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紫砂茗壶的塑器装饰

时间:2022-05-14 05:42:38

浅谈紫砂茗壶的塑器装饰

摘 要:本文阐述了紫砂塑器装饰的来源、发展以及紫砂塑器装饰的条件,并结合自身的作品,进行一系列的论证,使紫砂塑器装饰的面貌和现状呈现在人们面前,使人们了解紫砂塑器装饰的工艺手法和必要手段,从而为紫砂塑器装饰作品呈现奇新百态丰富多样而使人们了解喜爱。

关键词:紫砂塑器;装饰工艺;装饰手法

1 引言

塑器装饰是紫砂传统装饰技法之一,隶属于紫砂花货造型体系。它以各种动物、植物、人物等形象图案装饰于壶体、壶盖或附件上,与壶体造型风格统一,协调匀称,起画龙点睛的作用,并作为主题创意的主旋律为茗壶定格。它采用手捏浮雕技法,借助各种工具,装饰效果随作者的技艺发挥而分高低。

2 紫砂茗壶的塑器装饰

紫砂塑器装饰的创作,要富于多样化。各种自然物状经艺人加工提炼,运用手捏浮雕的技艺手法,运用紫、红、黄等紫砂材质的自然色泽,经构思、描图、制坯、成型、装饰等各道工序,造就以各种形态、神态独特的形式,以体味作者对自然物状的认识、体验、加工、再创造,最终完成紫砂塑器装饰茗壶的创作。一件作品创作成功与否,有没有趣味性、思想性、艺术性,与创意鲜明,形式多变息息相关。创意是作者本身的心意表达,情感表达,是对大自然客观世界的一种回归认识,也是对作者技术纯熟与否的一种考验。作者的认识到家不到家,技艺扎实不扎实,都与作者的文化修为大有关系。

笔者创作的《代代封候》壶,以枫树的自然形态加上大小不等的代代猴子,互相穿插,交错点饰,相互辉映。枫树树桩上有群猴戏耍形象,壶身用整体枫桩休现,壶盖上横跨飞渡的枝段上呈桥顶形,桥顶端由一母猴怀抱着一只幼猴作为壶钮,仰面瞻望,提梁枫枝横空出世,扭曲中带有变异,既增加了壶的气势大度,又平添几分魅力。将美好的愿望通过具体的捏塑形象体现出来,以达到作者设计的要求,给人以观赏之余引起浮想连翩,与作者共享品茗之趣。

笔者设计的《争鸣》壶,以古代鸟兽与现代凤凰形象有机结合,古鸟兽端坐壶中央,高声啼唱,凤嘴高昂着头,相互衬托,犹如古鸟兽骑在凤凰背上共唱一首欢乐的颂歌,通过主题设计将古今历史串联在一起。壶身的大度气势增添了主旋律,仿佛使人在历史的长河中听到一组奇妙的交响乐曲,由此产生强烈的艺术感染。这是在创作实践中又一点深刻体会。

紫砂塑器装饰的创作,要注意主题创意的统一协调,要在强化主题立意中注意结构严密布局合理,符合传统法则。创新是一件作品的展示,是由里向外艺术感染里的反映,绝不能死搬硬套,张冠李戴,只有在传统的基础上将美好的形象提炼出来,只有在自然的物状中加以艺术的形象,只有在构思设计上去粗取精,才能创作出较好的作品来。笔者创作的《龙纹》壶,以传统的圆腹壶作壶身,通过嘴把钮的纹式加以变化,凤头龙必稍作点缀,气势宏伟,稳重古穆,再配以浓重的紫泥材质,寓潇洒于纤巧中、致豪气于粗犷中、凝古重于刚健中、贯线面于融洽中、秀端庄于朴质中、藏神韵于形姿中、使龙的主题形象鲜活夺目,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这又是我深切的体会之一。

3 结语

紫砂塑造装饰形制在不断开拓创新,优秀作品层出不穷,一天不学习,一天不上进就有落伍的危机。在泱泱的紫砂茗壶世界中,紫砂塑器装饰茗壶仅是小小的一朵浪花。但它同其它不同形制的茗壶一样,共同谱写紫砂的发展史,共同谱写紫砂的创作史,同时亦共同谱写着紫砂的文化历。笔者愿与同行们一道,发奋努力,继承发扬,再接再厉,争取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来,为紫砂塑器装饰茗壶的繁荣作出新的贡献。

上一篇:基于政策视角谈教育公平 下一篇:浅谈紫砂壶艺的装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