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陈培勋早期钢琴作品风格

时间:2022-04-20 09:35:21

浅析陈培勋早期钢琴作品风格

【摘 要】陈培勋是我国著名的作曲家与教育家,他早期的钢琴作品多以广东音乐为素材,加以西方钢琴丰富多变的演奏技巧,实现了民族风格与西方现代作曲技法的完美融合。《旱天雷》就是陈培勋早期钢琴作品的代表作,这是一首改编作品,不仅体现了丰富而浓烈的民族感情,也有着鲜明的民族音乐特性。本文将以《旱天雷》为例,从作品的曲式结构、音乐的民族性等方面出发对陈培勋早期钢琴作品风格作一个简单分析,对其作品鲜明的艺术特色和民族特色作一个简要的呈现。

【关键词】陈培勋;旱天雷;作品风格

中图分类号:J647.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05-0063-02

《旱天雷》由我国著名作曲家陈培勋对广东音乐名家严老烈先生的扬琴曲《旱天雷》改编而成,该作品在充分保留粤调民族元素的基础上大量地添加了西方钢琴音乐的技巧与语言,完美地实现了音乐的民族风格与西方现代钢琴音乐的完美融合,从而使广东钢琴音乐成为中国钢琴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奠定了广东钢琴音乐在中国民族音乐中的地位,而且更可谓是独树一帜。

一、陈培勋生平与作品简介

陈培勋,祖籍广西合浦,1922年出生于香港,是我国近代著名的音乐家、作曲家、教育家。他生活在上世纪三十年代的广东,耳濡目染传统的丝竹乐种,因此,他对音乐有了更深的理解与独特的感悟,再加上当时民族音乐艺术的潮流以及陈培勋对现代音乐钢琴技法学习的经历,种种因素的综合使得陈培勋早期的钢琴作品既有民族民间的灵气,又有西方的文化底蕴。

他的作品主要以钢琴曲和管弦交响乐为主,陈培勋对钢琴曲的创作主要以改编为主,而且这主要出现于他早年的音乐创作中。比如他最为著名的几首广东音乐主题钢琴曲《卖杂货》、《思春》、《旱天雷》、《平湖秋月》都是创作于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以传统乐曲为基础改编而来。在陈培勋创作的晚期,交响乐成为他创作的主要形式。他的交响乐作品内涵丰富、主题鲜明、配器效果绚丽,有着深厚的民族底蕴。《我的祖国》、《清明祭》、《从头越》等都是他这时期的代表作品。《我的祖国》由三首交响诗组成,这个作品每个音符都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与难以割舍的情怀。《清明祭》则是最能体现他管弦创作风格和高超水平的代表作品。

二、《旱天雷》简介

《旱天雷》是1959年改编创作的一首钢琴曲,是由广东著名音乐家严老烈先生的《旱天雷》改编两次而成。严老烈改编成的扬琴曲《旱天雷》运用了“冒头”等加花的手法,将乐曲进行扩充,旋律强劲、活跃,表现了人们久旱逢雨的愉快心情。陈培勋在广东民族民间音乐的基础上大胆添加了钢琴演奏技巧元素,使之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内容、旋律上都增加了新的内涵。《旱天雷》是广东音乐钢琴曲中最为短小精悍的一首,大量运用了七和弦和九和弦等不和谐和弦,精心地刻画了一幅极具感染力的惊雷图画。《旱天雷》以景抒情,运用了大量音程的跳跃,旋律流畅欢快,情绪热烈,寓意了清末革命爆发如同惊雷般使人意志昂扬、发愤图强的特殊韵味。

