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服务贸易开放进程存在问题与开放利弊

时间:2022-04-22 09:36:22

金融服务贸易开放进程存在问题与开放利弊

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金融服务贸易的自由化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2001 年中国加入 WTO 意味着中国金融服务贸易将揭开新的篇章, 这是中国迅速融入全球经济发展的历史必然趋势, 同时也是我国经济腾飞, 人民过上幸福生活的内在需要。 但是不能忽视的是我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 人口基数大, 底子薄,经济发展不均衡依然是现状。 对于金融服务贸易的发展还刚刚买迈上轨道, 面临着无数的机遇与挑战。

一、存在的问题

(1)海外业务发展滞后

我国金融服务贸易的政策开放度与本土化程度尚可,但是国内金融机构对于海外市场的开拓程度极低。

以海外证券投资为例, 处于对大笔资金外流的忧虑, 我国对与境外投资长久以来都进行了严格的管制。然而现如今为了适应新的金融发展形势,我国于2008 年终于推出了 QDII 制度, 即允许合格的境内投资者将外汇投资于海外市场。中国工商银行等 6 家中外资银行获得了 QDII 的资格。其中以花旗银行的 QDII基金品种最为繁多, 除了传统的施罗德和贝莱德基金以外, 还有一些注重于新兴市场的富兰克林邓普顿; 行业投资的百达基金; 与海外房地产挂钩的亨德森远见系列等等。

究其根本原因, 海外业务的发展滞后主要是由于我国金融机构的竞争力低下导致的, 竞争力低下的一个重要原因便是我国缺乏金融产品的创新。 不得不承认,我国在金融业的发展落后发达国家有上百年, 一些重要的金融创新都诞生于发达国家, 例如资产证券化、 期权掉期等一系列金融衍生品。 我国的金融发展滞后的状态短时间内无法改变, 但是可以努力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最好的方法便是加速国外优秀的金融产品在我国的推广。近两年来我们也看到了融资融券的推出,包括近期即将运作的国际板,白银期货,黄金 ETF 等,但如何将这些产品本土化也是相关方需要考虑的问题, 使其更加适合中国的企业个人投资者。 与此同时力求能在这些产品的基础上作出一些更改与完善再反过来向海外推广。

(2)金融体系运行效率低下,成本较大

吸引国际金融机构实现高度的开放, 没有强大便利的硬件配套设施来是无稽之谈。以中国人民银行的大额支付系统来说,该系统资金转账的速度可以达到很快,但是跨境支付就受到很多限制,转账速度也大大下降,手续费更是高的离谱。不仅如此,该系统的工作时间过短,若是未能在下午 16:30前办理付款,即不能实现付款操作。

(3)跨境支付下市场准入承诺限制较多

中国入世文件中对于跨境支付的市场非常严格。这种限制虽然一定程度上保护了我国的经济稳定,但同时也会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很大的阻力。这种情况下两全其美的办法是很难得出的,也正是因为如此,才致使这一系列限制措施的取消也非常困难。但是不取消这些限制,那么我国金融服务业的水平也将受到限制,甚至可能阻碍我国的经济向更高水平的发展。因此,这可能成为了与其他国家金融服务贸易本土化开放度差距的一个重要原因。

(4)资本与金融账户开放度低

1996 年我国开始实现经常账户下人民币可兑换, 金融与资本账户依旧开展较为严格的监管。 中国资本管制包括三个方面即证券投资、 直接投资和对外借债。证券投资方面,限制中国居民到境外购买或是出售货币、资本市场工具。直接投资方面,外商在我国直接投资中存在汇兑限制的不多。虽然中国吸引对外投资规模处于世界前列,但对外直接投资规模却很小;境内企业机构对外直接投资需经外管局等有关部门审核。对外借债方面,对外商投资公司企业借短期或长期外债无审批要求,但境内其他机构涉外借款必须取得借款人资质和指标并要由外管进行金融条件审批。

二、金融服务贸易开放之弊

第一方面:金融服务贸易的开放扰乱了本国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政府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受到干扰。这些政策都将提高本国的基准利率。 如果市场是开放的, 根据利率评价理论, 大量的外国资本就将涌入我国寻求更高的回报, 这会造成输入型通货膨胀。 抵销了原先的紧缩货币的政策。 又如在外国金融机构高效率的资产管理产品服务进入我国后,居民对现金的需求会不断减少, 转而投入收益更高的一些长期理财产品及金融工具, 这将对我国的货币的需求结构产生重大的影响, 若是我国央行没有能过把握住这种变化, 在货币政策上有所失误的话,将会偏离经济现实发展的需要。

第二方面:金融服务贸易开放将在短期内冲击金融体系的稳定。开放使得大量的外国资本涌入国内,这些资本将增加资本金数量,为投资融资提供便利。那么究竟该如何使用这笔资金呢?若是这些贷款涌入了效益差, 风险较大的企业, 加之以开放的金融资本证券市场,那会产生巨大的危机隐患。金融服务业在经济领域的巨大作用也就意味着其破坏作用不仅限于金融服务部门生产能力的下降, 而是会使整个经济遭到重大的创伤, 所有这些冲击, 最后都表现为经济增长率的放慢甚至为负。1995 年墨西哥发生金融危机,GDP 增长率从 1994 年的 4.4%急剧下降为 1995 年的-6.2%, 下降了 10 个百分点,而 1997 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也使得发生金融危机的几个国家的 GDP 增长率由正转负,最为严重的是印度尼西亚,其GDP 的实际增长率比前一年下降了 20 个百分点。从金融机构本身到财政、货币和社会稳定、国家安全都会受到金融危机的强冲击。

总结

总而言之,我国金融服务贸易的开放进程仍然趋于缓慢,而由于受国情以及国际形势的影响,我国开放的水平也一直趋于较低的水准,与发达国家无法媲美。而在如今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今日,服务业俨然已经成为了国民经济最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为了服务业的快速发展,跨境的服务贸易是不可或缺的,而作为重中之重的金融服务业更是如此。希望在以后的发展中,我国的金融服务业能朝着更加科学健康的方向发展,为我国的经济带来更多的活力。(作者单位:浙江工业大学)

参考文献

[1]王旭峰 《中国金融服务贸易开放度评估一兼论中国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路径选择》 ,2010

[2]张金清, 管华雨《中国金融市场准入和国民遇承诺水平的测度研究》 , 《财经问题研究》2008.3

[3]刘辉煌《论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与比较优势原理》 , 《求索》 ,2001.3

[4]陈炳才《中国金融服务业开放战略研究》 , 《世界经济》 ,1999.11

[5]方友林,冼国明《市场准入交换与发展中国家的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4.2

[6]宋耀, 张伟 《中国金融服务贸易开放度评价》 , 《安徽大学学报》 , 2003.11

[7]施丹《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的经济效应分析》 ,2007

[8]郭柏阳《我国金融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研究》 ,2009

[9]张汉林,国际服务贸易,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 2002

[10]李伟.金融深化、 金融约束和中国金融开放 [D].湖北:武汉大学, 2003, 4 .

[11]杨德勇,金融产业组织理论研究,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

[12]MattooA:Liberalization in the Developing and Transition Economies world,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1998

[13]Rajan, Raghuram G.and Luigi Zingales, Saving Capitalism From theCapitalists, New York:Crown Business Press,2003

上一篇:中信银行供应链金融研究分析 下一篇:基层法院省直管后经费保障体系和制度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