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十二生肖英汉习语的文化特征

时间:2022-10-10 11:30:50

谈十二生肖英汉习语的文化特征

摘 要:关于十二生肖的英汉习语是英汉两种语言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们形象生动,广为流传。对它们的起源和含义等进行剖析,可以透视英汉语言的文化特征,引发学习者学习语言的兴趣,不失为一个学好语言、用好语言的突破口。

关键词:十二生肖 习语 文化特征

十二生肖,俗语叫做“属相”,是用来表示人们出生年份的十二种动物,在中国是家喻户晓的,相当于西方的黄道十二星座。英汉习语是英汉语言的精华部分,其中不乏关于十二生肖内容的。它们非常形象、生动,反映出不少本民族的文化背景和历史典故,考察它们的起源、含义等可以看出英汉语言的一些文化特征。

一、子鼠。as poor as a church mouse.这个习语的英语释义为having,or earning,barely enough money for one’s needs.它源于。西方国家的人大多信奉基督教,教堂是人们常去的场所。每逢星期日和重大宗教节日,教徒们一定要去教堂作弥撒的。由此产生了这一成语,字面含义为“穷得像教堂里的老鼠”。我国是个多宗教的国家,自由,这个字面含义不容易被我们所理解,因此,按照汉语的习惯表达方式可译为“一贫如洗”,形容十分贫穷,给人一种亲切、自然的感觉。

二、丑牛。like a bull in a china shop(像闯进瓷器店的公牛).这个习语用来指鲁莽的人:a rough or clumsy person who says or does something to anger others;a tactless person.“china”一词一定注意要小写,因为它是指“瓷器”,而不是“中国”。陶瓷原产于中国,将其传播到欧洲的波斯人用china来称呼瓷器,一直流传下来。请看此习语的例句:While the wife was out, the husband tried to cook a meal in the kitchen, but he was just like a bull in a china shop.(妻子外出时,丈夫下厨做饭,结果弄得乱七八糟。)

三、寅虎。虎一直受到汉民族的崇拜,是正义、勇猛、威武的象征,被人们称为“百兽之王”。汉语中包含“虎”字的习语比比皆是,比如:生龙活虎,龙腾虎跃,虎头蛇尾,狐假虎威……如果你想把这些习语翻译成英语,要注意有些译文当中不能出现tiger这个单词,这是由于英汉两种语言的不同文化类型决定的。西方认为狮子是勇猛、力量、刚强和胜利的象征。英国也用狮子来象征自己的国家,狮子是英国王室纹章上的一个动物。汉语当中的成语“狐假虎威”译成英文就变成了“Like a donkey in a lion’s hide”,“虎头蛇尾”则要译为“come in like a lion and go out like a lamb”。英语中有关“狮”的习语多于“虎”的习语。下面是一个有关“虎”的英文习语:Have a tiger by the tail.它的含义是:to get involved in unexpected trouble or danger; to find that the person you are hunting is much more formidable than you had supposed.(抓住老虎尾巴去惹老虎而又指望不被咬着,那是办不到的。)

四、卯兔。as timid as a rabbit: as scared (frightened) as a rabbit. Rabbit是指兔子呀,但这句英语习语译成汉语却成了“胆小如鼠”。这又是英汉两种语言的不同民族文化特征中喻义相同、喻体不同的典型例子。“胆小如鼠”出自《魏书•汝阴王天赐传》:“言同百舌,胆若鼷鼠。”后来人们以“胆小如鼠”或“胆小如鼷”形容胆量极小。英语中“rabbit”被看作是“胆小鬼”的代名词。

五、辰龙。“龙”虽然在英文中一般翻译为“dragon”,但西方文化中的“dragon”与中国传统的龙除了形象有一些相似外,背景和象征意义都分别甚大,文化内涵完全不同。西方神话传说中的“dragon”是一种巨大的蜥蜴,长着翅膀,身上有鳞,拖着一条长长的尾巴,能够从嘴里喷火。“dragon”是凶恶的象征。中国神话中的龙是一种善变化、能兴云雨、利万物的神异动物,为皇权象征。上下数千年,龙已渗透到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成为一种文化的凝聚和积淀。因此,汉语当中关于龙的习语一般都是褒义词,如:龙腾虎跃、望子成龙等,翻译这些词时应该采用意译法。“龙”与dragon在汉英语言中代表相同文化概念时可直译。例如:形容地势雄伟险要的“龙盘虎踞”可译为a tiger crouching and a dragon curling.

