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非言语交流

时间:2022-04-21 06:09:02

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非言语交流

课程改革实践告诉我们:课堂教学的本质就是交往。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师生间、学生间进行着动态的信息交流。这种信息包括知识、情感、态度、需要、兴趣、价值观以及生活经验、行为规范等方面。

非言语信息是指不以自然语言为载体的信息。言语信息的载体通常由声音、意义结合而成。非言语信息的载体则包括人的表情、手势、仪态、穿着、打扮等。这说明非言语信息不仅在人们的交往中伴随言语信息而出现对言语信息进行必要的补充,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构成了交流的质效。考察语文课堂教学的全程,我们不难发现,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非言语信息交流无处不在,且体现出自己恒常、多维、真确的信息特质。

一、信息交流的真确性

言语信息带有线性输入的历时性,它会因为交流双方的记忆限制而扩大、缩小或误传,所谓“三人成虎”就是这种口耳相传的结果。另一方面,交流双方出于某种意图,往往会说的是一套,做的是一套,显得口是心非,言不由衷。相较之下,无论是对事件的反应,还是人物内心的显露,非言语信息总是较为真实、确切。在师生双向交流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是否认真学习,教师是否有效施教,都可以从其具体的非言语信息中真确地表现出来。这也决定了评价课堂教学的得失,既要听其言,又要观其行。

二、信息交流的恒常性

语文课堂教学要“使学生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口语交际能力,自然离不开教师的讲析,学生的听答,这种言语信息的双向交流。但是,作为言语信息载体的言语符号,其意义的表达总是和特定的音节相联系,言语信息的起始和终结总是以音节为标志。话讲完了,信息传送的过程自然随之结束。

非言语信息在师生的课堂交往中则体现出特有的持久性、经常性。从语文教师走进课堂的第一刻起,他的举手投足、一颦一笑就会进入学生的视野,引发学生的分析判断。同样,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当然不会进入教室后只顾宣讲自己的教学内容而不顾学生的反应。可以说,只要师生同处课堂之中,这种非言语信息的交流就必不可少,且贯穿教学始终。

三、信息交流的多维性

言语符号的线性排列决定了言语信息的交流只能借助于口、耳等器官来进行,其外显的行为特征就是听、说。而非言语信息则可以充分利用、调动师生的一切感官,不仅可以用耳去听,还可以用眼去看;不仅可察颜,更可以观色。非言语信息正是通过视听的多维冲击,构筑起师生情感交流的坚实桥梁,从而引发起双方最为深切的心灵感受。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恒常、多维、真确的非言语信息是促进师生双向互动交流的有效媒介,发挥着其独特的信息代转、辅助、露示、调协功能。优秀的语文教师总能在教学中有效运用非言语信息交流的策略,创设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交流氛围,收取课堂之中,其乐融融的效果。

1、把握适度的静态无声交流。

静态无声交流主要是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相对位置和距离所产生的非言语交流。

师生之间的距离在某种程度上对交流有着重要的影响。当师生双方的距离很大时,课堂教学中更多的是教师单方面的讲解;当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缩短时,就会出现师生双方随意地互相交流。进一步说,教师越靠近学生,学生就会感到自己处于课堂活动中,并且他们的举止也表现出他们是受老师喜爱的。许多研究也表明,人与人之间的相对位置和距离往往影响着相互之间的情感交流和信息沟通。因此,教师应有意识调整与学生的相对位置,与学生保持较合适的距离,使学生产生某种“情感效应”,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2、创设精炼优美的动态无声交流。

动态无声交流是课堂教学中非言语交流的一个渠道。动态无声行为往往又破称为“体态语”。最常见的“体态语”莫过于人的脸部表情了。罗曼・罗兰曾说:“面部表情是多少世纪培养成功的语言,比嘴里讲得更复杂到千百倍的语言。”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处于“众目睽睽”的境地。教师的面部表情是否自然真切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面部表情,往往传递着教师对学生的一 定的情感。梅拉比等人的研究共同揭示了一条规律:在理解相互矛盾的信息过程中,人更加着重脸部表情而不是言语内容或声调。因此,教师的表情不应经常“阴睛圆缺”。而应注意“收”、“放”结合,以柔和为原则,庄重静雅中带有微笑,这样可以给学生以自然、明朗的感觉,使学生得以保持积极的情绪和愉悦的心情,保证教学信息传输的畅通。

“体态语”还包括人的举止和眼神。教师的举止应自然、得体、大方、适度,要显示教师内在的气质,站、坐、行都要成为学生的榜佯,即所谓“站要直、坐要稳”,行动要轻柔、利索、适度。站得有力,一方面显示教师自身的力度,同时又可以给学生以“安定感”。适度的移动,可以避免学生因长时注视,处而引起心理疲劳。适时的手势,可以强调出教学中的重点,增加言语的形象性。教师的目光应亲切自然,要以真情与学生交流,杜绝斜视、俯视或久视学生。

3、恰当运用副语言系统。

讲话时的非言语辅助因素如音量、音调、强度以及停顿、犹豫等,构成了非言语交流的副语言系统。教师可以运用副语言系统,向学生传递各种非言语的有意义的情感和信息,调节师生之间的人际沟通。在不同副语言的伴随下,同一句话会发出不同的信息。例如,“你干得好!”这句话可以因为副语言的特征而分别具有赞扬、敷衍甚至嘲讽的意思,学生也将会通过对副语言的理解而获得真正的信息。因此,教师在运用副语言时应自然和蔼,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富有爱心,寄予希望,充分信任学生。切不可对学生冷嘲热讽,或对学生带有偏见。

教学节奏的形成、教学重点的突出以及教学难点的突破也依赖于副语言交流。

教师的口头言语在音量的大孝声调的高低、语速的快慢上都要处理适当,恰到好处,且要抑扬顿挫、变化有致。这样才能使课堂教学随之变得张弛相间、疏密合度,富有节奏。教师的口头语言也会象音乐般的和谐。

教师伴随着言语的种种非言语行为对学生是一种“无言之教”,这种“无言之教”影响着学生的身心发展和人格的完善。因此,在教学活动中,必须在重视言语文流的同时重视非言语交流,使二者协调统一,真正发挥“言传身教”之功效。

上一篇:影响当下中学生健康发展的原因与对策 下一篇:疫苗接种告知服务前后免疫接种率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