三、《旱天雷》的曲式结构分析

《旱天雷》原为严老烈根据粤剧《三汲浪》改编的扬琴曲,只有14个小节,虽然结构短小,但环环相扣,采用了传统的合头换尾、鱼咬尾等写法发展而成。陈培勋改编的《旱天雷》虽然保留了原曲基本的旋律框架,却把原来的曲式发展为62小节,将原来的二部曲式扩充发展为A+B+B1的三部式曲式结构。在A中,陈培勋延用了严老烈原曲1至12小节的旋律,连续用了三个八度的下行跳进,切分节奏的灵活运用是本段的特色亮点。B段部分虽然是A段的变奏,但作者并没有直接使用传统的润饰变奏,而是汲取了主题旋律的韵律,这就使得B段虽是A的变奏却又找不出A的旋律,这就使得作品虽经过大幅度改编拉伸仍体现着原来主题的浓浓韵味。而从B段的后半段开始,直至B段结束,陈培勋使用了华彩乐句,运用了大小二度、大小七度、增四度的重叠的不协和和弦及变和弦,模仿了民族乐器扬琴的音色,从而产生了近似于雷声轰鸣的音响效果,使乐曲更具感染力。乐曲B1段对B段的创造发挥更为大力大胆,分为两个乐句,A1句运用了强弱的明显对比,将乐曲一次次地推向小高潮,A2句是全曲的高潮部分,坚定有力的跳音及五连音、六连音的主和弦分解音型的连续跑动,营造出一种辉煌、震撼的音乐效果,而且,在第58-60小节处却又回到严老烈的《旱天雷》主题第13-14小节,这就使得对原曲的保持更加完整。乙凡、商、徵、羽是广东音乐中最常见的调式,《旱天雷》就采用了乙凡调式来创作旋律、配置和声,在作品中大量地运用小七度和弦,而且《旱天雷》在调式上又运用了六声B羽调式,这就使得乐曲瞬间形成了极具魅力的民族特色。

四、陈培勋早期钢琴作品民族特色的体现――以《旱天雷》为例

陈培勋早期钢琴作品所体现的民族特色是其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特征。他在标题音乐内容的民族基本格调、调式调性贯穿的“粤调性”、音色技法的民族性等方面进行了成功的探索,改编和创作出具有中国音乐审美特质和艺术魅力的作品。

(一)《旱天雷》在标题音乐民族特色上的体现

标题音乐主要是指浪漫主义作曲家将音乐与文学、戏剧、绘画等其他姊妹艺术相结合而产生的又一综合性音乐形式,这种音乐以文字作标题,来反映作曲家的创作意图和作品思想内容,这种音乐可以用文字、标题来展示乐曲的情节或者是通过模仿、象征、暗示等手段来模拟自然的乐曲音响。柏辽兹的《幻想交响曲》、李斯特的《浮士德》都是标题音乐的代表。我们传统的音乐就多以标题音乐为主,而陈培勋早期钢琴作品标题音乐的应用也是其民族特色的一大体现。我国标题音乐除了具有文学性与画面感之外,还更具有特有的东方文化的诗意色彩。《旱天雷》就是陈培勋标题音乐的代表力作之一,我们从这个题目就可以感受到凹凸有序的画面感和激烈而欣喜的心情。陈培勋改编创作的《旱天雷》虽以自然景物描写为主,却时刻透露着人们欢悦的心情,整首曲调明快、活泼,极具广东音乐特色,而且大量大音程的跳动,也极具对音乐主题的渲染。

(二)《旱天雷》在粤调调式调性民族特色上的体现

调式调性是指我国传统音乐理论中乐音组合的特点,调式是指几个不同音高的音按照一定的关系组成一个体系并以某个音为中心(主音);调性是指在一定音高位置上的调式。在我国传统民族音乐的调式中,羽调式、宫调式、徵调式和商调式是粤调音乐中最常见的调性特点。陈培勋在对早期钢琴音乐改编的过程中则坚持保持着五声调性,这就使他的音乐具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和粤调风格。陈培勋在对《旱天雷》改编的过程中不仅运用了广大音乐常见的乙凡调和徵式调,而且还大量运用三、四度关系转调、同宫调式替换等创作手法。这样的创作手法不仅使得《旱天雷》最大程度地保留了原作品的风格特色,保留着浓郁的广东韵味,而且也使《旱天雷》的音域更宽、更具有音乐润感和跳跃的动感,这也使《旱天雷》更有钢琴音乐的表现力和张力,更易使《旱天雷》在更广泛的范围内流传开来。

