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笔机翻译一体化教学体系

时间:2022-10-17 01:32:07

口笔机翻译一体化教学体系

[摘 要]本文以浙江大学城市学院为例,探讨了独立学院翻译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的模式。它不同于重点大学,而应该结合本地区的经济市场翻译产业的需求,发挥独立学院的自身优势,推行一种口笔机翻译一体化的教学体系。

[关键词]独立学院;翻译应用型人才,口笔机翻译一体化

一、独立学院要接轨经济市场,走自己的翻译人才培养之路

翻译作为一门专业,在我国教育部门首次列入专业目录备案并批准招生,标志着我国完整的翻译专业教学体系的形成。翻译专业还是教育部近几年新批准的外语类二级学科。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城市学院是改革开放后的全国第一所独立学院,她的翻译专业本科人才的培养更无模式可循。我们要想在竞争中求发展,只有走自己的创新之路。独立学院明显不同于重点院校的翻译学院(他们的翻译专业比较注重于翻译理论、翻译批评的学习和研究,注重于经典文献、名著和诗歌等高端文学的翻译研究),独立学院的目标是培养能够在人才市场的应聘中胜出,并能胜任工作的应用型翻译人才。

在当今多元文化的语境下,我国在进一步融入世界的过程中,需要大量的,各种类型的翻译人才。浙江是外贸大省,有数以万计的涉外公司和企业,大量跨国经营的公司和机构也纷纷来到长江三角洲发达地区,就近利用这里的优势,这些都为具有良好外语翻译能力的高校毕业生提供了广阔的就业市场,也为翻译专业方向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条件。从2005年起,合格的翻译工作者被一直被“上海紧缺人才联席会议办公室”列为“长三角紧缺人才”。

面对新经济形势,我们对我省市市场对翻译产业的需求进行了调研。杭州市是“长三角经济区”的主要地区之一,在翻译人才培养、翻译行业自律与市场规范、翻译质量监督、翻译实践能力建设等方面都面临着不同程度的挑战。最近几年,经贸工作中反倾销、反补贴的案件(无论是应诉还是立案)大大增加,急需要掌握WTo的文件、法规,又掌握我国相关文件的高水平汉译外人才。

另外,翻译专业已被教育部批准为独立招生的本科专业。大学生严峻的就业形势使越来越多的高校把“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作为人才培养的战略目标。国内有许多学校在申报筹办翻译专业,以应对市场高质量翻译人才稀缺的现状。2008年,为了修改外语学院的专业培养计划,我们对外语人才的就业市场和我们的毕业生做了跟踪调研,从浙江省,杭州市经济国际化的目标和企业发展的国际化趋势来看,我们得到的反馈也使我们对翻译专业方向的前景充满信心。我们英语专业的学生最近3年的平均就业率在95%也证实了我们的这种推测。浙江省是外贸进出口的大省,即使在目前的经济危机中,据浙江省权威媒体报道,我省外贸企业在这次经济危机中的应对能力优于中国其他省份。

因此,我们要抓住目前和未来市场对合格口译和笔译人才的巨大需求,充分发挥独立学院政策灵活的特点,通过提升学生在语言和文化方面的底蕴,突出对学生综合翻译能力,尤其是口译能力的培养,力争使本学科毕业生在就业质量和档次上有所突破。

二、改革的具体思路和方向

1、重视汉译外人才的培养

入世后,我国对外交流日益频繁,对外宣传的工作量比以前成倍增加。我们需要向国外输出我国的政治、科技、经济和文化发展信息。比如,“长三角经济区”的经贸工作中反倾销、反补贴的案件(无论是应诉还是立案)大大增加,急需要掌握WTo的文件、法规,又掌握我国相关文件的高水平汉译外人才。目前训练有素的汉译外人才奇缺,我们要抓住这个机会。

