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吉祥语的隐喻意义及其翻译策略

时间:2022-04-21 12:16:26

汉语吉祥语的隐喻意义及其翻译策略

摘 要:本文通过对汉语吉祥语中喻体词所含有的隐喻意义及修辞格所体现的隐喻意义的分析研究,认为汉语吉祥语应在跨文化交际的原则和“目的论”的指导下,采用保留喻体词的直译、舍弃喻体词的意译和舍弃修辞法的意译等翻译方法实现恰当的英译,达到成功的跨文化交际。

关键词:汉语吉祥语 喻体词 修辞格 隐喻意义 “目的论” 翻译策略

一、隐喻的特点

隐喻理论告诉我们:1.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法,而且还是一种思维方式和认知手段。2.隐喻产生的心理基础是具体事物与抽象事物在人们心理中的相似点,隐喻产生的过程是由具体事物或具体事物的特点对抽象事物的映射。通过隐喻思维,能使抽象变具体,给人以生动形象之感。3比喻、隐喻、转喻、借代、象征、谐音双关、对偶和叠字等修辞手法都是隐喻思维在语言修辞上的体现,体现了人们的聪明才智和丰富的想象力。

二、汉语吉祥语

汉语吉祥语作为一种独特的语言现象,不仅是华夏文明的文化凝练,而且还是华夏子孙认知世界的智慧的结晶,它体现了中国人民独特的隐喻思维方式,呈现出了大量的隐喻特征,它来源于民间,植根于民俗,洋溢着真情,创造着和谐。它因其凝练的语言形式、多样的修辞手法、吉祥的隐喻语义、褒扬和美好的祝福语用和交际功能而为中国百姓所喜闻乐道。

三、汉语吉祥语的隐喻意义

汉语既是表音文字,又是表意文字。汉语吉祥语是人们趋吉避邪、渴望幸福安康的社会心理在现实生活中的反映。

1.喻体词赋予汉语吉祥语的隐喻意义。汉语吉祥语中大多含有数字词、颜色词、动物词、植物词或日、月、星、云、金、玉、石等表示具体事物的词汇。人们在吉祥语中赋予它们大多是虚指意义,比如:对数字词的虚指,或赋予颜色词以形象、意象、联想意义、或赋予动植物及其它具体词汇以象征、比喻意义。根据隐喻理论,在吉祥语语境中,凡是通过隐喻思维,笼统地说以虚指意义、具体地说以意象、联想、象征、比喻等意义出现在吉祥语中的具体词汇,本文称为喻体词,称它们的意义为隐喻意义。

⑴数字喻体词所体现的隐喻意义。汉语吉祥语中数字的使用频率较高。如:“双喜临门”、“四季平安”、“五谷丰登”、“六六大顺”、 “十全十美”等吉祥语中的数字都是虚指,喻指到汉语吉祥语中,使它具有了 “多”或“永恒”的隐喻意义。

⑵颜色喻体词所体现的隐喻意义。颜色词“红”在中国人心目中占有重要地位,在汉语吉祥语中的使用频率很高,因为“红”色的意象特征“红火”,使人联想到“喜庆”、“成功”、“吉祥”、“幸福”等联想意义也即隐喻意义,它常被人们喻隐到学业、事业、商业、生活、爱情等各个方面,如:“开门红”、“满堂红”、“红红火火”、“大红大紫”,以这样的心理感受来表达美好的祝愿,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⑶动物喻体词所体现的隐喻意义。中国人对动物尤其情有独钟,十二年为一轮回,每一年都是用真实动物或假想动物来命名的。每一年即将到来之际,人们就要相互祝福,因而汉语吉祥语中动物喻体词的出现频率也非常高。如:“龙年大吉”、“马到成功”、“三羊开泰”、“金鸡报晓”、“龙马精神”等,若再配上中国特有的附会修辞手法(附会修辞手法为通过想象和转喻,将本不相干的两者联系并完美地结合起来。)其隐喻意义则更浓。中国人通过附会修辞手法,赋予吉祥语以隐喻意义,体现了中国人独特的隐喻思维方式。这不仅使这些喻体词的隐喻意义得到凸显,而且使得这些吉祥语中的隐喻意义更加浅显易懂,彼此起到了相得益彰的作用。