(三)《旱天雷》在音色技法民族特色上的体现

音色技法是指要让音色具有更加鲜明的民族色彩特征,对音色技法的大量使用可以丰富加强音乐的民族性,丰富民族音乐的色彩。陈培勋在对早期钢琴作品改编的过程中就很注重对民族元素的使用,在他的钢琴改编作品中融入了大量民族乐器的音色特点、演奏技法和音响效果。在《旱天雷》中他不仅采用了我国传统的合头换尾、鱼咬尾的手法,而且还采用了广东音乐中冒头、加花、迭尾这些独特的旋法和惯用语汇,这种加花变奏的手法用装饰音把旋律装饰起来,使作品更为丰富。

五、陈培勋作品强烈而鲜明的民族风格特色分析

通过对陈培勋作品的梳理与研究之后,我们会发现,陈培勋作品除了具有浓郁的广东粤调音乐风格特色以及中西音乐完美合璧的特点之外,强烈而鲜明的民族风格特色也是其早期钢琴作品最为独特的音乐风格。

(一)从地域文化分析陈培勋早期钢琴作品的民族风格特征

陈培勋祖籍广西,长于香港,他从小的音乐环境都是丝竹悦耳的广东音乐。广东音乐清新静雅、曲调婉转、音色清脆极富南国丝竹特色,其作品主要表达了南国地区独特的民族风俗、生活状态的情感与感悟。而且广东沿海边陲,历来接触新鲜事物较快较多,广东音乐随着西方音乐文化的渗透也发生着改变。陈培勋长期生活在这样的音乐环境下对他的音乐风格也有着很重要的影响,首先他早期的钢琴作品都是以广东乐曲为基础,改编之后也仍然充盈着氤氲的粤调风味,他的改编大多体现在技巧与艺术形式上,最大程度地保持了广东音乐原有的风格特色。比如《旱天雷》、《双飞蝴蝶主题变奏曲》、《卖杂货》等等,这些创作素材都是来自原滋原味的广东音乐的小曲小调,既具有浓烈的地方民间习俗特色,也有着鲜明的民族风格特征。陈培勋在对这些乐曲进行改编创作的时候虽然运用了大量的西方钢琴技巧,但更注重对民族化音调和素材的发掘,这也使得这些传统音乐通过西洋乐器获得更广泛的传播,也使得陈培勋成为中国近代粤派音乐史上最为著名的人物。

(二)从时代背景分析陈培勋早期钢琴作品的民族风格特征

任何音乐作品的创作都离不开作者所生活的时代背景,陈培勋早期的钢琴作品风格也是如此。陈培勋最为著名的五首钢琴音乐改编曲都创作于上世纪五十年代以后,他为了振兴钢琴事业,使钢琴艺术有中国独特的艺术特色,从第一首钢琴改编曲开始,就努力通过自己的钢琴创作发扬中国民族特色风格,他在钢琴作品中大量使用了我国传统的乐器特点与元素,使他的钢琴改编作品具有了丰富而鲜明的民族风格特征。比如《旱天雷》就创造性地应用了中国民族乐器的乙凡调,采用了纵向和声的表现手法,并在旋律调式基础上的七和弦、九和弦使用和声变奏手法配置旋律,这就使得《旱天雷》在增加了丰富多变钢琴技巧的基础上仍体现出浓郁的民族意蕴的内涵。

参考文献:

[1]李洪玲.陈培勋的钢琴创作成就从何而来[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6,(01):95-96.

[2]陈丽芝.陈培勋粤调主题钢琴曲的艺术特点与演奏探析[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0.

[3]田莉.浅析陈培勋的钢琴改编作品[J].科技文汇,2010,(10):145-146.

[4]刘蕊.陈培勋广东音乐主题钢琴曲教学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08.

[5]赵雪.陈培勋钢琴作品的艺术特色――以《思春》、《旱天雷》、《平湖秋月》为例[J].音乐探索,2011,(06):61-63.

上一篇:浅谈二维动画流程与制作技巧 下一篇:定格动画模型制作与具体实施