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IgA肾病临床表现与病理特点研究

时间:2022-04-22 10:48:34

老年IgA肾病临床表现与病理特点研究

【中图分类号】 R69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1)05-0017-01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IgA肾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和病理特征。方法: 对我院从2000年1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32例老年I gA肾病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并与同期青年 I g A肾病患者进行比较。结果: 老年I g A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大量蛋白尿型 ,肾病综合征、 高血压,;病理以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40.63%),和弥漫性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25.00%)居多,Ⅳ和 Ⅴ级为主。结论: 老年IgA 肾病具有一定的临床病理特征,慢性病变多见。

【关键词】老年 IgA肾病临床表现病理特征

IgA肾病是临床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肾炎,临床和病理表现多种多样。过去多见于青少年,但近年发现老年人中也不少见。为探讨老年IgA肾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和病理特征,我们对我院从2000年1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32例老年I gA肾病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32例老年I gA肾病患者均为我院住院病例,为老年组,男19例, 女 13例 ,年龄 60~73岁, 平均 66.4±3.3岁,选择同期青年病例32例为青年组,男 20例,女12例,年龄17~44岁,平均年龄31.2±1.9岁。所有病例均经 B超定位肾活检证实为原发性 I gA肾病。

1.2 方法IgA肾病的分级,Ⅰ级:肾小球基本正常 ; Ⅱ级: < 50%的肾小球有系膜增宽伴细胞增生 ,间质无变化; Ⅲ 级:系膜弥漫性增宽伴细胞增生 ,偶有粘连和小新月体形成 ,间质水肿和细胞浸润; Ⅳ级:弥漫性系膜增生及硬化 , < 50%的肾小球有新月体形成,可见小管萎缩和间质炎症; Ⅴ级: > 50%肾小球有新月体形成。

1.3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输入SPSS13.0软件包,率的比较用X2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表现比较 老年组蛋白尿、高血压的发生率高于青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临床分型 老年组中,蛋白尿型14 例 (43.75% ) , 尿 检 异 常 型7例 (21.88 % ) ,高血压型4例 (12.50 % ) ,孤立性镜下血尿型3 例 ( 9.38 % ) ,反复发作肉眼血尿型3例(9.38%),新月体型1例 (3.13% ) ; 青年组中尿检异常型11 例 (34.38 % )、 反复发作肉眼血尿型 8例 ( 25.00% )、 大量蛋白尿型 7例 (21.88% )、 孤立性镜下血尿型 3例 (9.38% )、高血压型2例 (6.25% )、 终末期肾脏病型 1例 (3.13% )。

2.3 病理改变老年组,病理类型依次为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 ( FsGs)13 例(40.63%),其中节段和 (或 )球性硬化的发生率高达52.31%;弥漫性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sPG N)8例(25.00%),弥漫性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伴局灶节段肾小球硬化 (MsPG N+ FsGs) 6例(18.75%),局灶节段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 FsPG N ) 3例(占9.38%),增生硬化性肾小球肾炎 ( SGN)2例(占 6.25%)。青年组中

青年组中依次为 MsPG N 11例 ( 34.38% )、 MsPG N +FsGs 9例 ( 28.13 % )、 FsPG N 5例 ( 15.63% )、 SG N 4例 (12.50% )、 FsGs3例 ( 9.38% )。

病理分级,老年组 Ⅳ~Ⅴ 级共有 18例 (占 56.25% ) , Ⅰ~Ⅲ级分别为 1(3.13%)、 4例 ( 12.50% )和9例 (28.13% ) ;青年组 Ⅰ~Ⅴ 级分别为 6例 (18.75%)、 4例 ( 12.50% )、 13例 ( 40.63% )、5例 ( 15.63% )、4例 (12.50%) ,其中 Ⅰ~Ⅲ 级占 71.88%。

3 讨论

IgA肾病是临床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持续或间歇性血尿。大量蛋白尿、 肾衰竭或高血压是 IgAN 预后不良的临床指标[1],而间质纤维化被认为是其预后不良的主要病理指标[2]。

过去多认为 I gA肾病好发于青少年 , 16~35岁患者占 80%[3],但是近年来发现老年I gA肾病患者有增多的趋势。但是临床表现及病理与青年I gA肾病不同。本组中来年患者的特点是:蛋白尿的发生率较高,大量蛋白尿者占59.38% ,其中肾病综合征占15.63%,血尿发生率低于青年组,仅占12.50%;高血压发生率占12.50%,明显高于青年组,慢性肾衰的发生率低于青年组,这与文献报道不一致[4]。

老年I gA肾病患者临床分型中 ,以蛋白尿型最多。老年I gA肾病病理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为主,占40.63%,且多为Ⅳ和Ⅴ级,提示老年 I gA肾病患者的病理改变从开始发现就比较严重,预后可能较差。可能与老年人患者肾功能存在退行性病变,肾小球滤过率下降,浓缩功能减退有关。

总之,老年I gA肾病有一定的病理特征,由于老年人多伴有高血压、动脉硬化等危险因素,诊断和治疗会相对困难,而肾组织活检率较低,应引起临床重视。

参考文献

[1] D? Amico G. Natural histor y of idiopathic IgA nephropat hy: role of clinical and histolog ical prognostic factors. Am J Kid ney Dis, 2000, 36( 2) : 227- 237.

[2] 张燕萍, 陈香美,庄永泽,等.肾小管间质损害在 IgA 肾病中的临床意义[J]. 中华内科杂志, 2001, 40( 9) : 613- 617.

[3] 汤力,陈香美,邱强,等. Ig A肾病随增龄变化的特点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J]中国老年学杂志, 2004, 24 (5) : 385.

[4] 肖英,栾森.老年原发性IgA肾病22例临床病理分析[J]. 山东医药,2010,50(12):96-98.

作者单位: 454450 河南博爱县人民医院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上一篇:小儿气囊导尿管在急会诊治疗后鼻孔出血中的应... 下一篇:灭活的青春双歧杆菌治疗小鼠肠源性感染的血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