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开展合作学习

时间:2022-04-22 11:40:44

如何开展合作学习

课堂教学中,常常有一部分学生由于得不到参与机会或者由于胆小,不敢当众发表意见而长期处于“旁观”、“旁听”的被动地位。久而久之,也就养成了他们怕思考、怕交流的懒惰思想。开展合作学习,就是要合理安排小组合作学习,它除能有效避免这一现象发生以外,还能使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和整个过程之中。所以引导学生小组合作参与学习,须做好以下几点:

第一,建立合作学习小组。根据学生的性别、能力倾向、学习成绩、特长爱好、能力及生物学活动的性质和完成活动所需的器材,组建合作小组,各组的平均程度差不多,但组员间的异质性较高。为了鼓励各成员积极参加,并且都能够在合作学习中有所收获和成功,在教学组织上教师应有计划地将小组成员进行分工,承担各自的任务,如小组长、操作员、记录员、交流员等。在不同的合作学习活动中,各角色可以进行互换,经过一段时间,小组的组成,也可重新编排,以利于不同学生的相互了解、相互合作、相互信任。

在小组学习进行的过程中,教师除设计教学计划,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组织功能外,还应以指导者和编导者的身份和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真正做到师生合作、生生合作。

第二,群体协作。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的互相协作、探究学习,本身就是一种参与,一种“亲历”。在合作学习的情境中,学生之间是积极互赖的,为了完成某个学习任务或达到某个目标,就必须具有协作意识。教师应引导学生形成“一个好汉三个帮”和“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观念,并使之在协作学习中逐步学会合作技能,如:会倾听,不随便打断别人的发言,努力掌握别人发言的要点,对别人的发言作评价;会质疑,听不懂时,请求别人作进一步的解释;会组织,主持小组学习,能根据他人的观点,做总结性发言。

第三,选择适于合作学习的内容

并不是所有的内容都要进行合作学习。当遇到学习内容较多,单凭个人的努力很难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或者是操作难度较大,一个人难以解决学习任务时,就可以进行合作学习。教师在不同课型的教学中应充分挖掘新课程教材中适合于合作学习的内容,特别是对新教材已提供的丰富多彩的素材(如:讨论、思考、阅读、练习与活动、观察和实验、调查、探究、研究性学习课题等)要多作一些精心的设计和处理,可优先选择这些活动来组织合作。如对人和动物体内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就可让学生通过合作学习,最后将生活经验和新信息有机整合,得出结论。

第四,照顾后进生。小组合作学习方式保证了同一时间有多数学生乃至全部学生参与发言,打破了过去一人发言全班听、优生发言后进生听的局面。由于教学时空的相对拓展,学生表现的机会多了,所有的学生都积极思考、主动参与。后进生更容易成为教师和学生关注的对象,他们有了更多的参与机会。思维堵塞时,伙伴或老师帮助疏通;遇到困难时,可以及时得到援助;有了学习成果,可以得到表现的机会,使他们有了学习的劲头与热情。

合作学习不能流于形式,在课堂上要把一定的时间留给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对于教师或学生提出疑难或有争议问题,如果教师急于让尖子生来回答,就会剥夺了大部分学生的思考权力,使他们没有机会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受到挫折,久而久之就养成了坐而听之的习惯。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该留给学生足够的交流、思考的时间,使学生人人都能有机会进行磋商,都有权力发表自己的意见,而作为教师应该大胆让学生去讨论,去辩解。在这样的氛围下,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学生学会了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使他们在宽松的合作学习环境下会学,乐学。

第五,教师在合作学习中的作用 。教师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应承担什么样的任务,充当什么样的角色是十分重要的,关系到合作学习的成功与否。在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决不是旁观者,而应该是学生合作学习的指导者。教师应该对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导,注意随时监控合作学习的进程和质量;将合作的观念渗透到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帮助学生掌握相互合作、交流的方法,通过师生合作来带动生生合作。

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不能让学生拿着问题任意讨论交流,否则可能导致放任自流,毫无收获的尴尬结局。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当学生在合作中遇到疑惑问题时,教师要俯下身来,以学生合作者的角色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适时的对学生的合作交流给予指导,适量提出引起学生思考的问题,诱导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自己的观点,自己解决问题的策略。同时,教师还可以及时收集反馈信息,以利于调控合作进程,辅导学生正常开展交流。

第六,重视合作学习和评价方式。合作学习的评价目标和尺度是“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在合作学习中,自主性和共同性的有机结合体现于教学过程的始终,个别搜集学习材料与学习成果共同呈现,集体学习活动中的角色分工、个人评价、小组评价与自我评价的结合等都是有益的尝试。评价从内容上应注重过程性评价,从对象上应注重小组评价。教师适当将个人与小组的成绩挂钩,激励学生的责任感,促进合作的进行。评价可以分为个人自评、组内互评、小组自评、小组互评和教师评价等。对于协同运作良好的小组予以奖励,也可让各组讨论每个成员从中学到了什么,并且让学生在明确任务的同时,拟定在哪些方面应多加努力,学习结果应妥善保存。

合作学习,不仅能培养学生明辨是非,增长见识的能力,还能培养学生适应社会能力,养成团结奋进,共同进步的团队合作精神。因此,小组合作学习必须从小培养,要讲究方式和方法,发挥民主,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做到互相交流,互相学习,共同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学习手段,他能促进学生学会学习,学会交流的重要形式。作为实验教师,我们应不断探索,努力研究,使小组合作学习形式更完善,更合理,更有效。

上一篇:改善化学实验教学提高学生化学水平 下一篇:高三学生语文学习心理特征和调整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