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紫砂壶艺的装饰

时间:2022-08-05 03:50:41

浅谈紫砂壶艺的装饰

摘 要:紫砂壶艺装饰,从历史上说,可以说与紫砂壶发展相生相伴,只不过造型始终占有主导地位,装饰只是从属于主体之辅艺。但紫砂壶艺装饰经一代代名工巧匠心智的开掘与身体力行的推动,成为壶艺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壶艺装饰;陶瓷设计;简约

1 前言

紫砂壶艺是造型的艺术,与其他门类陶瓷相比,更体现的是紫砂材质的美。几百年来,紫砂壶艺的造型样式丰富多样,工艺规程也日趋完善,制作技艺娴熟,形成了紫砂壶艺蔚然大观的发展趋势。

2 紫砂壶艺装饰

紫砂陶作为一门艺术历经几百年、几十代人的智慧劳动,是人类生命和智慧的延续。几千年智慧的结晶,蕴成了一个绚丽而引人入胜的紫砂世界,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紫砂陶是中国陶艺家族中的后起之秀,它在萌芽之日起,就散发出泥土的芳香,透露出勃勃的生命力,渐而开放成陶艺园中的一朵奇葩。

宜兴紫砂装饰艺术,大体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艺人在制壶过程中自觉和不自觉地将工艺进行一竿到底的自体装饰;另一种是通过艺人或他人在制壶过程中、制壶过程结束后刻意或注重茗壶造型,切壶、切题、切意、切茗所进行的重新设计、策划、构思的分段式混体装饰。这二种装饰类型同时并存,相互辉映,使壶艺装饰技艺的创新和发展提高到与日俱进的境地。

紫砂壶艺是一种特质的陶瓷艺术,应茶而生,应时而发展成熟,应冲泡而光滑圆润,不是珠玉,胜似珠玉,所谓“人间珠玉安足取,岂如阳羡溪头一丸土”。紫砂壶艺吸水率介于陶与瓷之间,具透气性,冲泡茶汤隔夜不馊。要保持紫砂壶艺的特质,任何装饰首先要遵循确保其光洁如玉的质感,以不破坏透气性为原则。装饰内容要与紫砂壶艺造型相联系。紫砂壶艺造型是主体,装饰内容脱离主体不可取,不然则画蛇添足,多此一举,装饰内容要切壶,一袭好的装饰,增强了紫砂艺术创意的呈现,与壶的造型艺术相辅相成,相互呼应,相得益彰。

紫砂壶艺装饰,可以说与紫砂壶发展相生相伴,只不过造型始终占有主导地位,装饰只是从属于主体之辅艺。但紫砂壶艺装饰经一代代名工巧匠心智的开掘与身体力行的推动,成为壶艺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艺术来源于生活,以造化造物,是人类器物发展的重要源泉。陈鸿寿设计创作的曼生十八式,一款一式,造型从造化中抽象出来,艺术理念更进了一步。曼生壶每一款都在壶体上镌刻切壶惬意的壶铭,如:“却月壶”,配以“月满则亏,置之座右,以我为规”;又如“葫芦壶”配以“作葫芦画,悦亲戚之情话”等等。这种切壶切意的镌刻装饰成为壶艺装饰的典范。

装饰作为与紫砂壶艺相辅的艺术形式,几百年来也在不断的发展。堆、贴、捏、塑到镌刻、泥绘、绞泥等,从仿古装饰到现代装饰,各种装饰手法应运而生,各领。然而,装饰艺术的发展规律也与其他事物的发展规律一样,适者生存。据记载,出现在明清时期的炉均釉紫砂壶,以及民国时期的包铜包锡紫砂壶都曾盛极一时,最后终被淘汰,皆因不符合紫砂壶艺材质所致。温润如玉的质感及哑光的视觉效果,泡茶不易馊的透气性,可以摩摸肌肤般的手感。这些则为紫砂壶的特质所在,炉均釉彩等之所以退出历史舞台,是其损害了紫砂壶艺的特殊本质,遭遇淘汰就不足为怪了。

3 结语

对于装饰而言,简约是座右铭。每设计一幅装饰画面,繁复是一定要排除掉的。在造型为主体,装饰为次的大原则下,删繁就简要时刻想到。有位名人言“装饰是罪恶”,我们的认识是,并不是泛指任何装饰就是“罪恶”,只有过度的装饰,破坏了作品的艺术美感的装饰,喧宾夺主的装饰才是真正的“罪恶”。堆贴、捏塑、泥绘、绞泥等装饰,连同刻画,笔者的体会是简约为好,要抒感,情趣化装饰,诗意化装饰。装饰要起到画龙点睛,增强艺术感染力,才是装饰艺术的最高境界。

上一篇:浅谈紫砂茗壶的塑器装饰 下一篇:莱斯·马瑞:成长之路与卓越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