⑷植物喻体词所体现的隐喻意义。有些树是参天大树,有些树能够万古长青不衰老不枯败,有些花草树木能够长青或长期鲜艳美丽或幽幽芳香不断。正因为它们的这些特征,中国人把具有“参天大树”或“万古长青”特征的植物喻体词用来喻指男性长辈,当向男性长辈祝寿时,就用“椿树”、“古柏”、“松龄”等来比喻,其隐喻意义为“生命之树长青”;而把“能够长期鲜艳美丽”或“幽幽芳香不断”特征的植物喻体词用来喻指女性长辈,当向女性长辈祝寿时,就用“萱草长研”等来比喻,其隐喻意义为“青春美丽永驻”;祝寿吉祥语正是因为其中的喻体词而拥有了这样的隐喻意义。

⑸其它喻体词所体现的隐喻意义。“川”、“海”给人以“量大、源源不断”之形象意义,喻指财、福源源不断,如:“汇川纳海,聚福生财”;“金玉”喻指“钱财”,“金玉满堂”的隐喻意义为“钱财多”。中国人赋予了“星星”以“吉祥”的隐喻意义,所以常以“吉星高照”或 “福星高照”来祝福对方,使对方有美好的心理感受。

2.修辞手段所体现的隐喻意义。汉语不仅能表音、表意,而且具有较多的修辞表达形式。

⑴谐音双关所体现的隐喻意义。谐音双关就是利用汉语词语的谐音现象,把原本不想干的事物跟吉祥语联系起来,使之成为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的事物或行为的象征。从其定义看:谐音双关实质上也是一种隐喻思维方式。当东西碎了,说上一句吉祥语“岁岁(碎碎)平安”;当杯子坏了,用上吉祥语“悲(杯)去喜来”;当筷子掉落在地,递上一句“快乐(筷落)无比”,谐音双关所体现的隐喻意义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气氛马上会化紧张为轻松,情绪很快会转悲为喜、变消极为积极。当中国人拿着“蝠”、牵着“鹿”或拿着写有“蝠”、“鹿”这样字眼的对联去祝贺时,其隐喻意义为“福禄双全”。又如:“鹤鹿(禄)同春”、“年年有鱼(余)”、“枣(早)生贵子”,这些吉祥语的隐喻意义都体现在具体的动物词和植物词的隐喻意义上。通过谐音,把具体的动植物喻体词与抽象意义的吉祥语联系起来,这是中国特有的一种思维方式。

⑵对偶所体现的隐喻意义。对偶是颇具汉语语言特色的一种修辞方式,对偶句语言凝练,结构对称,极富表现力。对偶所体现的隐喻意义表现在对偶能从多层次、多方面地体现或加强吉祥语的隐喻意义。如:“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不管从“生意”方面还是从“财源”方面,实际上就是“生意兴隆”;不管是“通四海”还是 “达三江”,实际上是在加强这一吉祥语的吉祥喻意,祝愿对方“生意兴隆”;又如:“四方来宝、八路进财”中的“四方”和“八路”都是虚指,其隐喻意义为“财宝来源之多。”

⑶叠字所体现的隐喻意义。汉语吉祥语还经常用叠字修辞手法来体现或增添其隐喻意义,其实质是在于加强吉祥语的吉祥喻意。如:“年年有余”、“财源滚滚”、“团团圆圆”、“红红火火”。中国人利用叠字来极尽全力倾注祝愿者的浓浓真情,使受愿者享受到那份浓浓真情,从而使人间充满和谐与温馨。

四、汉语吉祥语的翻译策略

“目的论”告诉我们:任何一种翻译方法无所谓正确与否,关键看其适当与否;无所谓概念意义上的等值与否,关键看语用、实际效果上的等效与否。通过对吉祥语的翻译而介绍中国文化,那就需要不仅将吉祥语的隐喻意义翻译出来,而且还尽可能将体现其隐喻意义的喻体词或修辞手法做最大限度的阐释,让目的语读者最大限度地了解原语文化;通过对吉祥语的翻译而使目的语读者易于理解和接受,注重其翻译的交际和实用功能,不要拘泥于喻体词和修辞法,关键是将吉祥语的隐喻意义和说话者的真正意图翻译出来,达到和原语同样或相似的交际效果。

1.保留喻体词的直译。由于语言共核的存在,有些数字词、颜色词、动植物词及其它喻体词在汉英两个不同民族人们心理的隐喻意义是相似或相同的,体现在汉英两个民族有关平安、财富、长寿、运气方面的某些心理和吉祥语表达法也是相通的,在这种情况下,保留喻体词的直译较好。因为这样翻译,既保留了喻体词的形象特征,又体现出了其在吉祥语中的隐喻意义,做到了形神意兼顾。如:“四季平安”译为“peace in all four seasons”;“福(吉)星高照”译为“a lucky star shining on high.”

