深入人心,各县(市)谋发展、促发展的良好氛围初步形成。

2、坚持以扩权强县为突破口,推进体制机制创新

2003年以来,省委、省政府按照多予、少取、扩权、放活的原则,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增强了县域经济自我发展能力。一是扩大县域经济社会管理权限。从审批制度入手,2003年下放了239项行政审批、审核事项;2003-2006年,先后分三批赋予42个县(市)地市级经济管理权限;实行资金、信息、项目、计划直达,减少了中间环节,降低了行政成本,提高了行政效率。二是实行激励性的财政政策。从2004年起对52个县(市)实行省直管的财政体制,对县域新增工商四税省级和市级分成部分全部返还县(市),三年来财政返还资金约15亿元。财力下移,充分调动了县(市)发展经济的积极性。三是大力推进国有、集体企业改革,加快民营化进程。2002年,全省推广了仙桃市民营化改革的经验,各县(市)加大国有、集体企业改革力度,按照“三到位”(职工身份置换、安置和企业债务处理到位)的原则,大力推进民营化进程。目前,全省县域工业企业改制面达98%,民营经济占县域经济的比重达60%以上。通过体制机制创新,给全省县域经济增添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3、坚持以园区为载体,推进产业聚集发展

5年来,各地将开发区、工业园区建设与小城镇建设统筹规划,集中资金,完善配套设施,引导企业向园区集中,园区企业向关联产业链发展,提升了园区的聚集效应和产业的关联度。2006年,省政府与国家开发银行协调安排52亿元政策性贷款,重点支持县(市、区)工业园区、开发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全省县域开发区发展到92个,聚集企业2.14万个,年销售收入达到1336亿元,吸纳农村劳动力70多万人。企业的聚集,带动了相关产业的聚合,促进了产业集群的发展。到2006年底,全省县域共有销售收入过亿元的产业集群179个,关联企业5711家,职工总人数106.79万人,年销售收入1292亿元。全省还涌现出了一批特色经济板块,如潜江的化工,仙桃彭场镇的无纺布,汉川的纺织服装,洪湖的化工装备,鄂州的金刚石刀具,京山县的轻工机械,荆州区的石油机械,黄冈的食品工业,公安、曾都、谷城、丹江口的汽车零部件,枣阳的汽车磨擦片,广水的风机,通城县的涂附磨具等,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具有较大影响。开发区、工业园区的发展,成为招商引资的重要载体,2002年至2006年,全省招商引资资金总额达2118.7亿元。目前,园区经济、招商经济、特色经济已经成为了促进全省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引擎,发展势头强劲。

4、坚持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加快培育市场主体

5年来,省委、省政府大力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选择了1000家成长性好的中小企业重点扶持;选择100家中小企业、100家民营排头兵企业重点培育;选择40家产业集群重点跟踪,并于2006年出台了《关于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的意见》,制定了具体措施,大力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连续几年开展了银企对接活动,举办了两届中小企业-大专院校(科研单位)产学研合作项目洽谈会,在专项资金安排上予以重点倾斜,在煤、电、运上予以重点保障,同时还加大了考核力度。到2006年底,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了7645家,当年净增983家,100家重点中小企业和100家民营排头兵企业在速度、效益、后劲上普遍高于全省平均水平,40家重点产业集群实力进一步增强。通过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一大批企业得以迅速成长壮大,正在成为县域经济的骨干和支柱。

5、坚持改善县域经济的发展环境,加快服务体系建设

一是省委、省人大、省政府高度重视政策法制环境建设,近年来先后出台了《湖北省实施〈中小企业法促进法〉办法》、《湖北省企业负担监督条例》和《关于进一步加快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法规和政策措施,为企业发展创造了公平竞争的良好环境。二是省委、省政府在全省大力实施“文明湖北”、“信用湖北”、“最佳金融县(市)”等信用工程,加快完善政府、企业和个人信用体系,信用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三是高度重视民营经济的发展,表彰了一大批发展民营企业的带头人,大力宣传民营企业家创业发展的先进典型,充分激发了投资者的创业热情。四是加强了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5年来,全省共建立了113家担保机构,累计担保贷款124亿元,初步形成了省、市(州)、县(市、区)三级担保体系,为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还注重加强了中小企业信息服务、人才培训服务等体系建设。目前,全省上下服务于县域经济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大大增强,县域经济比学赶超、竞相发展的局面已经形成。

三、进一步发展的工作措施

湖北县域经济要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必须认清形势,抢抓机遇,进一步增强紧迫感。

1、着力营造创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在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重点营造发展的软环境。一是进一步完善扩权强县的政策措施。将扩权县(市)扩大到所有县(市),依法对行政许可、行政审批审核事项进行清理,按照能放则放的原则,再下放一批对县域经济发展有重要促进作用的经济社会管理权限,赋予县(市)更大的自和决策权。继续实行激励性的财政政策,完善省管县市财政管理体制,提高县(市)自我发展能力。二是扎实推进“文明湖北”、“信用湖北”创新工程,加快完善政府、企业和个人信用体系,在全社会营造诚信守诺的良好氛围。三是大力宣传企业发展的先进典型,保护、支持、关心、培养企业家,形成企业家干事业、创事业的良好风气。四是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部门的工作作风,建设服务型政府。积极推进信用担保、投资融资、创业辅导、技术支持、人才培育、信息服务等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对中小企业的服务。五是完善县域经济的考核评价体系,进一步形成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激励机制。六是采取措施,加大对“三乱”查处力度,切实保护企业合法权益。七是加大法规政策督办落实力度,定期对各地、各部门贯彻落实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法规政策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通报,督促各地、各部门把各项政策用足用活用到位。同时,结合县域经济发展中的突出问题,不断完善相关的法规和政策措施。

