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公共英语课程设置的现状与分析

时间:2022-04-21 08:22:10

高职院校公共英语课程设置的现状与分析

摘要:高职教育做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其不可替代的作用。每年高职院校为社会输送着大量的毕业生,而这些学生已经成为占据了百万就业大军的半壁江山,首先得益于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化阶段走向大众化,连续几年的高校扩招,最大的增长点是高等职业教育。高职院校面向市场、以就业为导向,实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新模式,因此公共英语做为一门基础课程也要重新定位,进行改革创新。

关键词:公共英语课程设置 就业

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独立设置的高职高专院校数量和招生人数也有了显著增加。全国高等教育学研究会理事长、著名教育家潘懋元指出,未来几年,中职教育和高职教育规模很有可能超过普高和本科教育。就业是职业教育的根本目标,以就业为导向是高职教育的趋势。公共英语教学是高职教育的必要组成部分,对奠定学生英语的基础知识和运用技能,为今后实现劳动力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本文将主要对高职院校公共英语课程设置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一、高职院校公共英语课程设置的现状

1. 高职高专学生的生源与本科生源相比要复杂得多,有高中毕业生,中专、技校毕业生。此外,由于地域和学生所接受的教育不同,给高职阶段的英语教学带来了困难。有的学生甚至在就读高职前从未接受过系统的听说训练,很多都是所谓的“聋子英语,哑巴英语”有的既听不懂又讲不出,词汇量严重不足,所以能积极使用的词汇则更少。众所周知,英语教学的连贯性很强,高职英语教学的内容应该是在有一定的中等程度和能力教育水平上的延续,但不少学生入学时还远没达到此标准,词汇量的匮乏,影响了他们的基本学习能力,影响了他们的积极性,更严重的影响教学计划的正常进行,以至于目前大纲中听说读写各项技能都不没有显著提高。

2. 目前绝大部分高职学校的英语教材仍沿袭传统大学课本,高职专业英语教育没有自己的专业特色,从内容看基本上是大学英语的压缩版,强调基础知识的学习,用这些教材教育出来的学生,即使通过了四级考试,步人社会后在英语应用方而仍表现出严重的不适应,不能满足当今社会对技术、生产、管理、服务等领域的中、高级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外语能力的需求。教师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没有将知识与实践有效地结合起来,这与职业教育的综合化和时代的要求等都不相适应,从而难以构建职业岗位(群)所需的真正能力和素质。

3. 在接受问卷调查的院校中,当被问到“你们学院有没有针对培养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组织的其他活动?”这个问题时,有40%回答“偶尔组织”;有40%回答“组织,但不是经常”;只有20%回答经常组织。

二、高职院校公共英语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

1.对学生的情况分析不准确。由于学生的基础相对于本科院校的学生来讲要薄弱一些,所以不能按照本科生的标准来对其进行要求。要按照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为标准,使学生更能适应目前的就业环境,进而达到企业的要求。只有使教育对象的定位准确,才能做到因人而异。

2. 目前,我国高职教育符合高职教育特色的教材严重不足。很多是借用本科教材,其偏多、偏深、实践性内容严重不足。在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与教学内容体系上存在严重不足。实践性教材的不足已成为制约高职人才培养的瓶颈。教材存在的问题制约着教学质量的提高。而企业在外语方面的要求日益提高,要求其员工具备听,说,读,写,译等方面的能力,目前高职英语课程设置需要改革,使其更好的符合用人单位的要求。高等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因此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设置要与就业相联系。

3. 教学模式单一,课时分布不合理。课堂教学仍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只是被动的听课,这样的教学必然是不成功的,要给学生灌输“学生为主体”的思想,让他们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通过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为学生提供不同水平的材料或模块,可以很好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习潜能。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基础能力现状,根据个人需要,多时间、多地点地学习。同时,对于学习基础较好的学生,这些手段不但可以提高学习效率,而且能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有效地提高语言应用能力。

高职院校的培养思路不妨进行适当的转换。课程的定位也应以适应学生的能力,水平和实用性为原则,应有目的地设置和开发课程,增加技能课的比重,完善实践教学环节,合理安排公共英语课与专业课程的课时。

今后的教材应是能够提供录音带、录像带、光盘等多媒体配套材料的教材,使其弥补缺少语言环境的不足,提供各种真实语言的材料,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途径,好的教材既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又是语言学习中课内学习的有效补充。

参考文献:

[1]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S].教育部高教司.

[2]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十一五”规划[J].外语教学与研究

上一篇:初中历史课可以创新学生的思维 下一篇:怎样教会学生鉴赏古诗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