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社会责任和企业绩效的典型相关分析

时间:2022-04-20 10:48:05

企业社会责任和企业绩效的典型相关分析

【摘要】企业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还应该考虑企业股东、员工、消费者、债权人、当地政府部门、所在社区等有关各方面的利益。作为一个负责任的企业公民,企业必须承担起自己应有的社会责任。本文从利益相关者的角度出发构建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绩效指标体系,收集2006年至2010年上海证券交易所石化及塑胶行业上市公司数据,运用典型相关分析方法对企业社会责任和企业绩效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绩效具有正相关性。最后对企业更好地履行和承担社会责任提出合理的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企业社会责任;企业绩效;利益相关者;典型相关分析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024(2013)03-0079-04

【基金项目】江苏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项目“高职院校公共安全教育模式研究”(批准号:GYE36)

【作者简介】钱瑜,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系讲师,管理学硕士,研究方向为企业管理、财务管理、教育管理。(江苏无锡214200)

一、引言

企业社会责任思想最早源于美国。H.R.Bowen在其著作·企业家的社会责任中给出的企业家社会责任的最初定义为,企业家有义务按照社会所期望的目标和价值来制定政策、进行决策或采取某些行动。H.R.Bowen认为企业及其经营者必须承担社会责任。此后,研究者对企业社会责任具体内容也进行了广泛的探讨。其中,Carroll曾提出企业社会责任四层次模型,认为“企业社会责任包括经济责任、法律责任、伦理责任和自由决定的责任”,并将企业社会责任分成六个维度:即用户至上主义、环境、种族/性别歧视、产品安全、职业安全、股东。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企业社会责任和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逐渐成为研究者所关注的热点。Griffin和Mahon认为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业绩两者成正相关关系;Fried-man认为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会导致成本增加,利润减少,承担社会责任会使企业处于竞争劣势,企业社会责任和企业绩效之间是负相关关系。然而,国内朱瑞雪等认为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会增强企业的差异化优势,提升企业的信誉度,有助于企业建立与利益相关者的良好关系从而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企业社会责任和企业绩效之间是正相关关系。但是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绩效究竟关系如何,仍需进一步研究。

本文尝试使用SPSS软件对2006-2010年上海证券交易所石化及塑胶行业上市公司的数据,采用因子分析、典型相关分析等方法对企业社会责任和企业绩效进行分析,并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研究企业社会责任和企业绩效的关系。

二、数据与变量

(一)数据来源

本文选取的虽然是2006年至2010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石化、塑胶行业的A股公司样本,但由于考虑到sT上市公司以及被注册会计师出具了保留意见、无法表示意见、否定意见等审计意见的上市公司的特殊性,所以剔除了这些上市公司,只选择了50家上市公司的年度报告数据进行分析,共有250个样本。样本公司的财务数据主要来自国泰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中国上市公司财务指标分析数据库”和上市公司公开披露的年度报告。

(二)社会责任指标因子分析

企业的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还应该考虑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企业的利益相关者是指与企业利益相关的个人或群体,主要包括企业股东、企业员工、企业消费者、企业的债权人、当地政府部门、企业所在社区、企业的自然环境等,也即企业在追求利润的同时应该诚信经营、提供优质的产品、保护自然环境、不偷税、不逃税等。尤其是上市公司更应该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和义务。本文确定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指标时,选用了债权人维度、股东维度、员工维度、国家维度、社区维度、环境维度来分析企业应该承担的对债权人、股东、员工、国家、社区、环境6方面的责任。我国企业对国家的社会责任主要表现在是否诚实纳税,不偷税漏税,是否能帮助解决就业问题,维持国家稳定、经济繁荣。因此,在企业社会责任分析中将涉及对国家责任的指标用企业上缴的税额、资产税费率及企业就业人数来表示。企业对员工的社会责任主要表现在是否能够调动员工的劳动积极性,是否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是否能够增加员工的收入使员工的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因此,对企业员工责任的指标则由企业员工人均收入额和企业劳动生产率表示。企业对债权人的社会责任主要表现在是否有诚信,是否能按时偿还债务和利息。因此,对债权人责任的指标则用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来表示,这两个指标表示企业是否具备足够的流动资产来偿还债务,既反映出流动资产对负债的保证程度,也体现了债权人的利益能否实现。企业对股东的社会责任主要表现在给股东带来投资回报,为股东带来更多的利润。因此,对企业股东责任的指标则选用每股收益和股东权益收益率表示,尤其每股收益是反映股东盈利能力的最重要的比率。企业对社区的社会责任主要表现在参加公益活动,对公益基金等进行资助,因此对社区责任的指标则考虑用企业每年捐赠额和企业全年捐赠占全年收入比指标表示。石化塑胶行业是高能耗、高污染行业,企业对环境的社会责任应该注重保护环境、企业生产应该节能环保。所以,企业应该尽量减少排污量推动高效节能新技术的应用,同时加大环保设备及技术的投入。因此,对环境的社会责任指标则用全年排污费占全年收入比和企业全年环保投入比表示。具体如表1所示。

