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禽流感,老年人应注意的误区

时间:2022-04-22 06:52:54

预防禽流感,老年人应注意的误区

发生在老唐身上的悲剧

68岁的老唐患有冠心病多年,为了养病,他几乎足不出户,饮食起居都由老伴照应,老唐本来酷爱打乒乓,可自从诊断出了冠心病,他基本就和乒乓告别了。如今,老唐唯一的嗜好就是去逛花鸟市场。

只要不是下雨打雷,老唐一早就到小区外面不远处的花鸟市场,心里盘算着今天买些什么,家人虽然反对老唐剧烈运动,但很支持他逛花鸟市场,一来可以散心,二来也能让老唐活动活动筋骨。老唐更是如遇大赦一般,每次都在花鸟市场里逗留半天,恨不得把铺盖都带过去。

某日,老唐在花鸟市场逛了半天,终于打道回府了,老伴也懒得“数落”他,自顾下厨做饭去了。用过午饭,老唐正在里屋躺着,忽然感到浑身酸痛不适,出现了发热的症状,他自行服了一片“泰诺”,也没放在心上,第二天照旧去花鸟市场报到。

又隔了一天,发热症状非但没有缓解,还有愈发严重的趋势,老唐这才去就医,竟被诊断出患上了禽流感,老唐想起这几天新闻里关于禽流感致死的报道,顿时老泪纵横……

误区一:撑一撑、缓一缓

感染禽流感莫要错过最佳治疗期

从发热到确诊为H7N9禽流感,在24~48小时内进行对症治疗效果最为理想。而老年人发热喜欢“撑一撑”的传统意识,譬如案例中的老唐,就是因为撑一撑、缓一缓导致错过了最佳治疗期。

发热症状要引起高度重视

大多数老年人对高血压、冠心病等慢性病,都是比较重视的,唯独对发热,老年人都习惯撑一撑、缓一缓,多数老年人将其当作一般感冒处理,自行找退热药服用,经过2~3天的服药后,高热还没有退掉,才想到前往医院就诊,这时却为时已晚。

贴士:基础性疾病让老年人更易“中招”

老年人患有不同程度的慢性病,必须长期服药,服药后体内脏器必然会受到损伤,脏器损伤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免疫力下降,出现呼吸道传染性疾病传播时,就非常容易感染。

都是吃鸡惹的祸

伍老今年71岁,别看他年过古稀,身体却好得很。旁人常问伍老有什么秘诀,伍老总是笑笑说:“没啥秘诀,我就是爱喝鸡汤。”不错,伍老爱喝鸡汤,几乎到了每餐必食的地步,特别是他对挑选活鸡很有一套,每次都要亲自去活禽市场上走一走。

最近关于禽流感的新闻满天飞,朋友们纷纷劝告伍老停止喝鸡汤,最初伍老也有些害怕,确实停食了几天。可没几天,伍老实在按捺不住肚里馋虫作怪,照旧又去活禽市场买鸡吃,几天后,伍老被诊断出禽流感,随即就被医院隔离起来,鸡汤没得喝了,伍老的病情也日益加重……

误区二:零距接触活禽

禽流感病例一半以上有禽类接触史

大部分50岁以上禽流感患者中,其中至少一半的病人有跟禽类接触的经历,其中有杀活鸡的,有运鸡的,也有喜欢购买活禽的。在此提醒广大中老年朋友,食用禽类一定要煮至充分熟透才行,同时提倡购买冷冻或冰鲜禽肉。

解读你所不知道的H7N9

Q:H7N9禽流感的症状是什么?和普通流感如何区别?

A:禽流感初期症状和普通流感类似,表现为发热、咳嗽,可伴有头痛、肌肉酸痛和全身不适,也可以出现流涕、咽痛等。但在发病后1周内,禽流感初期的胸闷、气短以及呼吸困难等症状,会迅速发展为严重缺氧状态和呼吸衰竭,这是禽流感和普通感冒最显著的区别。

Q:感染禽流感后如何减少重症或死亡发生?

A:如果出现类流感症状的老年人,比如39度以上高烧不退,出现呼吸道、消化道症状,不用等到确诊,就要进行抗病毒治疗,48小时之内(36小时更好)的治疗能有效降低致死率。出现流感症状后要注意休息,千万不要硬撑着工作。

上一篇:丰富而奇异的水崇拜 下一篇:走进老年基金会:黄浦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