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心理康复教育与护理

时间:2022-04-21 08:33:26

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心理康复教育与护理

摘要:目的:对心理康复教育与护理应用于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护理中的效果进行分析。

方法:以我院2010年3月—2011年3月治疗护理的146例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73例。一组研究对象按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为对照组;一组研究对象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为观察组。对两组研究对象的心血管疾病了解程度、一年内复发次数、合理用药、年住院天数、并发症及生活习惯等临床数据进行比较,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观察组研究对象一年内平均复发次数为1.96次较对照组3.68次有显著优势,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

结论:心理康复教育与护理应用于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护理能够显著改善疾病的复发和住院次数,指导合理用药,减少并发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老年 心血管疾病 年复发次数 合理用药 生活质量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1-0210-01

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进程的加剧,老年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已逐步发展成为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威胁健康及生命的常见疾病。因此对老年心血管疾病的预防、治疗和护理已成为临床和社会关注的课题[1]。近年来,临床研究证实对老年心血管病患者进行心理康复教育与护理,可以显著降低疾病的复发,对改善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作用。我院就此展开研究,综合分析心理康复教育与护理的临床价值,现将研究过程及结论汇总如下。

1 研究对象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0年3月—2011年3月治疗护理的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146例为研究对象,其基本临床资料如下:①观察组:观察组患者73例,男45例,女28例;年龄在63-78岁之间,平均年龄68.4岁;高血压32例,肺源性心脏病12例,冠心病26例,退行性心瓣病3例;病程在1-13年之间,平均病程4.8年;②对照组:对照组患者73例,男47例,女26例;年龄在62-79岁之间,平均年龄68.2岁;高血压34例,肺源性心脏病11例,冠心病24例,退行性心瓣病4例;病程在1.5-12年之间,平均病程5.1年。对两组研究对象的性别、年龄、病程及疾病类型等基础资料进行比较,经统计学分析,无显著差异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护理。对照组研究对象按临床心血管疾病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患者入院后进行常规护理,出院后予以相应的用药指导及注意事项的宣教。

1.2.2 观察组护理。观察组研究对象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与护理,具体内容如下:①了解患者情况:通过查看临床病历及与患者沟通,了解患者疾病类型、发病情况、治疗情况、心理情况、用药及生活习惯等基本情况;②疾病宣教:a.方式:根据患者的认知程度,学历及医院的条件等,分别采取口头讲解,发放宣传单,播放影音资料,墙报等多种方式进行宣传[2];b.宣教内容:包括疾病的病因、诱因、影响因素、治疗方法、预后注意事项等疾病基础内容,同时根据患者疾病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指导;③心理护理:根据掌握的心理情况,采取多种方式进行心理护理,缓解患者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使患者保持稳定乐观的心理状态。同时告诫患者家属应避免各种刺激因素,尽量保证患者情绪稳定;④用药指导:及时准确使用药物是减少心血管疾病复发的重要方法,因此对老年患者进行用药指导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向患者介绍药物的起效时间,作用时间及药物不良反应的自我观察和处理等。告诫患者严格遵守医嘱用药,不能随意停药或增加药量[3];⑤生活及饮食指导:a.生活指导:叮嘱患者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物,防止感冒;洗澡时注意水温,通风,防止因呼吸困难诱发疾病;坚持体育锻炼,增强体质;b.饮食指导:多食用清淡、低胆固醇、低脂及富含维生素的果蔬等有利于疾病康复的食物,禁食或少食诱发疾病的食物。采取少食多餐的饮食方式,忌烟酒,少用浓茶、咖啡等物质,保持患者大便通畅;⑥出院指导:患者病情稳定出院时,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出院指导。就疾病的认识,预防,用药方法及剂量,自我心理调节,运动方式,饮食及生活习惯等内容对患者进行指导。提醒患者避免疾病的诱发因素,教会患者及家属血压、心律、心率等检测方法及出现危重症候时的紧急处理方法。

1.3 统计学方法。将两组研究对象的临床数据进行统计,并采用SPSS15.2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当P

2 结果

2.1 临床数据。研究对象出院后1年进行随访观察组研究对象1年内平均复发次数为1.96次较对照组3.68次有显著优势,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

3 讨论

老年心血管疾病是临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多为慢性疾病。常见的有高血压,肺源性心脏病,冠心病,退行性心瓣病等,以反复发作,长期用药,并发症多为临床特征,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带来严重的影响[4]。近代有研究证实,心理康复教育与护理对老年性心血管疾病的复发,并发症,合理用药程度及生活习惯均有较好的改善作用,在合理用药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心理康复教育与护理在常规临床护理的基础上,针对心血管病患者常伴有焦虑、紧张等不良心理情绪,通过对心血管疾病的病因,诱因,影响因素,治疗方法,治疗水平,预后,注意事项,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等知识进行宣教,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使其以乐观稳定的心态投入到疾病的治疗和预防中来[5]。同时对患者的合理用药,饮食及生活习惯等内容进行健康指导,使患者增强对疾病的认识,合理使用药物,增强对并发症的预防,从而降低疾病的复发,并发症的发生,最终实现合理用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

综上所述,心理康复教育与护理应用于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护理能够显著改善疾病的复发和住院次数,指导合理用药,减少并发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参考文献

[1] 徐迎庆,王冬梅.老年人心血管病患者的心理分析及心理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0,12(1):144-145

[2] 景艳.对于120例老年心血管疾病的患者的心理护理[J].内蒙古中医药,2011,30(24):124-125

[3] 顾媛媛,张岚,陈海花,等.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康复运动的研究进展[J].护理管理杂志,2012,13(1):321-322

[4] Subramaniam B, Panzica PJ, Novack V, Mahmood F, Matyal R, Mitchell JD, Sundar E, Bose R, Pomposelli F, Kersten JR, Talmor DS.Continuous perioperative insulin infusion decreases major cardiovascular events in patients undergoing vascular surgery: a prospective, randomized trial[J].Anesthesiology,2009,23(5):256-257

[5] 郑颖,郝媛媛.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心理问题分析及护理[J].临床护理杂志,2011,10(1):263-264

上一篇:综合疗法治疗气滞血瘀型膝骨关节炎30例 下一篇:《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教学的改革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