(三)企业绩效指标因子分析

企业绩效分析主要从两个维度来分析:企业的盈利能力和企业的发展能力。使用总资产增长率和资本积累率来体现企业发展能力,总资产增长率反映企业的营业发展能力,资本积累率可以体现企业的财务发展能力。分析企业盈利能力的指标分别选择企业资产报酬率指标和总资产净利率指标。具体如表2所示。

三、企业社会责任指标与企业绩效指标的典型相关性分析

典型相关分析主要用来分析两组多变量数据之间的关系,因此,可以运用典型相关分析法来探讨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绩效这两组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按照因子分析结果,企业绩效由两个变量组成(盈利能力与发展能力);企业社会责任由6个变量组成(债权人、股东、员工、国家、社区及环境)。这两组变量分别用A1、A2及B1、B2、B3、B4、B5、B6来表示,各变量值将在对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绩效的因子进行分析后获得。运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结果见表3。

由表3中的数据分析得知:企业股东、企业员工与企业盈利能力之间的相关性较强,相关系数分别为0.817和0.271,企业股东与企业的发展能力指标相关系数是0.212,相对于其他指标,有比较大的直接相关关系。而其他的绩效指标和社会责任指标间的直接关联性相对较小,更多的是体现为综合影响。企业的利益相关者中,股东与企业绩效的相关性最强。企业的股东是企业最直接的利益相关者,是企业的出资人、所有者,股东是最关注企业的盈利、发展情况的,所以,企业对股东承担社会责任情况对企业的绩效影响比较大。企业员工是企业经济利益的一线创造者。作为企业的内部人员,员工对企业的情况是最了解的,企业对员工承担社会责任程度也影响到企业的盈利。所以,企业首先要承担好企业对股东和员工的社会责任,这是最基本的社会责任。

由表4典型相关系数及其检验表可知,第一典型相关系数为0.898,第二典型相关系数为0.201。说明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盈利能力的相关性比较大,而与企业的发展能力相关性较小,所以以下主要分析讨论企业盈利能力与企业社会责任的相关关系。

由表5中企业社会责任和企业绩效的典型变量系数,得到关于企业绩效的第一典型变量的计算公式为:

U1=0.977A1+0.211A2 (1)

U1表示企业的绩效,A1表示企业的盈利能力,A2表示企业的发展能力;

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第一典型变量的计算公式为:

V1=0.012Bt+0.941 B2+0.290 B3+0.092B4+0.144 B5+0.046 B6 (2)

V1表示企业的社会责任,B1债权人相关的指标,B2表示股东相关的指标,B3表示员工相关的指标,B4表示国家相关的指标,B5表示社区相关的指标,B6表示环境相关的指标。

从表5可以看出,只有第一典型相关系数达到显著水平,而且企业盈利能力与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6个变量的相关系数除了极个别指标以外,其他的基本都是正数且比较均匀,这说明从企业社会责任指标和企业盈利能力指标相关关系来看,企业承担社会责任越好,企业绩效就越好。其中企业的股东、员工对企业绩效产生的影响最直接、最显著,其他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绩效表现为一种综合的影响。因此企业社会责任和企业绩效的典型相关分析结果可以表示为图1。

通过对图1分析可以得到: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绩效具有正相关性。企业社会责任履行得越好,企业绩效便越好;企业绩效越好,社会责任履行便越好。企业绩效主要指的是企业的盈利能力。也就是说,社会责任履行得越好的企业,盈利能力就越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要大于对企业发展能力的影响。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6个利益相关者中尤其以企业股东、企业员工对企业绩效的直接影响比较大,其他维度也都对企业绩效产生着积极的综合影响。因此,企业在生产经营中要积极对企业股东、企业员工、消费者、国家、债权人、社区、环境等利益相关者承担相应的责任。

四、相关对策与建议

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绩效之间具有正相关性,因此可以从企业的各个利益相关者出发来促使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并促进企业绩效提高。首先,政府可以通过企业社会责任法制化来引导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建立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体系来监督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效果,使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自觉按照评价体系要求进行文明安全生产。这不仅仅是追求企业利润最大化,而是为社会创造财富和丰富人民生活,把促进国民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作为企业的社会责任。其次,社区及环境监管部门也要积极通过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宣传与舆论来推动企业对自身社会责任的认知,使企业认识到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性与紧迫性,使企业明白履行社会责任是企业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企业承担了社会责任后可能会暂时放弃了部分企业利润,但是通过社会责任的履行可以使企业的知名度及社会形象得到大幅提升,从而获得更多的机会以扩大市场份额,提高企业的长期盈利能力。再次,从消费者而言,如果企业及时履行社会责任,则会给企业以更多的支持,使企业获得良好的市场,给以企业更多的信赖,使企业的生产经营获得良好的环境。若企业不履行社会责任便会受到指责甚至惩罚,从而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不可为继。最后,对企业股东及员工而言,要积极树立正确的企业社会责任观,把企业社会责任观视为企业核心价值及企业战略发展中重要组成部分,争取在创造利润的过程中,全面重视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

总之,企业只有通过树立社会责任意识,及时履行社会责任,才能在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地位从而得以持续发展。把握和处理好利益相关者的相关需要,企业才可以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发展,为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

上一篇:建筑企业社会责任的实证研究 下一篇:企业劳动考评机制的行为经济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