六、巳蛇。蛇是不会主动对人进攻的,除非你打到了它的身子。如果你的脚踩上了它的时候,它会本能地马上回头咬你脚一口,喷洒毒液。当人们行走在山路上,“打草惊蛇”是很恰当的做法。你手执一根棍子,有弹性的木棍最好。边走边往草丛中划划打打,如果草丛中有蛇,它会受惊逃避的。Snake in the grass.(埋在草丛里的蛇,指隐藏的危险人物)是一句英语习语。例句:He looks honest, but he is actually a snake in the grass.他看上去老实,实际上是背后搞鬼的坏蛋。成语“画蛇添足”是指画蛇时给蛇添上脚。比喻做了多余的事。与这句成语含义基本上对等的英文表达是Gild the lily,出自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剧作家和诗人莎士比亚的英国历史剧《约翰王》:To gild refined gold, to paint the lily,…Is wasteful and ridiculous excess.(把纯金镀上金箔,替纯洁的百合花染上粉彩…多么徒劳,多么愚蠢。

七、午马。A dark horse: a person or thing whose true character and worth is unknown but may be better than is thought. Dark在此不是指颜色,而是说爆出冷门。此语源出于赛马运动。19世纪,英国政治家杰明•狄斯雷斯在《年轻的公爵》这部小说中描写了一个精彩的赛马场面。比赛刚开始,两匹夺冠呼声最高的良种马一路领先,眼看其中一匹胜券在握,全场为之狂呼。不料在接近终点时,忽然有一匹不起眼的黑马从后面奋力追赶上来,风驰电掣地把两匹良种马抛在后面,领先抵达终点,夺得了冠军。“A dark horse(黑马)”一语后来被广泛用在体育赛事和政治竞选中。

八、未羊。A black sheep of the family:a worthless or disgraced member of a family(害群之马).黑羊毛因不能染色,没有白羊毛价值高;白羊毛混杂黑羊毛,也会降低其价格。所以,用“a black sheep”比喻无用的东西或有辱门楣的人。It is a small flock that has not a black sheep: In every club or party of persons there is sure to be at least one shady character.(害群之马,无处不有。)

九、申猴。猴子一般被认为比较友善温和,经常出现在很多文学、电视和电影作品里。中国文学《西游记》中的孙悟空以及外国文学中的角色Monsieur Eek和Curious George都是例子。英语中有一个与猴子有关的习语是make a monkey of oneself,它的含义是to make an exhibition of oneself,指“做蠢事,出洋相。”

十、酉鸡。汉语的“杀鸡取卵”与英语的kill the goose to get the eggs含义相同。Kill the goose to get the eggs源于《伊索寓言》,说的是有一个人养了一只鹅。这只鹅每天为他下一个金蛋。但他很不知足,就决定把鹅杀掉,以为如此可一次获得全部想象中的金蛋,结果一无所获。现比喻只贪图眼前的好处而不顾长远利益。汉语中不说“杀鹅取卵”而说“杀鸡取卵”,喻体不同。

十一、戌狗。狗是英美人的首选宠物。英语中有句古老的谚语:Every dog has his day.每条狗都有出头的那一天。相当于汉语中的谚语:瓦片也有翻身日。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之一《哈姆雷特》中就引用过这个谚语:”The cat will meow and the dog will have his day.”

十二、亥猪。Cast pearls before swine.出自《圣经•新约•马太福音》:Give not that which is holy unto the dogs, neither cast your pearls before swine, lest they trample them under their feet, and turn again and rend you.(不要把圣物给狗,也不要把你的珍珠丢在猪的面前,恐怕它践踏了珍珠,反过来咬你。)这是上帝的告诫:不要把有价值的东西给不会欣赏的人看,也就是汉语所说的:不要对牛弹琴。

追寻英汉习语的起源,有利于我们学习和掌握习语。这不仅可以引发我们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对这些词语的理解,而且还可以从中了解中英两国的文化、历史、民俗等,从中领略人们的智慧与幽默,从而获得美的感受。

参考文献:

[1]蒋 磊:《英汉习语的文化观照与对比》,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12.

[2]杨金菊:《论英汉俚语的语言文化共性特征》,《韶关学院学报》,2003.2。

[3]侯海宁:《英语习语大典》,中科大出版社,2001.3。

[4]彭庆华:《英语习语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8。

王晓晖:黑龙江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上一篇:《高级口译教程》教学中使用参考译文的灵活度... 下一篇:汉语吉祥语的隐喻意义及其翻译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