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紫砂《小树桩壶》的传承与创新

时间:2022-04-21 04:57:20

浅谈紫砂《小树桩壶》的传承与创新

摘 要:紫砂《小树桩壶》的工艺精雕细镂,使紫砂壶的造型更加生动、形象、活泼,使传统的紫砂壶变成了有生命力的雕塑艺术品,充满了生气与活力。笔者将树桩部件巧妙演绎于壶上,质感突出,整体呈动感态势,张力十足,清秀挺拔。

关键词:小树桩壶;传承;工艺;魅力

1 前言

紫砂壶,中国的传统品茗工具,因产自江苏宜兴,又称宜兴紫砂。紫砂陶在浩瀚的中华文物史上有着瑰丽的地位,人们称为高超的艺术品。紫砂器起源可上溯到春秋时代的越国大夫范蠡,已有2400多年的历史。从明武宗正德年间以来紫砂开始制成壶,名家辈出,500年间不断有精品传世。

2 紫砂《小树桩壶》的传承与创新

宜兴紫砂,历经千年的发展,在历代艺人的辛勤耕耘、不断努力下,在紫砂世界里形成了花色品种繁多、形式多样、内容丰硕、千奇万状。壶艺也堪称一绝:有方非一式、圆不一相的几何形,有棱有角呈花卉图案的筋纹形,有将松、竹、梅、柏、桃、树、桩及动植物变形夸张的天然形,有瓜、果、鱼、虫类的象真形,也有沿集古代青铜、玉器及宫廷中各类仿古的器形,当今发展到具有个性化的现代陶艺造型等,各具特色,竞相争艳。

通过千百年来的实践,人们发现,用紫砂壶泡茶,茶味隽永醇厚,不夺茶香气又无熟汤气,壶壁吸附茶气,日久使用空壶里注入沸水也有茶香。茶禅一味,人向朴素致敬。人肯低下头来,看见这个民族在土地中的规则,学习一种清静中的尊严与自由。在一泡茶里,氤氲化生,听得见泥土的呼吸,在朴素的器形里,用自己的血脉和爱去滋养它,与它深深结缘,唤出一种光泽。

树木总是充满了自然的风韵,它的质朴和宁静总能叫人忘却烦恼,净化心灵。《小树桩壶》就是作者吸取自然的形态,融合文化的内涵,在壶上展露出诗画般的意境美,是中国古典文化和自然灵韵的完美融合。

《小树桩壶》工艺精雕细镂,使紫砂壶的造型更加生动、形象、活泼,使传统的紫砂壶变成了有生命力的雕塑艺术品,充满了生气与活力。作者将树桩部件巧妙演绎于壶上,质感突出,整体呈动感态势,张力十足,清秀挺拔。

笔者精心调制出原木色的紫砂泥进行创作,呈现出树木最原始的自然形态,显得古朴、雅拙。由树桩做成的壶嘴,竭力朝上伸展着,带着生命最后的力量也要奋力一搏。

冬雨淅沥,清冽而温柔,在细碎的声音里,能听见季节的流动,看得出不远处的春天。枯与荣,裂与合,生命本是一轮循环,生长与枯萎之间轮回。冬天白雪覆盖的朽木,来年确实红了樱桃,绿了芭蕉的重生。

多年的艺术生涯,从最初的对紫砂艺术的感悟,到对于经典铭壶的共鸣,直至现在致力于艺术的创新,过程虽然漫长而艰辛,但是其中每一步的成功和进步,都让笔者由衷的感到坚持创新的满足和欣慰,是用心在创作,用生命在完成对艺术的追逐。

紫砂的魅力是文化内涵的结晶,紫砂陶的生命在于文化。紫砂陶的发展开拓更有待于文化和文人的参与,特别是现代科学的提高,人们对现代生活的追求,人们的自我保健意识有了更进一步的要求,茶作为世界最大的饮料之一,器具也是最受关注,紫砂具已被人们认为是饮茶的最佳器具,紫砂因为有独特的功能和特殊性能。在科学进步,社会发展,现代生活水平普遍得到提高,茗品已是人们生活中一件必不可少的事了。

3 结语

宜兴紫砂壶最为出名,泡茶既不夺茶真香,又无熟汤气,能较长时间保持茶叶的色、香、味。紫砂茶具还因其造型古朴别致、气质特佳,经茶水泡、手摩挲,会变为古玉色而倍受人们青睐。因为有了艺术性和实用性的完美结合,紫砂壶才这样珍贵,令人回味无穷。再加上紫砂壶泡茶的好处,和茶禅一味的文化,这就又增加了紫砂高贵不俗的雅韵。

上一篇:浅谈紫砂《乡情壶》的美妙风光 下一篇:浅谈紫砂《鹊桥相会壶》的浪漫情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