2、着力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

一是围绕全省“千亿元产业计划”的实施,抓住全省培育汽车、钢铁等4-6个销售收入过千亿元大产业的契机,选择优势产业和企业,打破区域、部门界限,推进大产业在我省区域内的配套协作,带动县域经济结构调整。二是引导各县(市、区)围绕产业基础和资源条件,重点培育1-2个优势产业,延伸产业链,做大做强,形成特色支柱产业。三是以自主创新为动力,加快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基础较好的县(市)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整合资金、技术、人才等资源,加快培育壮大一批高新技术企业,重点培育一批高新技术骨干企业、成长性好的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示范企业、科技型农业及农产品加工重点龙头企业。每年举办一次产学研合作项目洽谈会,命名一批共性技术研发中心,促进企业之间、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之间的知识流动和技术转移。四是以节能减排为抓手,推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社会建设。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确保工业能耗每年下降4%的目标。组织好小纸厂、小水泥、小火电等专项治理工程,推进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促进资源的回收利用,加强环境保护,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五是以创精品名牌为突破口,加大激励措施,加强引导和资源整合,上规模、上档次,形成一批在全国叫得响、有竞争力的区域品牌。

3、抓好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建设

督促各开发区、工业园区用好52亿元开发行政策性贷款,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招商引资的硬环境。加强县(市)开发区、工业园区管理,合理确定开发区和园区各分区的功能定位,充分发挥园区的聚集辐射功能、示范作用和体制机制创新功能作用,促进企业向园区集中发展、向关联特色产业聚集发展,形成分工协作、布局合理的产业群、产业园和产业链。把园区建设与培育特色产业、优势产业结合起来。节约用地,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提高园区单位面积的产值利税贡献率。严把项目入区入园审核关,确保新上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环保政策和安全生产要求。大力促进小城镇建设,将发展工业园区、开发区与发展城镇建设结合起来,重点抓好“百镇千村”工程,通过产业兴镇,带动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促进农村城镇化建设。

4、推进产业集群发展

组织实施《湖北省产业集群“十一五”发展规划》,出台促进我省产业集群发展的政策性文件,明确培育产业集群的指导思想、原则、重点和措施。全省重点抓好汽车零部件、机械制造、化工、纺织、建材、医药、食品等40个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的发展,形成一批特色工业板块。一是培育龙头企业,带动产业集群发展。积极引导社会资源、生产要素等向龙头企业集聚,支持龙头企业采取多种方式,对上下配套企业进行重组、改造,做大做强,努力把其打造成辐射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促进产业集群加快发展。二是加强协作配套,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引导关联产业、企业、项目与龙头企业链接,实施资源整合和产业融合;引导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与龙头企业形成专业化分工、配套生产;引导产业内部分工向精细化方向发展,提高产业集群的专业化水平;引导企业产品向上、下游延伸,带动一批项目,拓展产业集聚空间;引导产业集群的核心企业不断增加研究开发投入,加快产品升级换代,逐步将一些配件及特定的生产工艺分离出来,衍生或吸引更多的相关企业集聚,形成一批新的专业化配套生产企业。建立专项资金,重点扶持为产业集群提供服务的生产力促进中心,技术支持中心,产品检测检验中心,新产品、新技术研发中心,信息化建设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5、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招商引资是进一步推进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要认真总结招商引资中的经验教训,深入研究国内外经济发展的新趋势、资本流动、产业转移的新特点,不断创新招商引资的方式方法,提高招商引资的效果。要把招商引资与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新兴工业化、经济结构调整、企业改组改制、培育高新技术产业、推动工业园区建设和产业集群发展结合起来,通过招商引资带动一个产业,搞活一批企业,壮大一方经济。招商主体由政府为主转向企业、中介组织为主,推行业主招商、招商、以商招商、联合招商和网上招商。注重项目的引进,在引进项目中,打“特色牌”、“优势牌”、“资源牌”,围绕产业链招商,围绕培育支柱产业、骨干企业招商,不以污染环境、破坏资源为代价,注重引进技术档次高、成长前景好、对经济带动作用强的大企业、大集团、大项目和世界知名品牌。每个县(市)力争引进一个大项目,带动一批关联企业的发展,形成一个大的产业链。

6、以工业化带动农业产业化经营

用现代工业理念谋划农业,把培育发展产业化龙头企业,建设规模化的产业基地,作为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举措来抓,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是要围绕优势主导产业,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围绕粮食、棉花、畜禽、油料、蔬菜、水产、林业、水果、茶叶、烟草等主导产业,在全省重点培育30个年销售收入过10亿元、50个年销售收入过5亿元的加工型龙头企业,50个创汇过1000万美元的出口型龙头企业。二是完善农业产业化经营机制。鼓励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与农户签订产销合同,大力发展订单农业,支持企业与农民建立紧密的利益共同体。三是围绕农产品优势产业带,建立一批关联度大、精深加工能力强、规模集约水平高、辐射带动面广的示范基地。四是发展农村各类中介服务组织,鼓励龙头企业、农业科技人员和农村能人以及各类社会化服务组织,创办或领办各类中介服务组织,培育和扶持专业大户和经纪人队伍,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五是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发展优质专用、无公害及绿色食品,加强质量标准和质量检测,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六是整合资源,打破区域界线,加大政府扶持,培育20个优质、高效、安全、生态,在国内外市场具有一定知名度和较强竞争力的农产品品牌。七是积极支持创汇农业,鼓励农产品出口。

上一篇:破坏性创新理论及启示 下一篇:民营经济――大冶县域经济发展的强力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