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如何评估中国的未来?

时间:2022-04-23 08:08:43

海外如何评估中国的未来?

2012年以来,海外对我国经济走向有诸多猜测。党的十召开后,世界各国都在聚精会神地看待中国最近发生的每一件大小事务,千方百计地搜集一切消息,生怕遗留一点蛛丝马迹。从诸多猜测与议论中,以下几点比较有代表性。在2013年到来之际,稍加整理出来以与朋友们分享。

中国必须改变GDP思维

由于GDP数值容易搜集和统计,而且容易掌握,尤其容易被理解,因而近10年一直是中国衡量得失的主要标准。但现在中国需要变了。在中央统计数据中,也在开始压低GDP所占的份量。

因为GDP的局限性太大,并不能充分表达一个国家的经济强弱,特别是不参照人均,而一味追求总量时。

另外,刻意鼓吹中国GDP的成长和强大,动辄以GDP的总量超越了哪些哪些国家而排到全球第几而骄傲,特别是最近又在讨论中国何时超越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其实这种“示强”是危险的。因为中国还远没强大到可以傲视群雄的程度,于是国际上那些名副其实的强者和境况不妙的老牌,包括那些力量薄弱的小国,很容易达成一致在中国周围形成“包围圈”。2012年菲律宾公开支持日本修改《和平宪法》制衡中国,就是明显信号。

中国经济软着陆的硬道理

2012年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在各国报刊上都受到广泛议论。特别是第三季度,增速仅为7.4%,这是14个季度中的最低。

从两位数降到一位数,其实未尝不是好事。否则,资源消耗过大我们是难以持久的。资源消耗性产业所占比例必须降低。而8%的经济增长率足以保障劳动力增量同样趋缓的就业压力。现在劳动人口增长速度只有0.5%,是10年前的1/3。香港经济学家常健甚至认为:6%-7%而非8%-9%的增速,更适合中国国情。

中国人仍是财富增长最快的

仅就家庭财富的增长速度而言,中国财富10年已经翻两番,仍是最快的。而个人资产5000万美元以上的富豪数量,中国有4700人,已经超过了日本的3400人。与此同时,欧洲、亚太和印度的个人财富比2010年还呈现了减少的趋势。

另外有趣的是,从数量上看,中国大陆女富豪已占世界过半。据上海胡润研究院统计:在拥有10亿美元(约合63亿元人民币)以上的世界最富有的22位女人中,50%以上是中国人,30%来自房地产业,20%从事制造业,14%是做服装的。其平均财富为137亿元人民币——2003年时按10亿美元为富豪标准,全中国男女合计只有1人,而现在是113人(据福布斯富豪排行榜)。

2012年,白手起家的富豪中48岁的龙湖地产董事长吴亚军拥有财富380亿元,高居世界榜首。富华国际集团陈丽华、玖龙纸业张茵、SOHO中国张欣均在前10名之列。如今,“中国女富豪就像中国的乒乓球一样,在全球占压倒优势,不可战胜。”(胡润语)

但是,中国富豪依然面临“脆弱的繁荣”,中国还存在很多令企业家们担忧的政策风险。此外,中国人的贫富差距非常悬殊。

未来十年中国的五大挑战

首先,是资源瓶颈。很明显,经济指标的起伏会受到资源供给的影响。要维持7%-8%的增长,需要消耗大量资源。中国周边的俄罗斯、中亚及南亚,虽然都蕴藏有大量资源,但中国和这些地区几乎都存在着外交层面亟待解决的问题,并非一蹴而就的事。

其次,是领土纠纷。资源问题必然引发领土问题。未来的局势对谁有利?至少时间在北京一边,数量的优势也在北京一边。至于周围菲律宾、越南和美国的联合军演貌似来势汹汹,也只是一时作秀而已。中国需要继续埋头以经济发展为本,搞好自己的事最重要。

第三,是人口老化。中国人口老化问题很严重,继续从中国东部沿海向内地的内蒙古、、新疆等资源消耗少的地区移民。同时关于放开计划生育一胎政策的呼声也正变得高涨。

第四,是普遍孤独。与前述相对应的,是“孤独感”在中国广大地区正像污染一样扩散。英国BBC指出:中国农民因为失去土地百无聊赖而孤独;儿童因为独生子女政策而孤独;年轻人因为背井离乡到大城市但却没有相应保障且又无家可归(他们无法承受无力供养家人的耻辱)而孤独;而他们的老人则在家乡因丧失了绵延已久的儒家敬老传统的关怀而孤独。

第五,是教育问题。美国《福布斯》指出:不彻底改善现行教育体制,中国不可能提高在全球价值链的位置。但这个将对中国劳动生产率产生最长远影响的国策,却几乎没有引起重视。中国教育体系的首要任务,从来不是培养独立思考能力,而是复制官方的“中心思想”。这正是很多新富阶层将孩子从公立学校转入私立国际学校的原因:“人文教学方式上相差太远,后者强调如何学习,而不是学习什么。”

而高考制度迫使学生采取残酷甚至龌龊的竞争手段,这将令整个中国社会只顾个人利益,无视任何超越家庭私利的价值观,并使得工作环境充满了猜忌和零和环境。结果,一方面接受国际学校教育的孩子很难再进入中国大学,而只有移民海外;另一方面从公立学校进入国内顶尖大学的学生,已成为死记硬背的应声虫。

《福布斯》最后说:当思考确保未来增长的改革时,最好解决能侵蚀任何国家最强大资源的问题:民众的思维能力。

上一篇:领先半步生 下一篇:建立真正的现代经济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