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儿游泳训练班蛙泳技术教学的特点分析

时间:2022-04-20 10:55:04

少儿游泳训练班蛙泳技术教学的特点分析

摘 要 运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随机将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人)进行蛙泳的教学为研究对象。本文有助于促进游泳班的开展和学习,也可以推动全民健身计划的更好实施。

关键词 少儿 训练班 蛙手 蛙腿 呼吸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游泳培训班中初学游泳的6—10岁的少儿蛙泳技术的特点。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收集2000年—2010年国内有关少儿蛙泳教学技术的资料以及参考有关游泳方面的书籍。

2.实验法:按报名先后随机将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蛙泳教学。

3.问卷调查法:对游泳训练班初学游泳的6—10岁儿童家长进行问卷调查。

4.数理统计法: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学常规处理。

二、结果与分析

(一)蛙泳的技术分析

蛙泳是模仿青蛙在水中游进动作的一种泳姿。其主要动作结构是:身体自然俯卧于水中,四肢对称运动,以腿部的蹬夹为主要推动力,并采用抬头换气动作。

1.蛙腿的动作分析。蛙泳的腿部动作两组在小的细节动作上有所不同。对照组的动作:开始收腿的同时屈膝屈髋,两膝边慢慢分开,边向前收腿,小腿和脚应跟在大腿和臀部的后面,紧接着翻脚,脚尖朝外。蹬腿时,应先伸展髋关节,从大腿发力向后蹬水,小腿和脚掌做向下和向后的鞭水。实验组的动作幅度加大,就是收腿时腿向身体的两侧靠近,翻脚时不仅是脚外翻而且膝关节进行外展的动作,大小腿折叠,同时腿与身体之间到130-140度角时蹬腿,当腿完全蹬直后,再进行夹腿,其他的动作不变。

2.蛙手的动作分析。蛙手的动作学习,对照组的动作是,开始动作两臂前伸,与水平面平行,掌心向下。滑下时,手腕向前、向外、向下方勾手,划水开始两手继续外分,手臂向外旋转,同时屈肘、屈腕。划水结束后,手臂向外旋转,手同时向内、向上和向前快速运动,收手时,两掌心相对。移臂时,向前伸肩伸肘,两臂前移到开始姿势[1]。但是对于实验组,拨水的动作与滑下和划水基本上一样,区别在于肘关节不弯屈,直臂做滑下和划水的动作,收手在实验组叫抱水,移臂叫冲水。

3.呼吸的动作分析。蛙泳的呼吸采用抬头吸气,针对划水的动作我们对两组进行了不同的教学:对照组采用晚吸气法,就是指划水结束收手时吸气,移臂时低头呼气[2];实验组采用早吸气法,就是指手臂开始拨水时抬头吸气,抱水和冲水时低头呼气[3]。

4.完整动作分析。对照组进行的动作是手臂划水时,腿自然放松伸直,收手时腿自然屈伸,开始移臂时收腿,并快速蹬腿[1]。而实验组进行的教学动作时,下水后先做一个蛙腿,使身体漂浮在水面后,开始做完整的动作,一个蛙手做完再做一个蛙腿循环进行。

(二)实验的对比结果

在教学中对实验组与对照组进行了三次对比。在第一次与第二次分别对蛙腿和蛙手作比较,发现实验组比对照组在同样的距离范围内,合格率要高,错误动作要少。在第三次的比较中30人中只有2人没有完成任务,成功率达到93.3%。而对照组7位同学没有完成任务,成功率只有76.7%。

(三)调查问卷分析

通过对学生家长的问卷分析,从有效数据中可以得到家长们满意教学效果的问卷116份,其中十分满意的占26.5%,基本满意占64.1%,不满意的占9.4%。

(四)教学效果分析

1.改变蛙腿的原因。蛙腿的改变目的是为了加大学生蹬水的力度,防止腿前收的幅度不好掌握使臀部上翘。因为少儿身体的柔韧性好、模仿能力强,而这个动作更接近青蛙的腿部姿势,生动、形象的动作学生更容易接受。

2.改变蛙手的原因。实验组对蛙手进行简单的改进,不用掌握手臂的弯曲角度,更适合学生去理解和定型有助于教师的指点。

3.使用早呼吸的原因。早呼吸相对比较好掌握,它可以利用拨水时的下压力产生升力,有助于上身浮起,抬头吸气,这样吸气时间相对较长。

4.改变完整动作的原因。少儿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相对较弱,但是如果可以进行长时间的练习,等动作熟练后,学生协调能力得到培养,对动作有了进一步了解,可以改变学生完整动作的配合,完成对照组的技术动作。但是为了面向多数学生,完成教学任务,我们选择了改进的技术动作。

三、结论与建议

(一)教学中要分清技术动作的次重点。在初学蛙泳的动作中,蛙腿技术是所有动作的重点,在学习其它动作时要对蛙腿进行复习和巩固。

(二)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因为游泳的技术动作是一些枯燥、无味重复动作,要让他们在短时间内有收获。

(三)教师要了解孩子的生理特点。采用一些教学方法克服学生的弱点,更好的利用学生的优势发展教学工作。

通过实验表明,实验组的教学动作对游泳班来说更实用,它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蛙泳的教学工作,取得较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罗汉新.游泳速成[M].人民体育出版社.1996.

[2] 刘苹.浅析少儿蛙泳教学的优势[J].辽宁体育科技.2003.2(25).

[3] 林锦.谈少儿蛙泳培训班的教学[J].龙岩师专学报.2003.6(21).

上一篇:论彝族新型“德古”调解 下一篇:从三小时到五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