2、拓宽翻译实践的领域。

反映当代社会、经济、文化、科技、外事、外交方面内容的素材应与文学作品共同成为翻译教学与训练的主体。要改变学院式的封闭教学体系,使翻译教育采用密切联系实际的开放式教学思路。我们积极承接商务性的翻译任务,以训练学生的基本技能和创造能力,同时可以发挥学生从事翻译的积极性,给学生带来一定的收益;要注意应用机译系统和计算机辅助翻译技术来改善教学设施,培养技术应用能力。

3、培养学生的“变译”能力

所谓变译,包括编译、摘译、译述、译写、述评、综述等的能力。这是提高翻译时效,充分利用国外信息资源的必由之路.尤其是科技、经济、新闻等领域.目前我国中央编译局、国家外文局、广播电影电视总局、新华社、中国日报社以及科技、经济、信息研究结构很大程度上就是在靠这种“变译”方法进行工作.可是我国的翻译教学与研究机构对这种此重视不够。

4、加强翻译的信息化建设

我们的应用型翻译方向教学考虑其工作本身在内容、过程和方法上如何借鉴和采用信息科学、信息技术、现代尖端设备来革新自己、促进自身的发展;要注意引进、消化、吸收和应用机译系统和计算机辅助翻译技术方面的新技术、新产品、重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来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提高翻译绩效。为此我们把“计算机辅助人工翻译”列入翻译方向的教学课程。

三、充分发挥独立学院翻译专业人才培养的特点,推行口笔机翻译一体化教学

我们浙江大学城院学生大多来自东部经济发达的沿海城市,生活条件优越,头脑灵活,反应快捷,他们的强项是在外语口语、口译、网络、计算机运用方面得天独厚;弱项是缺乏理论学习,缺乏踏踏实实做学问的态度。我们考虑的是如何扬长教学,培养他们成为有扎实的语言文化基础,有创造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的翻译人才,使他们走上不同的工作岗位后,能在较短的时间内,任本职工作,甚至做出成绩。

复合型、应用型翻译专业人才的能力由核心专业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两个层面组成,我们在课程设置及教学实践等环节要全盘考虑翻译人才等构成要素,发扬“口笔机译并重”的优良传统,在排课和教学方面统筹兼顾、扬长教学,不拘一格育人才。充分发挥城市学院学生的特点和优势,着眼于培养应用型、复合型翻译人才,突出对学生的综合翻译能力:口译(同声传译)、笔译(编译、摘译、译述、译写、述评、综述)、机译CAT的培养。闯出一条适合独立学院的翻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道路。

理论根据。在去年在澳门大学召开的第六届亚洲翻译家论坛上,笔者获悉港澳的一些大学流行一种叫“翻译副学士”的学位。鉴于他们得天独厚的双语环境,各种专业的学生只要通过努力都能获得。它们的课程的特色就是避开名牌大学关于“翻译理论”、“翻译评论”、“经典翻译”等高端课程,专攻口笔机译的一体化的应用型教学体系。“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根据国际流行的Oreozeo学说,我们设计将应用性翻译能力分解为以转换能力为核心的几种应用型能力的组合。

3.2 树立以网络多媒体课堂教学为导向的翻译教学改革思路

我们的应用型翻译方向教学考虑在内容、过程和方法上如何借鉴和采用信息科学、信息技术、现代尖端设备来革新自己、促进自的发展;注意引进、消化、吸收和应用机译系统和计算机辅助翻译技术方面的新技术、新产品、重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如网络资讯、网络翻译、电子邮件传输)来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提高翻译绩效。在翻译教学中,我们的电脑化课堂教学正在悄然兴起。我们采用了在教室网络中实施翻译教学的新模式,认为其重要优势之一是把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社会界限模糊化,改变他们在课堂中的传统角色,并赋予课堂教学和实践活动以真正的活力。学生把翻译看作是与读者之间的交流,而不仅仅是以最终接受评判为目的,从而在教室中形成一个活跃的对话群体

3.3引导学生充分利用于翻译教学的网络资源包括各种翻译辅助工具:

(A)网络词典(B)翻译软件(C)搜索引擎 (D)双语文献资源(E)翻译网站

上一篇:农村参与式教学课堂实效性之我见 下一篇:教师“弱”了,学生“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