2.舍弃喻体词的意译。由于不同的地理环境、历史文化、宗教文化、社会文化及不同的思维方式、审美情趣、价值观念等心理特征,使同一个喻体词在汉英两个不同的民族文化中有不同的隐喻意义。当汉英两种语言的喻体词的隐喻意义不同或意义相差较大或在英语中缺失且又无替代词时,就要采用舍弃喻体词的意译。如:“珠联璧合”译为“a good match”;“鹤鹿同春”译为“May you have longevity, wealth and vigor.”

在这几个例子中,喻体词“珠”、“璧”、“鹤”、“鹿”、“春”都没有直译出来,只把其隐喻意义翻译出来了,如果将“鹤鹿同春”翻译成“the crane and the deer in spring”就不对了,因为“鹤”、“鹿”在东西方文化中的象征意义不同,在中国文化里,“鹤”是“长寿”的象征,“鹿”与“禄”是谐音,是“财富”的意思,而在西方文化里,“鹤”是“愚蠢”和“笨拙”的象征,“鹿”是“生命”的象征,“春”在这里也不是“春天”,而是“朝气”与“活力”,而应该采用舍弃喻体词的意译,译为“May you have longevity, wealth and vigor.”

3.舍弃修辞手法的意译。汉语吉祥语大都来自于古汉语,古汉语中用“骈体”、“对偶”、“叠字”等文体或修辞形式较多,因而汉语吉祥语的特点就是多重复、重排比,讲究对仗工整,而英语则重表达,少修辞。汉语中这些修辞手法多通过吉祥语概念上的重复、叠加来表达心中那份浓浓的祝福或祝愿之情。叠字如:“团团圆圆”、“红红火火”,对偶如:“旗开得胜,马到成功”、“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根据语用和交际的“经济”、“高效”、译出“意图”和“人情味”之原则,再加上比如“对偶”修辞手法为中国所独有,直译出来相当困难;至于叠字,英语中虽然也有这种修辞手法,但将汉语吉祥语翻译成英语是不需要重复的,因为吉祥语翻译得越简洁、明了、直达越好,只需把它们体现出来的隐喻意义和交际意图翻译出来即可,所以就要采用舍弃修辞手法的意译。如:“旗开得胜,马到成功”译为“be successful”、“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译为“be prosperous in your business.”

五、结论

尽管汉语吉祥语中喻体词丰富、修辞格多样,蕴含着独特的隐喻意义和浓郁的民族文化,且语言形式独特,有着较强的民族性和艺术性,但只要认真分析吉祥语的语意和语境,在跨文化交际的原则和“目的论”的指导下,不拘泥于喻体词和修辞格,灵活运用保留喻体词的直译、舍弃喻体词的意译和舍弃修辞法的意译等方法,译出喻体词、修辞格赋予吉祥语的隐喻意义或加强了的隐喻意义和说话者的真正意图,能够达到既译出汉语吉祥语的隐喻意义和交际意图,又使译文符合语用和交际的“经济”、“高效”、“译出意图”和“具有人情味”之原则,这样的译文不失为上等译文。

参考文献:

[1]Lakoff, G & Johnson, M. Metaphors We Live By [M].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0

[2]Nord, Christiane. Translating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 Functionalist Approaches Explained [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1.

[3]徐华龙:《中国吉祥文化论》(上),《广西民族学院学报》,1999.1。

[4]薛维哲:《论吉祥语》,《济宁师专学报》,2001.1。

[5]纵兆荣:《汉语吉祥语的交际功能及翻译策略》,《国外外语教学》,2006.2。

韩慈红:洛阳理工学院(西校区)外语系。

上一篇:谈十二生肖英汉习语的文化特征 下一篇:孤独的石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