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小时到五小时

时间:2022-10-18 10:20:18

2012年4月11日,在正式结束了9年的留学生活后,我回到了祖国,那一天的天空分外明媚。

从踏出国门的那一刻起,以学报国,这份情感就一直贯穿在我整个的留学生活中。长期在海外的生活,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祖国”这两个字的厚重。在我茫然时,失落时,是她给我力量,支撑我重新振作继续努力;在我取得成绩时,获得肯定时,是她给我褒奖,让我的喜悦得以升华,让我的幸福感达到最大。

人们常说爱国,但是又有多少人能真正弄清楚这份情感的分量和含义呢?相信很多人都曾懵懂过,彷徨过,但是今天我很清楚,这里是我的根,能够为祖国的健康发展而朴实工作,就是我对祖国的爱的最好诠释。于是,我坚定了信念,付诸于行动,为了可以让自己一直从事的药用天然植物活性成分作用的研究工作有一个良好的施展平台,以及找到一个可以让自己的知识宽度和深度不断提高的环境,我成为了云南农业大学普洱茶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一员,主要负责新药开发研究室的日常运营,承担着对新型植物药以及云南高原特色植物功能性的创新型开发工作。

幅员辽阔的神州大地,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今天的中国已经与往昔不可同日而语,在面临回国的选择中,已经有了诸多的美景与优遇,无论是考虑物质生活因素,信息渠道的便利因素,还是亲情地缘因素,其实选择都是很多的。我生长在内蒙古,从家乡乘飞机到留学的城市日本京都,大约需要3个小时,而到我选择回国工作的城市昆明,这个时间却变成了5个小时。好不容易回到了国内,距离却从“近”变“远”了,家人和朋友们都有些不理解:“为什么是云南?”好多人的脸上都挂着这个问号。

化解这个疑问其实也很简单,因为云南的这片红土地打动了我,这片土地上的那种生机盎然的气息打动了我,最重要的是,这里让我感受到了对我的需要。其实决定结束留学生活,告别优越的待遇和物质生活回国工作,我想绝大部分人最享受,或者说最渴望的就是这份被需要的感觉,而不是待遇上和物质上的特殊优待的承诺。说到自己的回国之路,真的是得到了太多师长前辈的帮助,要感谢的人也很多,回望的时候脑子里总是会自然映出几个人,想起几句话。在因为担心环境变化的阵痛过剧,而难以做出抉择时,中国驻大阪总领馆教育组的刘占山和袁自煌两位老师给了我宝贵的建议,让我认识到了去一个需要自己的地方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促我回国后将要面对各种境况时都能有一个宽容向上的心态;在为如何选择回国时机而困惑的时候,留日学人的前辈、在日本的大学任教的邹平和刘德强老师,用他们的阅历和感悟,帮我抹开了眼前的迷茫,坚定了我的信念,让我拥有了自信;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在日本参加学术讲座时,与回国工作多年的留日学人前辈盛军教授的见面,听了盛教授讲述他的创新创业之路,我深深地被感染了,一个榜样的作用如此巨大,让我挥去了一切的疑虑,让我的回国之路变得清晰明确,也正是因为这个榜样,我和云南,和云南农业大学,和普洱茶学实验室就此结下了缘份。

回国后,在云南农业大学普洱茶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这个科研平台上,在学校领导和实验室主任盛军教授的带领和指导下,我努力积极地发挥自己在国外的所学,致力于将科研中积累的想法和成果与社会发展的需求结合。

在新教师入职的座谈会上,云南农业大学校长朱有勇院士的话,让我深有感触,他说:在大学工作一定要去积极地接“地气”。何谓地气,一个是要求农业院校的老师们要积极进到田间地头,感受一下来自自然最朴实的需求;另一层涵义就是我们的科研不能仅仅局限在实验室里,要开拓视野,要敏锐地去接触和分析社会的需求。在大学里从事科研工作,实验室是我们蓄积能量的源泉,探索中的苦乐酸辛都会转化成大大小小的发现,这些发现汇聚到一起,就是我们最大的利器。但是局限在实验室里是没有用武之地的,所有的利器都要接受实际社会需求的考验,尤其是我国目前所处的发展阶段要求我们的科研一定要充分考虑国家产业升级发展的需求。一个强盛的中国是每个中国人之福,而一个科学生态健康发展的中国,就是全世界人民之福了。从东北来到云南扎根工作已经5个年头的盛军教授说过,他最大的感受是找到了自己做事的舞台。云南是个名副其实的生物王国,随着我国进入生态健康产业发展的重要阶段,今后将越发注重生态发展的中国离不开云南,云南有这样的土壤,依托其生物资源优势培育壮大生物产业,我们必将大有可为。

经过了回国后近1年的努力和积累,我目前已经在基础研究和科技成果创新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在茶、咖啡、石斛等云南高原特色农业中“地位显赫”成员的深度开发和功效机理解析上都在积极开展着工作。辛勤的汗水,必定可以浇灌出真诚的果实,带来美好的收获,而这份成绩就是我作为一名留学回国人员对祖国最好的回报,这也一直是我内心最深处的梦想。

梦想的实现终归是需要和现实充分磨合的,回国前其实也努力为了适应环境的转变而做了不少功课,不过在国外的学习和工作环境中养成的习惯,要扭转到一个适合在国内工作的姿态,还是需要做很多努力的。包括处事方式、体制差别、运营管理的理念等等,甚至于风土人情,这些实验室之外的功课,相信每一位留学归国人员都有自己的感受和体会,很多经历和感触应该也是大同小异。在这个过程里,与同样毕业于京都大学的留日学人老前辈、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的孙汉董院士的交流让我获益匪浅,保持一个乐观向上的心态,让这种磨合带来的阵痛与每天都可以感受的惊喜,融会到一起,其实这个过程很美味,只要你弄清自己真正要做什么,真正需要什么,那么你就会知道该怎么做,怎么做好。

还记得在2009年度“国家优秀自费留学生奖学金”的颁奖仪式上,我有幸作为获奖学生代表发言,当时我说:“尽早学成回到祖国,为国家的发展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这一直是我个人最大的梦想。”今天我的梦想实现了,我又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接下来我一定会为了祖国能取得更大的发展,而无比热忱地工作,将科技创新与云南的特色生物资源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做一名可以经受住考验的、负责任的留学归国科研工作人员。

我无比感激,因为云南需要我,我深爱这里;我激情满怀,因为我也需要云南,这里有我的爱和我的梦。

(作者系云南农业大学普洱茶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新药开发研究室负责人。留学期间曾担任西日本地区中国留学人员友好联谊会会长、全日本中国留学人员友好联谊会副会长等职务)

上一篇:少儿游泳训练班蛙泳技术教学的特点分析 下一篇:竞技体操发展趋势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